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出血

时间:2015-03-09 13:00: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之出血。

出血概述

血液自心、血管腔外出,称为出血。流出的血液逸入体腔或组织内者,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出血分类

按照 血液逸出的机制可将出血分为以下两种:

1.破裂性出血

由心脏或血管破裂所致。静脉破裂性出血的原因除创伤外,较常见的例子是肝硬变时食管静脉曲张的破裂。毛细血管的破裂性出血发生于局部软组织的损伤。

2.漏出性出血

这种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后静脉、毛细血管以及毛细血管前动脉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于管腔外的。出血性素质所发生的自发性出血,即是漏出性出血。

出血原因

血管壁损害、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

出血病变

1.内出血病变

内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体腔积血,如腹腔积血、心包积血;体腔内可见血液或凝血块。发生于组织内的出血,量大时形成血肿,如脑血肿、皮下血肿等;量少时仅镜下始能查觉,在组织内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橙色血晶的存在。皮肤、粘膜、浆膜的少量出血在局部形成瘀点,较大的出血灶形成瘀斑。

2.外出血病变

鼻粘膜出血排出体外称为鼻衄;肺结核空洞或支气管扩张出血经口排出到体外称为咯血;消化性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经口排出到体外称呕血;结肠、胃出血经肛门排出称便血;泌尿道出血经尿道排出称尿血;微小的出血进入皮肤、黏膜、浆膜面形成较小的出血称瘀点;而稍大的出血称紫癜;直径超过1-2cm的皮肤下出血称瘀斑。这些局部出血灶的红细胞被降解,由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呈红-蓝色,然后被酶解转变为胆红素呈蓝绿色,最后变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成为出血灶的特征性颜色改变。在有广泛性出血的患者,由于大量的红细胞崩解,胆红素释出,有时发展为黄疸。

例题:

局部组织中血管外血液积聚,称为?

A.充血

B.淤血

C.出血

D.贫血

正确答案:C

 


There is strength in numbers, but impotence in singlehandedness. 人多势众,孤掌难鸣.
You are not in charge of the universe; you are in charge of yourself. 你并不掌管整个宇宙,但你得掌管你自己.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卫生系统招聘信息 ★ 
 ★ 医药类考试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