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中医内科学:汗证分类、病因及病机

时间:2015-02-25 17:5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91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中医内科学:汗证分类、病因及病机。

汗证

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

汗证分类

1.肺卫不固证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汗出尤甚。面色少华,脉细弱。

2.营卫不和证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苔白薄,脉缓。

3.心血不足证

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归脾汤。

4.阴虚火旺证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来源:91考试网细数。

5.邪热郁蒸证

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苔薄黄,脉弦数。

6.里热郁蒸

蒸蒸汗出,或头额汗出,或手足汗出,伴面赤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苔糙,脉滑数。

病因

1.外感

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湿、暑热之邪,可致营卫不和或里热炽盛或湿热郁蒸而汗出异常。

2.内伤

久病体弱,禀赋不足,素体阴虚,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劳欲过度及失治误治等,均可致脏腑阴阳受损,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和而汗出过多。

病机

1.发病

外感诸邪致汗出者,起病一般较急;内伤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之汗出者,则起病较为缓慢。

2.病位

汗病因外感导致者,病位多在肌表、经络,因内伤引起者则病位多在脏腑。

3.病性

外感引起者,病性多实,以风、湿、热郁为主。内伤致汗则以虚为主,或见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阴虚、阳虚、血虚;实者以湿、痰、瘀、热为多见。

4.病势与病性、病因及病位有关

病性属热者,其汗出或在头面或为全身;湿热郁蒸者,其汗出在头颈以上为多;病位在心者常见心胸汗出;位在脾胃及肠者,汗多旁达四肢手足;位在肝则汗出胁腋;肝胆湿热或下焦湿热,可有下注之势而见阴股汗出。

5.病机转化

汗出过多易伤及气血、阴液与阳气,且常互为因果。营卫不和,里热炽盛,湿热郁蒸,常可使气随汗出而致肺脾气虚。汗为心液,汗出过多,心血不足亦可致心脾两虚。大汗、久汗耗伤阳气致气虚、阳微,后者又可使津液失于固护而进一步汗出不止。汗出耗伤阴液,阴虚火旺可致津液外泄而为汗。痰瘀阻滞经脉、血络,津液不循常道而外出为汗,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且互为因果。因此,其病机多寒热虚实错综复杂。此外,汗病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者,亦可相互转化或表里兼杂。

 


A lazy youth, a lousy age. 少时懒惰老来苦.
Good order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things.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卫生系统招聘信息 ★ 
 ★ 医药类考试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