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2016年公司信贷题库]2016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专项冲刺题6

时间:2016-05-05 07:39: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我国传统上是以(  )为主的融资格局,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此。

A.商业银行

B.人民银行

C.银行

D.金融银行

【答案】B

【解析】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大,企业普遍缺少自有资金,企业效益不好,必然影响到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传统上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格局,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商业银行中。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B项为正确选项。

2.保证人和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责任期间,从借款企业偿还借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的(  )内,债权银行应当要求保证人履行债务。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B

【解析】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保证责任期间,双方没有约定的,从借款企业偿还借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的6个月内,债权银行应当要求保证人履行债务,否则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因此B为正确选项。

3.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债权银行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因而在起诉前向(  )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A.人民法院

B.商业银行

C.工商局

D.税务局

【答案】A

【解析】财产保全分为两种: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债权银行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因而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

4.(  )请求(  )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A.债权人、债务人

B.债务人、债务人

C.债权人、债权人

D.债务人、债权人

【答案】A

【解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因此A为正确答案。

5.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  )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A.10%

B.20%

C.30%

D.50%

【答案】A

【解析】《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因此A为正确选项。

6.司法型债务重组,主要指在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和解与整顿程序中,以及国外的破产重整程序中,在法院主导下(  )对债务进行适当的调

A.法院

B.贷款银行

C.债权人

D.债务人

【答案】C

【解析】司法型债务重组,主要指在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和解与整顿程序中,以及国外的破产重整程序中,在法院主导下债权人对债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

7.下列贷款重组方式中,不属于变更担保条件的是(  )。

A.将抵押或质押转换为保证

B.将保证转换为抵押或质押,或变更保证人

C.直接减轻或免除保证人的责任

D.借款企业变更

【答案】D

【解析】借款企业变更不属于变更担保条件;其余选项均属于变更担保条件。因此,D为正确选项。

8.和解与整顿由(  )决定和主持,带有立法之时的时代特征,不符合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A.商业银行

B.人民法院

C.政府行政部门

D.工商局

【答案】C

【解析】和解与整顿由政府行政部门决定和主持,带有立法之时的时代特征,不符合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因此,C为正确选项。

9.(  )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提出的破产申请后三个月内,债务人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整顿,经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就和解协议草案达成一致,由人民法院裁定认可而中止破产程序的制度。

A.和解

B.破产清算

C.整顿

D.破产申请

【答案】D

【解析】所谓和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提出的破产申请后三个月内,债务人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整顿,经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就和解协议草案达成一致,由人民法院裁定认可而中止破产程序的制度。因此,A为正确选项。

10.抵债资产应当是债务人所有或债务人依法享有处分权并且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财产,不包括(  )。

A.借款人的原材料

B.债务人公益性质的职工住宅等生活设施

C.股票和债券

D.土地使用权

【答案】B

【解析】B项属于不得抵偿债务的财产;其余选项均属于可抵债的财产。因此,B项为正确选项

11.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有一条核心的内容,即贷款(  )。

A.偿还的可能性

B.风险程度

C.担保程度

D.损失程度

【答案】A

【解析】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有一条核心的内容,即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在市场约束和法制健全的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

12.指导原则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  )。

A.危险

B.无期

C.坏账

D.损失

【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5月开始试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并在2001年12月修订后正式发布。指导原则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亦称“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因此D为正确选项。

13.按照净现值法,贷款价值的确定主要依据对未来(  )的贴现值。

A.现金流入

B.现金流出

C.现金流量

D.净现金流量

【答案】D

【解析】按照净现值法,贷款价值的确定主要依据对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这样,贷款组合价值的确定将包括贷款的所有预期损失,贷款盈利的净现值也会得到确认。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14.(  )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

A.贷款目的

B.贷款来源

C.还款来源

D.还款记录

【答案】A

【解析】贷款目的即贷款用途,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判断贷款是否正确使用是贷款分类的最基本判断因素之一,贷款一旦被挪用,就意味着将产生更大的风险。因此A为正确答案。

15.下列关于还款可能性分析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的目的在于,当借款人不能履行还贷义务时,银行可以取得并变卖借款人的资产或取得保证人的承诺

B.在贷款分类中,需要对借款人的各种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

C.担保也需要具有法律效力,并且是建立在担保人的财务实力以及愿意为一项贷款提供支持的基础之上

D.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后,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银行不可以追索债权

【答案】D

【解析】银行设立抵押或保证后,如果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依据抵押权或保证权追索债权。对贷款设定抵押或担保,可以使银行对借款人进行控制。担保是银行防止遭受损失的保障措施,是银行为保证贷款足够安全,在贷出资金周围设立的众多安全防护措施。因此D为正确选项。

16.损失类贷款就是(  )发生损失,即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的或只能极少部分收回的贷款。

A.大部分

B.全部

C.大部分或者全部

D.小部分

【答案】C

【解析】损失类贷款就是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即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的或只能极少部分收回的贷款。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

17.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大小是由(  )的大小决定的。

A.预期损失

B.损失

C.风险

D.借款金额

【答案】A

【解析】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与预期损失相对应的概念,它的大小是由预期损失的大小决定的。因此,A为正确选项。

18.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  )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

A.0.5%

B.1%

C.1.5%

D.2%

【答案】B

【解析】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因此,B为正确选项。

19.下列关于专项准备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专项准备金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贷款根据其内在损失程度或历史损失概率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B.在计算风险资产时,要将已提取的专项准备金作为贷款的抵扣从相应的贷款组合中扣除

C.专项准备金反映的是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

D.专项准备金具有资本的性质

【答案】D

【解析】专项准备金反映了贷款的内在损失,尽管在账务上还没有将这部分内在损失冲销,

但实际上专项准备金已经用于弥补目前贷款组合中存在的内在损失,不能再用于弥补银行未来发生的其他损失,其性质与固定资产折旧相同。因此,专项准备金不具有资本的性质。因此,D为正确选项。

20.贷款损失准备金中,对于其他不良贷款或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的贷款,实行(  )计提。

A.批量

B.固定比率

C.审核比率

D.权数

【答案】A

【解析】对于大额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大额的可疑类贷款,要逐笔确定内在损失金额,并按照这一金额计提;对于其他不良贷款或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的贷款,则按照该类贷款历史损失率确定一个计提比例,实行批量计提。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