★ 银行招聘考试 ★ 
 ★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财务管理 常识判断 法律常识 管理学 会计学 货币银行学 计算机 金融学 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 逻辑判断 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图形推理 言语理解 资料分析 病句判断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时事政治

2013年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部分基础知识讲义和总结(第一章--第四章)(一)

时间:2013-04-16 20:42: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第一部分: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一、不同货币 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决定的。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因素有哪些?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只是表面的,汇率变动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对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对本币需求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亏损,贬值货币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抛售,造成本币汇率下降。

  3.利率。利率的高低调整会使外资的流入或流出增加,改变外汇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的变动。

  4.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带来更多的进口,造成经常项目逆差,本币汇率下降。长期看,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增强对其货币的信心,使其币值稳定坚挺。

  5.中央银行的干预。中央银行出于某种经济政策的考虑,可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在短期内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6.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庞大的游资流动迅速,受预期因素的影响很大,预期因素成为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三、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原因会印发周期性经济波动,导致国际收支恶化。这属于周期性失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会引起该国的国际收支的失衡。这属于结构性失衡。

  3.货币价值的变动。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当一国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短期内出口商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收支顺差。这属于货币性失衡。

  4国民收入的变动。当一国的国内和国外的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也成为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如何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

  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进行调节:

  1.商品调节。采取对出口商品给予补贴用优惠利率刺激出口等奖出限入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2实施金融政策。以调节利率或汇率的办法来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就利用提高再贴现率或使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降低再贴现率或使货币升值以增加进口。

  3.实施财政政策。即以扩大和缩小财政开支或调节税率的办法来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一般是采取增税减支来扭转国际收支逆差,采取减税增支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

  4.利用国际贷款。利用国际贷款来及时灵活地融通资金是最普遍使用的措施。

  5.直接管制。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国际收支,包括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

第二部分: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理解货币需求概念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货币需求的职能范畴包括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如何掌握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中。其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币流通。在此条件下,马克思进行如下论证:

  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黄金的价值,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2)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的多少决定了需要多少金币来实现它;

  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相应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进行交换。这一论证用公式表示就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 / 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M = PQ / V

  这一公式表明: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在掌握这一理论时也要注意:

  A.本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在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货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B.直接运用本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C.仅反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研究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假定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人们 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因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谨慎动机也叫预防动机,是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因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化,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一般用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用L1表示,是收入Y的递增函数,即 L1=L1(Y);

  投机性货币需求L2则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 L2=L2(i);

  货币总需求L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即L=L1(Y)+L2(i)

  表明对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四、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 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

  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

  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五、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许多新的金融根据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一定的货币性。这就给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计量带来新的问题,即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问题。

  在各国对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中,普遍都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即是资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作为划分的依据。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划分口径可以把货币供给划分为:

  M0 (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 (狭义货币):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2 (广义货币):由M1加上准货币构成。 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的划分口径,把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如下:

  M0 =现金

  M1 =M0 +活期存款

  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六、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因素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又叫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它反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即m = M / B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决定因素,也是货币供给中的外生变量;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则包含在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之中。

  七、基础货币的变化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作为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数量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可以由中央银行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能考察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资 产

负 债

国外净资产

流通中货币

对政府债权净额

准备金存款

对商业银行债权

 

其他项目净值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基础货币有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二者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基础货币的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四个因素:

  1.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

  如果追求稳定汇率目标,通过外汇买卖投放基础货币受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2.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通过认购政府债券或贷款给财政部门弥补赤字把基础货币注入流通领域。

  3.对商业银行债权。即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中央银行对此项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其他项目净值。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的增减变化。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八、决定货币乘数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具体因素,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下5项:

  1.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高,反之,亦然。

  2.超额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九、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利率机制完成的。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同货币需求 之间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当货币供给与货币 需求相等时,即达到了货币均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均衡点,此点决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货币量。

  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经常变化的,如果S——S1,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货币需求上升,D——D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重新实现均衡。

 

第三部分: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是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一旦违背了这一经济规律,过多发行货币,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则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

  需求拉上。这是指经济运行中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即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行业和垄断大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所以有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

  结构因素。除了总量因素之外,即便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会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对于这类通货膨胀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模型。一种是以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银行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银行招聘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