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招聘考试 ★ 
 ★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财务管理 常识判断 法律常识 管理学 会计学 货币银行学 计算机 金融学 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 逻辑判断 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图形推理 言语理解 资料分析 病句判断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时事政治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法律常识】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0 08:03: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宪法》制度中具有特色的两项制度。下列对这两项制度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 自治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C.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
D. 特别行政区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外交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略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具体列举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标准的是(  )。
A.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B.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C. 《反洗钱法》
D.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是根据《洗钱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其中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



3、单选题 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  )就发生了变更。
A. 主体、客体
B. 内容
C. 客体
D. 主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一定的对象。本题中合同一方当事人将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实际上是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答案为D。



4、单选题 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告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体现了法的(  )。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教育作用
D. 预测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首先,我们根据《预告估计》可排除B、C两项,A为干扰项,指引作用是指通过法,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国家赞成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从而指导我们自己的行为。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种作用被称为法的预测作用。指引作用是针对自己行为的,而预测作用是针对他人的行为的。



5、单选题 如果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设定担保之后的,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税收优先于(  )。
A. 物权
B. 无担保债权
C. 有担保债权
D. 人身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税收征管法》第45条条1款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而本题中,税收发生在设定担保之后,因此税收不能优先于有担保债权执行,只能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6、单选题 作品被出版、发行的9岁小画家是(  )。
A.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C.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由《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可知,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7、单选题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 行政相对方
B. 行政主体
C. 国家行政机关
D. 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监督的对象就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这是由行政制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概括起来有两类:一是保级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依法作出各种行政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二是指在地方,以各级人民政府为统帅的各级各类地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行政行为的国家行政工作人员。



8、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  )。
A. 非法收集他人的个人信息
B. 偷看某人的病历
C. 为缉拿罪犯,公安局公布犯罪分子的自然情况
D. 非法窥视他人私生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略



9、单选题 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  )。
A. 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
B. 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
C. 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
D. 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略



10、单选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 2000
B. 2500
C. 3000
D. 350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1、单选题 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  )。
A. 管制
B. 拘役
C. 刑事拘留
D. 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故选B。管制不剥夺自由,刑事拘留非刑罚方法,有期徒刑非“短期”剥夺自由,故排除A、C、D。



12、单选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C. 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
D.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13、单选题 下列由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的是(  )。
A. 行政诉讼中,证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B. 民事诉讼中,对原告提出建筑物发生倒塌到致人损害的侵权事实,被告给予否认的
C. 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所受损害的事实
D. 行政复议中,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证明曾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该机关未履行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应由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



14、单选题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15、单选题 《宪法》的最高效力表现在(  )。
A.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
B. 《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C.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D. 《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宪法》具有最高是指当其他法律和《宪法》发生冲突时,不能违背《宪法》,这一效力的依据就在于《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6、单选题 自诉人赵某控告被告人薛某犯诽谤罪,在诉讼过程中,薛某提出证据,控告赵某把他打成重伤。人民法院对薛某的控告(  )。
A. 应作为反诉并案处理
B. 转交公安机关立案
C. 应另案处理
D. 转交检察机关立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一般的诽谤罪告诉才处理,属自诉案件的范围。根据该法第207条的规定,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本案被告人对自诉人提出的是反控告:“重伤”超出了该法第204条自诉案件的范围,依《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重伤案的侦查应由公安机关进行;根据该法第108条第3款的规定,接受控告的机关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7、单选题 法律实施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际旅行法律、运用法律的活动,(  )不是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
A. 法律确立
B. 法律执行
C. 法律遵守
D. 法律适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包括法律执行、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故本题选A。



18、单选题 当几种继承方式发生冲突时,其效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
B. 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
C. 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D. 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遗赠,法定继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据此,当几种继承方式发生冲突时,其效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D。



19、单选题 我国采取(  )的国家结构形式。
A. —国两制
B. 统一的多民族
C. 复合制
D. 单一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我国现行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20、单选题 银监会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是指对经其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依法采取的(  )的行政强制措施。
A. 限制其所有业务
B. 停止营业
C. 终止其法人资格
D. 没收其所有资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撤销是指监管部门对经其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依法终止其法人资格的行政强制措施



21、单选题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宪法》第1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22、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可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 记大过
B. 纪检部门对某甲实行“双规”处理
C. 吊销营业执照
D. 停职检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行政诉讼包括五个条件:(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充当原告。(2)被告是作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针对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内及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行政争议。(4)原告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起诉。(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进行了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A、B、D三项是行政机构内部的处理问题,均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23、单选题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职务发明创造的是(  )。
A.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B.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约定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者设
C.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D.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发明创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职务发明创造是指职工在履行职务中所完成的新发明、新设计,或者是在执行所在单位的指令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设计人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发明创造,并不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或者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认定为职务发明创造。



24、单选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区矫正不适用于犯罪分子
B. 给予外国政府官员财物可能构成犯罪
C. 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
D. 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A错。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是“可以”,不是“应当”,C错。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D过于绝对,不选。B项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内容,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可能被判刑。故本题B项当选。



25、单选题 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厂的工人。某日为某房主搬运木材,午休时,甲说不知这木材是否能燃烧,乙说我去试试,说完乙便用打火机去点,结果引燃了旁边的油桶,将房主的房子烧毁,乙对房子烧毁的态度是(  )。
A. 疏忽大意的过失
B. 间接故意
C. 意外事件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首先判断认识因素,即乙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燃油桶,显然乙并非明知,故排除故意的心理态度,再判断乙是否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引燃油桶,如不应当预见,则为意外事件。本题,乙应当预见到打火机可能点燃油桶,故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其次,判断意志因素,如果乙预见到了打火机可能点燃油桶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没有预见到打火机可能点燃油桶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本题,乙说“去试试”说明没预见到,故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26、单选题 甲与乙共谋枪杀丙,两人先后开枪,甲未击中丙,乙击中丙,造成丙死亡,甲构成(  )。
A. 故意杀人未遂
B. 故意杀人既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预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甲乙两人合谋属共同犯罪,不管谁致他人死亡,均属犯罪既遂。



27、单选题 依据《票据法》,下列关于汇票背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以背书转让的汇票,后手应当对其所有前手背书的真实性负责
B. 以背书转让的汇票,其背书必须连续
C. 背书是背书人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D. 对于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背书,如其后手再背书转让,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背书人不承担保证付款义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对于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负担保责任。故D项说法错误。



28、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这应理解为(  )。
A. 不构成犯罪
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就是不构成犯罪,并非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29、单选题 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  )。
A. 在发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
B. 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
C. 自通过之日起具有了法律效力
D. 只对赞成其通过者产生法律效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法律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三种:⑴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⑶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故A项说法正确。



30、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  )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 犯罪地
B. 外国人的本国
C. 外国人的居住地
D. 外国人的经常住所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



31、单选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
A. 有权改变或撤销
B. 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 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 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根据《立法法》第88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66条第2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此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只有权撤销,无权改变。故本题答案为B。



32、单选题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B. 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
C. 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
D. 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但法的效力有局限性,一国具体的法律,其效力也不同。



3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C. 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判处刑罚
D. 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最高刑可判3年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第2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醉,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A项错误。《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死刑罪名,其中包括盗窃罪,故犯盗窃罪不会被判死刑,B项说法错误。《刑法》第276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C项说法正确。 《刑法》第244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此,强迫劳动的,最高刑可判10年有期徒刑。D项说法错误。



34、单选题 在下述各种企业制度中,(  )属于法人企业。
A. 业主制
B. 合伙制
C. 合作制
D. 公司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法人企业是指取得法人营业执照、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公司制企业是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企业。公司制企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属于法人企业。



35、单选题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人民法院在题型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2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  )。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刑法》第76条规定:“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故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犯交通肇事罪,不应当撤销缓刑。



36、单选题 狭义的金融犯罪是指金融业务活动本身的犯罪,主要是指(  )。
A.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罪
B. 金融诈骗罪
C.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受贿罪
D.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贪污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刑法上的金融犯罪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金融犯罪,是指金融领域所发生的一切侵犯公私财产、侵犯和破坏金融市场及金融秩序的犯罪,如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罪等;狭义的金融犯罪,是指以欺诈、伪造以及其他方法,侵犯银行管理、货币管理、票据管理、证券管理、信贷管理、外汇管理、保险管理以及其他金融管理、破坏金融秩序,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7、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法律实施的是(  )。
A. 执法
B. 立法
C. 司法
D. 守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法律实施,也叫法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38、单选题 立法监督机关的监督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 社会及舆论监督
C.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A项为政党监督,D项为司法监督,立法机关即为权力机关。故C正确。



39、单选题 下列关于肖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法人也有肖像权
B. 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 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规定进行
D.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略



40、单选题 犯罪的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  )。
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C.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
D.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解析】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以应选B。



41、单选题 关于社会保险,说法错误的是(  )。
A.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B.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C.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D. 个人中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社会保险法》第10条第1款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故A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2、单选题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罚金属于(  )。
A. 民事制裁
B. 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
D. 违宪制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刑事制裁又称为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触犯《刑法》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实施的法律制裁。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和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



43、单选题 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范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称为(  )。
A. 委任性规范
B. 确定性规范
C. 准用性规范
D. 义务性规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委任性规范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确定性规范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和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范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具体和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义务性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44、单选题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自(  )起计算。
A. 申请日
B. 公告之日
C. 优先权日
D. 授权之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45、单选题 不得作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形式的是(  )。
A. 劳务
B. 著作权
C. 土地使用权
D. 实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根据《公司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 91exam.org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所以A项的劳务不得作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形式。



46、单选题 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  )制度。
A. 辩论
B. 通知
C. 说明理由
D. 资讯公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行政机关向当事人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和法律根据,以避免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让当事人知道处罚的依据。因此,这种过程是说明理由制度,目的是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



47、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
A. 某城建局局长收受开发商100万元贿略,事后不安,打电话向纪检委交代事实经过,但后来携带全家逃匿
B. 赵某和林某合伙诈骗,赵某担心诈骗事发,于是向公安机关举报乙曾盗窃价值数万的通信电缆,经查属实
C. 秦某和其表弟乙合伙诈骗,秦某后来主动向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诈骗行为,担并未提及乙
D. 马某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马某送到派出所,马某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解析】A选项城建局局长未自动投案,不属自首;B选项赵某供述的是他人的罪行,不属自首;选项属共同犯罪须供述自己了解的其他人的犯罪事实才构成自首,秦某未供述乙的犯罪事实,不构成自首。马某并非出于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构成自首,因此选择D项。



48、单选题 证明债权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是(  )。
A. 金融工具
B. 信用工具
C. 货币工具
D. 财政工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金融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任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效力,所以,A项正确。



49、单选题 下列租用零税率的有(  )。
A. 出口货物
B. 进口货物
C.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D. 粮食、食用植物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解析】零税率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个特定环节上的课税对象,以零表示的税率。通常实行零税率的,是增值税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即纳税人出口产品不仅可以不纳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而且可以退还以前各环节增值额的已纳税款。增值税的一般免税规定,只是免除纳税人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和劳务中仍然是含税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目的在于鼓励出口,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完全不含税的价格参与竞争



50、单选题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其核心是(  )。
A. 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法律制度
B.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正确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
C. 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
D. 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解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践证明,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银行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银行招聘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