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招聘考试 ★ 
 ★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财务管理 常识判断 法律常识 管理学 会计学 货币银行学 计算机 金融学 经济学 市场营销学 逻辑判断 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图形推理 言语理解 资料分析 病句判断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时事政治

银行招聘考试题库【数学运算】考点特训(2018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8-09-28 06:18: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已知2008被一些自然数去除,得到的余数都是10,那么,这些自然数共有(  )。
A. 10
B. 11
C. 12
D. 9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解析:余10=>说明2008-10=1998都能被这些数整除。同时,1998=2×3×3×3×37,所以,取1个数有37,2,3。---3个。,只取2个数乘积有3×37,2×37,3×3,2×3。---4个。,只取3个数乘积有3×3×37,2×3×37,3×3×3,2×3×3。---4个。只取4个数乘积有3×3×3×37,2×3×3×37,2×3×3×3。---3个。只取5个数乘积有2×3×3×3×37---1个。总共3+4+4+3+1=15,但根据余数小于除数的原理,余数为10,因此所有能除2008且余10的数,都应大于10=>2,3,3×3,2×3被排除。综上,总共有3+4+4+3+1-4=11个。



2、单选题 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
A. 31:9
B. 7:2
C. 31:40
D. 20:11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3/4+4/5)/(1/4+1/5)=31:9



3、单选题 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名钢琴教师和6名拉丁舞教师,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人分剐平均地分给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质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名钢琴教师和3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  )
A. 36
B. 37
C. 39
D. 41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函数最值问题 解析 假定每个钢琴教师带x个学生,每个拉丁舞教师带y个学生,则根据题意有:5x+6y=76。根据此方程,可知x必为偶数,而x与y均为质数,因此x=2,代回可得y=11。于是在学生人数减少后,还剩下学员为4×2+3×11=41个,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数字特性



4、单选题 为节约用水,某市决定用水收费实行超额超收,标准用水量以内每吨2.5元,超过标准的部分加倍收费。某用户某月用水15吨,交水费62.5元,若该用户下个月用水12吨,则应交水费多少钱?(  )
A. 42.5元
B. 47.5元
C. 50元
D. 55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鸡兔同笼问题 解析 解析1:先将15吨全部看成超出的部分,则按照每吨5元收费,共计收费75元,而实际交水费62.5元,少交12.5元。这是因为标准量以内每吨2.5元,比整体看做超出部分计价少交2.5元,因此标准用水量为5吨。因此12吨应交水费为5×2.5+7×5=47.5元。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2:设标准用水量上限为A吨,则有2.5A+5×(15-A)=62.5,解得A=5。用水12吨,应交水费2.5×5+5×(12-5)=47.5元。故正确答案为B。 秒杀技 将12吨用水看成标准量以内,应交水费为12×2.5=30元,但四个选项中没有此值,这说明12吨是超过标准用水量。那么15吨必然也是超过标准用水量,要计算12吨应交的水费,只需从15吨所交62.5元中扣除多超出的3吨的价钱即15元即可,也即为47.5元。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差异分析



5、单选题 某公司计划购买一批灯泡,11W的普通节能灯泡耗电110度/万小时,单价20元;5W的LED灯泡耗电50度/万小时,单价110元。若两种灯泡使用寿命均为5000小时,每度电价格为0.5元。则每万小时LED灯泡的总使用成本是普通节能灯泡的多少倍?(  )
A. 1.23
B. 1.80
C. 1.93
D. 2.58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每万小时普通节能灯泡使用成本为20×2+110×0.5=95元;每万小时LED灯泡使用成本为110×2+50×0.5=245元。所求即为245÷95=2.58。



6、单选题 某公司甲、乙两个营业部共有50人,其中32人为男性。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3,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问甲营业部有多少名女职员?(  )
A. 18
B. 16
C. 12
D. 9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和差倍比问题 解析 设甲营业部有3X名女职员,乙营业部有Y名女职员,则有5X+2Y=32;32+3X+Y=50,解得X=4,Y=6,故甲营业部有3×4=12名女职员,故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 有题意可知,两个营业部共有50-32=18名女职员,排除A。根据“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可知,乙营业部的男职员为偶数,由于男职员的总人数为偶数,则甲营业部的男职员人数同样为偶数。根据“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3”,甲营业部的女职员人数能同时被2和3整除,排除B、D,故正确答案为C。



7、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  )
A. 780元
B. 890元
C. 1183元
D. 2083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最典型的代入型题目…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总数和可以被3、4、5整除,满足的只有A。



8、单选题 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
A. 22人
B. 28人
C. 30人
D. 36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本题可以使用阴影覆盖法,即100-(40+18+20)=22(人),故远A项。



9、单选题 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
A. 1千米
B. 2千米
C. 3千米
D. 6千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根据水速=(顺速-逆速)/2,所以(30-18)/2=6,因此漂流半小时就是6×1/2=3,选C。



10、单选题 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
A. 37
B. 36
C. 35
D. 34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容斥原理问题 解析 本题注意按照不合格得到三个类,进行容斥原理分析。分别设三项全部合格、仅一项不合格的产品有A、B种,根据题意可得B+7+1=52-A,3×1+2×7+1×B=8+10+9,解得A=34,B=10。故正确答案为D。 公式:三集合容斥原理中,将只符合一个条件、只符合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都符合的分别看做三个整体,以A、B、C表示三个集合,以X、Y、Z分别表示只符合一个条件、只符合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都满足的部分,则有A+B+C=X+2Y+3Z及A∪B∪C=X+Y+Z成立。 标签 整体考虑公式应用



11、单选题 共有100个人参加某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内容共有5道题,1-5题分别有80人,92人,86人,78人,和74人答对,答对了3道和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请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  )
A. 30
B. 55
C. 70
D. 74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容斥原理问题 解析 1-5题分别错了20、8、14、22、26人,加起来为90。逆向考虑,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及格,这90道错题分配的时候应该尽量的3道分给一个人,即可保证一个人不及格,所以一共可以分给最多30个人,让这30个人不及格,所以及格的至少会有70人。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逆向考虑



12、单选题 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  )
A. 88
B. 89
C. 90
D. 9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多位数问题 解析 要使第十名成绩尽可能的低,那么其他人应该尽可能的高,那么前九名应该分别为100、99、98、97、96、95、94、93、92分,而最后一名未及格,最多59分,此十人成绩之和为923,还剩837分。现要把这837分分给其余10个人,而在这10个人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成绩最高,要使其得分最低,则这10人的成绩应尽可能接近。易知此10人平均分为83.7,据此可构造79、80、81、82、83、84、85、86、88、89,因此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89分。故正确答案为B。



13、单选题 一列快车 和一列慢车相对而行,其中快车的车长200米,慢车的车长250米,坐在慢车上的旅客看到快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是6秒钟,坐在快车上的旅客看到慢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是多少秒钟?(  )
A. 6秒钟
B. 6.5秒钟
C. 7秒钟
D. 7.5秒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解析:追击问题的一种。坐在慢车看快车=>可以假定慢车不动,此时,快车相对速度为V(快)+V(慢),走的路程为快车车长200;同理坐在快车看慢车,走的距离为250,由于两者的相对速度相同=>250/x=200/6=>x=7.5(令x为需用时间)。



14、单选题 时钟指示2点15分,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多少度?(  )
A. 45度
B. 30度
C. 25度50分
D. 22度30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解析:追击问题的变形,2点时,时针分针成60度,即路程差为60度,时针每分钟走1/2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时针分针速度差为6-1/2=11/2,15分钟后时针分针的路程差为60-(11/2)×15=-45/2,即此时分针已超过时针22度30分。



15、单选题 100人参加7项活动,已知每个人只参加一项活动,而且每项活动参加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几个人参加?(  )
A. 22
B. 21
C. 24
D. 23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 多位数问题 解析 要保证“第四多的活动越多越好”,那么我们要求"其他活动的人越少越好“,其中有三个比其多,另外三个比其少,比”第四多“的少的最少的就是1、2、3,还剩下100-1-2-3=94,剩下四个活动需要尽量的接近,以保证”第四多“能够尽可能多,所以最好是四个连续的自然数,94÷4=23.5,所以这四个数分别为22、23、24、25,故正确答案为A。



16、单选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某年8月份有22个工作日,那么当年的8月1日可能是(  )。
A. 周一或周三
B. 周三或周日
C. 周一或周四
D. 周四或周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星期日期问题 解析 8月份为31天,有22个工作日,则休息日有9天,而31天大于四周小于五周,故有两种情况: ①1号为周日,保证休息日为1+2×4=9天; ②31号为周六,保证休息日为2×4+1=9天,则3号为周六,此时1号为周四。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分类分步



17、单选题 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有六天正好卖完,四天各剩余25个。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  )
A. 10850
B. 10950
C. 11050
D. 1135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鸡兔同笼问题 解析 先考虑十天全卖出去,然后分析差异,那么共赚了(10.5-4.5)×200×10-10.5×25×4=10950元(没卖出的部分,不仅每个没赚到10.5-4.5=6元,还赔进去成本4.5元),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差异分析



18、单选题 一种打印机,如果按销售价打九折出售,可盈利215元,如果按八折出售,就要亏损125元。则这种打印机的进货价为(  )。
A. 3400元
B. 3060元
C. 2845元
D. 2720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经济利润问题解析解析1:按售价的九折出售可盈利215元,按八折出售亏损125元,因此售价的1/10为215+125=340元,售价为3400元,进货价3400-340-215=2845元,因此正确答案为C。 解析2:设售价为x元,根据题意又0.9x-215=0.8x+125,解得x=3400,进货价为3400-340-215=2845元。因此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根据题意。进货价加215元应能被9整除,只有C项符合。



19、单选题 每条长200米的三个圆形跑道共同相交于A点,张三、李四、王五三个队员从三个跑道的交点A处同时出发,各取一条跑道练习长跑。张三每小时跑5公里,李四每小时跑7公里,王五每小时跑9公里。问三人第四次在A处相遇时,他们跑了多长时间?(  )
A. 40分钟
B. 48分钟
C. 56分钟
D. 64分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分别求出跑1米所用的时间。60/5000=张三,60/7000=李四,60/9000=王五。张三跑完200米要12/5分钟(2.4),李四需要12/7(1.7)分钟,王五需要4/3(1.3)分钟。张与李圈相差0.7分钟,与王相差1.1分钟,李与王差0.6分钟。得出这样的关系后可以算出张跑到第N圈时(N>4)李和王刚好也在A点,他们2.4分钟时的位移分别为:200m、282m、365m,然后求出圈差的位移82M.165M然后用200分别除以82.165,求出李需要2.44次的2.4分钟就可以再跑200米,王需要1.2次的2.4分钟,然后通分求出共需要多少个2.4分钟就行了。



20、单选题 甲、乙两人卖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  )
A. 420
B. 120
C. 360
D. 24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经济利润问题 解析 设原来的萝卜共有a个,则每个人都有a/2个萝卜,根据题意有:(1/2×a/2+1/3×a/2)-2a/5=4,解得a=240,故正确答案为D。 秒杀技 由题意可知甲打算15元30个,乙打算10元30个,即25元60个。合在一起则为24元60个,也即每60个萝卜少卖1元,因此少卖4元应为240个,这里的30的由来是从2、3、5的最小公倍数想到的。



21、单选题 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了多少次?(  )
A. 2
B. 3
C. 4
D. 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行程问题 解析 解析1:题目的关键在于第一次相遇,两人游过长度之和为泳池长,之后每次相遇,都需要两人再游过两个泳池长。两人一起游一个泳池长,所需时间为30÷(37.5+52.5)×60=20(秒),因此两人分别在20秒时、60秒时、100秒时相遇,共相遇3次。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2:关键点同解析1。直接求出1分50秒两人合起来游过的距离为(37.5+52.5)×110÷60=165(米),为5.5个泳池长。而两人相遇时都恰是合起来游过距离为奇数个泳池长时,也即两人分别在合游1个、3个、5个泳池长时相遇,故共相遇3次。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3:套用公式。先看迎面相遇,30×(2N-1)≤(37.5+52.5)×11/6,得N≤3.25,即有3次迎面相遇;再看追上相遇,30×(2N-1)≤(52.5-37.5)×11/6,得N≤23/24,即没有追及相遇。故总的相遇次数为3次。故正确答案为B。 公式:两运动体从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不断往返: 第N次迎面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和=全程×(2N-1); 第N次追上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差=全程×(2N-1)。 标签 公式应用



22、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4.2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花多少钱?(  )
A. 1.05
B. 1.4
C. 1.85
D. 2.1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 不定方程问题 解析 甲×3+乙×7+丙×1=3.15……① 甲×4+乙×10+丙×1=4.20……② 这是不定方程组,无法解得每个未知数的具体值。换言之,未知数的解存在无穷多个,而题目中四个选项均为确定数值,所以未知数的具体值为多少并不影响甲+乙+丙的值,也即只需要求出其中一组解即可。对此,可以设定最复杂的那个为0,即乙=0,代入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甲=1.05,丙=0,即可得甲+乙+丙=1.05。故正确答案为A。 秒杀技 ①×3-②×2可得:甲+乙+丙=3.15×3-4.20×2=1.05。故正确答案为A。



23、单选题 200除500,商2余10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则余数是(  )。
A. 100
B. 200
C. 300
D. 1000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解析】商不变,余数跟着扩大3倍,所以是300,选C。



24、单选题 某成衣厂对9名缝纫工进行技术评比,9名工人的得分一给好成等差数列,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那么前7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多少?(  )
A. 602
B. 623
C. 627
D. 63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平均数问题 解析 由于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则第三名工人的得分=460÷5=92(分),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即第五名工人的得分为86分,所以第四名的得分为(92+86)÷2=89(分),所以前7名的总分为89×7=623(分),故正确答案为B。 注释:等差数列的平均数等于其中位数的值。



25、单选题 甲买了3支签字笔、7支圆珠笔和1支铅笔,共花了32元,乙买了4支同样的签字笔、10支圆珠笔和1支铅笔,共花了43元。如果同样的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各买一支,共用多少钱?(  )
A. 21元
B. 11元
C. 10元
D. 17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不定方程问题 解析 设签字笔X元,圆珠笔Y元,铅笔Z元,根据题意可得:3X+7Y+Z=32,4X+10Y+Z=43,为不定方程组。从选项可以看出,无论三支笔的价格为何,三种笔各一支的总价为固定值,因此只需找到上述不定方程的一组特解即可,由此令Y=0,代入解得X=11,Z=﹣1,由此可知X+Y+Z=10。故正确答案为C。



26、单选题 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0.5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张明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
A. 25
B. 50
C. 30
D. 2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老师速度=4+1.2=5.2千米/时,与李华相遇时间是老师出发后(20.4-4×0.5)÷(4+5.2)=2小时,相遇地点距离学校4×(0.5+2)=10千米,所以张明的速度=10÷(2-1.5)=20千米/时。



27、单选题 有一个正方形花池,周围用边长25cm的方砖铺了一条宽1.5米的小路,共用1776块。花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A. 111    
B. 289   
C. 400    
D. 10404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水池周围的面积是0.25×0.25×1776=111, 设外围正方形边长X,花池小正方形边长Y,则有X2-Y2=111, 20的平方是400,17的平方是289,400-289刚好是111(熟记20以内平方的好处…),所以花池面积就是289,选B。



28、单选题 某村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总共50人,其中青年人共13人。甲组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2∶3,乙组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1∶5,甲组中青年人的人数是:(  )
A. 5人
B. 6人
C. 8人
D. 12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设甲组人数为5x,乙组人数为6y。有,解得x=4。因此甲组青年人的人数为8。



29、单选题 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
A. 8
B. 10
C. 12
D. 15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和差倍比问题 解析 乙教室可坐9人,可知乙培训过的人数含有因子3,而总的培训人数1290也含有因子3,因此甲教室培训过的人数也必然含有3因子。而甲教室可坐50人,因此要使甲教室培训过的人数也含有3因子,则其举办次数必然含有3因子,因此只有C、D符合。将C选项代入,可知此时乙教室举办过15次培训,其总人数的尾数为5,而甲教室培训的总人数尾数总是为0,因此甲、乙教室的培训人数尾数为5,不符合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 秒杀技 由题意,甲教室每次培训50人,乙教室每次培训45,假设甲乙的次数分别为X、Y,则可得50X+45Y=1290,观察等式可知45Y的尾数必然为0,因此Y必然为偶数,从而X为奇数,仅D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30、单选题 共有20个玩具交给小王手工制作完成。规定,制作的玩具每合格一个得5元,不合格一个扣2元,未完成的不得不扣。最后小王共收到56元,那么他制作的玩具中,不合格的共有(  )个。
A. 2
B. 3
C. 5
D. 7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不定方程问题解析设小王制作合格玩具x个,不合格玩具y个,未完成的有z个。则x+y+z=20,5x-2y=56。为不定方程组,将选项代入验证,仅当y=2时,x与z有正整数解。故正确答案为A。



31、单选题 任意取一个大于50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就将它乘3之后再加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结果是多少?(  )
A. 0
B. 1
C. 2
D. 3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此题可以用特值法,选择特殊值64,反复运算后得到最终结果为1。



32、单选题 某村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总共50人,其中青年人共13人。甲组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2∶3,乙组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1∶5,甲组中青年人的人数是:(  )
A. 5人
B. 6人
C. 8人
D. 12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设甲组人数为5x,乙组人数为6y。有,解得x=4。因此甲组青年人的人数为8。



33、单选题 有20名工人修筑一段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去其他工地,其余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  )
A. 19天
B. 18天
C. 17天
D. 16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5人12天完成的工作量分配给15人需要5×12÷15=4天完成,所以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15+4=19天。



34、单选题 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A. 64
B. 56
C. 52
D. 48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设宽为x则长为3x,则2(x+3x)=32,则x=4,故面积为48平方米。



35、单选题 某鞋业公司的旅游鞋加工车间要完成一出口订单,如果每天加工50 双,要比原计划晚3 天完成,如果每天加工60 双,则要比原计划提前2 天完成,这一订单共需要加工多少双旅游鞋?(  )
A. 1200 双   
B. 1300 双   
C. 1400 双    
D. 1500 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能被50、60整除的,排除B和C,再依次代入A和D,A不符合,所以选D。



36、单选题 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  )
A. 25
B. 30
C. 35
D. 4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牛吃草问题 解析 设河沙初始量为M,每月沉积量为N。则有: M=(80-N)×6=(60-N)×10,解得N=30,即每个月的沉积量可供30人开采; 可知当开采人数为30时,才能保证连续不间断的开采,故正确答案为B。



37、单选题 小王忘记了朋友手机号码的最后两位数字,只记得倒数第一是奇数,则他最多要拨号多少次才能保证拨对朋友的手机号码?(  )
A. 90
B. 50
C. 45
D. 2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排列组合问题 解析 先考虑最后一位,有5种可能;再考虑倒数第二位,有10种可能,因此总的组合方法有5×10=50(种),故正确答案为B。 秒杀技 最后两位数可能情形共有100个,其中奇数的占一半,即50个,故正确答案为B。



38、单选题 有a,b,c,d四条直线,依次在a线上写1,在b线上写2,在c线上写3,在d线上写4,然后在a线上写5,在b线,c线和d线上写数字6,7,8……按这样的周期循环下去问数2005在哪条线上?(  )
A. a线
B. b线
C. C线
D. d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等于2005个数,4个一循环,所以2005/4=501余1,所以选A。



39、单选题 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待在屋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他在北京共待了多少天?(  )
A. 16天
B. 20天
C. 22天
D. 24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解析1:设这个人在北京共待了n天,其中12天不下雨,那么n-12天下雨。由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得:上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下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上下午都待在旅馆的天数(就是下雨的天数)=总天数-上下午都不待在旅馆的天数(根据题意不存在这样的一天)。即:8+12-(n-12)=n-0,解得n=16。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2:设游客在京期间下雨天数为x。因为他上午待在旅馆的8天中包括两部分:因下雨无法出去的天数(x)和因下午出去游玩而休息的天数(8-x);同理,下午待在旅馆的12天中包括两个部分:因下雨无法出去的天数(x)和因上午出去游玩而休息的天数(12-x)。由题意可得:(8-x)+(12-x)=12,解得x=4,所以一共在北京待了16天。故正确答案为A。



40、单选题 有一工作,甲做2天后乙接着做,做了10天后完成了工作。已知乙单独完成需要30天,那么甲单独完成此工作需要(  )天。
A. 3天
B. 1天
C. 10天
D. 2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由题可知,甲做2天,相当于乙做20天,则乙做30天的工作,甲3天即可完成。



41、单选题 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5分钟,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钟。如果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在24个小时内的某个时间,慢钟显示7:50,快钟显示9:10。那么此时的标准时间应该是什么?(  )
A. 8:20
B. 8:30
C. 8:40
D. 8:5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这是一道快慢钟问题。快钟每小时比慢钟快8分钟,而7:50与9:10之间相差80分钟,则此时距离将两个钟调成标准时间为80÷8=10个小时,10个小时的时间,慢钟共少走了5×10=50分钟,则标准时间应该为8:4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42、单选题 某人银行账户今年底余额减去1500元后,正好比去年底余额减少了25%,去年底余额比前年余额的120%少2000元,则此人银行账户今年底余额一定比前年底余额(  )。
A. 多1000元
B. 少1000元
C. 多10%
D. 少1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和差倍比问题 解析 设前年底余额为m元,则去年为(1.2m-2000)元,今年为[0.75×(1.2m-2000)+1500]元,化简得今年为0.9m元,即今年底余额比前年底减少10%,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逆向考虑



43、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
A. 10月18日
B. 10月14日
C. 11月18日
D. 11月14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周期问题 解析 每隔n天去一次即每(n+1)天去一次。下一次四个人相遇所隔天数应该是6、12、18、30的最小公倍数,即为180。而5月18日后的第180天约经过6个月,故为11月,故排除A、B。若下次相遇是11月18日,则经过日期不可能恰好为180天,即11月14日。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最小公倍数



44、单选题 某单位共有A.B.C.三个部门,三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24岁,42岁,A和B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B和C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
A. 34
B. 36
C. 35
D. 3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平均数问题 解析 A和B部门各自平均年龄为38、24岁,混合后平均年龄为30岁,假定两部门的人数分别为x、y,可得38x+24y=30(x+y),可得x:y=3:4,类似可知B和C两部门的人数之比为4:5。据此分别对A、B、C三部门的人数赋值为3、4、5,则总的平均年龄为(3×38+4×24+5×42)÷(3+4+5)=35(岁)。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赋值思想



45、单选题 有20名工人修筑一段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去其他工地,其余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  )
A. 19天
B. 18天
C. 17天
D. 16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5人12天完成的工作量分配给15人需要5×12÷15=4天完成,所以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15+4=19天。



46、单选题 某商场有7箱饼干,每箱装的包数相同,如果从每箱里拿出25包饼干,那么,7个箱里剩下的饼干包数相当于原来的2箱饼干,原来每箱饼干有多少包?(  )。
A. 25
B. 30
C. 50
D. 35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列方程:7(X-25)=2X,所以X=35,选D。



47、单选题 某玩具店同时卖出一个拼装玩具和一架遥控飞机,拼装玩具66元,遥控飞机120元,拼装玩具赚了10%,而遥控飞机亏本20%,则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个玩具赚钱或是亏本多少(  )
A. 赚了12元
B. 赚了24元
C. 亏了14元
D. 亏了24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根据题意,拼装玩具赚了66÷(1+10%)×10%=6元,遥控飞机亏本120÷(1-20%)×20%=30元,故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个玩具亏本30-6=24元。



48、单选题 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  )
A. 1140米
B. 980米
C. 840米
D. 760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设两校相距s米,则第二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3s米,有3s=(85+105)×12,解得s=760。



49、单选题 一车行共有65辆小汽车,其中45辆有空调,30辆有高级音响,12辆兼而有之。既没有空调也没有高级音响的汽车有几辆?(  )
A. 2;
B. 8;
C. 10;
D. 15;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选A,车行的小汽车总量=只有空调的+只有高级音响的+两样都有的+两样都没有的,只有空调的=有空调的-两样都有的=45-12=33,只有高级音响的=有高级音响的-两样都有的=30-12=18,令两样都没有的为x,则65=33+18+12+x=>x=2



50、单选题 三名小孩儿中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年龄不足6岁),他们的年龄都是质数,且依次相差6岁,他们的年龄之和为多少岁?(  )
A. 21
B. 27
C. 33
D. 39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6以下的质数有2、3、5,2+6=8不是质数,3+6=9也不是质数。因此最小的那个年龄为5岁,他们的年龄之和为5+11+17=33岁。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银行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银行招聘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