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24 08:02:43
进一步加强医院学科竞争力,根据医院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现状,特公开面向院内外专业技术干部,专业技术文职人员、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地方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择优选聘科室主任。
一、招聘岗位33个
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1(胃肠外科)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肛肠外科)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4(甲乳外科)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6(血管外科)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创伤骨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关节骨病外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验中心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特需诊疗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仪器设备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
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
二、招聘对象
主要从本科室或相关科室的专业技术干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文职人员、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军队或地方的专业技术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中择优选聘。
三、招聘条件
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博士(含)以上学位,硕士生导师和省部级学会委员以上职务,除两院院士外,年龄不超过51周岁(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无违法乱纪、学术造假行为,身心健康。
2.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公道正派,善于处理科室中的矛盾和问题,能够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备领导科室全面建设的能力。
3.具有拟竞聘科室学科所需的扎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近5年以第一完成人承担过国家或军队(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或以前三完成人获得军队(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出版过与拟竞聘科室学科有关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具有国内(军内)同行公认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本专业内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4.有大型三甲医院科室行政管理经验经历或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或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者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5.个别特殊科室主任岗位,可适当放宽标准条件。
6.本院现任科室主任续聘的,招聘条件按医院政治部《关于做好2014年度科室主任考评与聘任工作的通知》(政干〔2014〕55号)执行。
7.科室副主任从主任应聘对象中择优选聘,年龄不超过46周岁(
四、招聘程序
(一)个人申请。
1.《科室主任竞聘申请表》(A4纸打印,一式2份);
2.证明材料:所获科研项目、重大奖励及专利情况的证书复印件,以及登记表中填写的代表性SCI论文和其它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3.院外竞聘人员需提供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 证明等)、重要培训的证书及担任重要学术职务的证明等。
(二)初审公示。
(三)竞聘考核。
(四)院党委研究。院党委以考评组的考核结果为依据,综合招聘科室任务要求和竞聘者的德才表现进行全面衡量,研究聘任意见,上报学校审批。
(五)聘任。校党委研究通过后,按照任免权限以通知形式公布,颁发聘书并签订《科室主任聘期目标责任书》。
五、聘期与福利待遇
科室主任的一个聘期一般为4年,最短不得少于2年。科室主任可以连续聘任,一般不超过2个聘期。两院院士可视情多次续聘。科室副主任的聘期与科室主任聘期相同。
聘任为科室主任,按照学校和医院有关规定,享受科室主任相应的责、权、利,以及其他福利待遇。校外聘任人员由医院按同资历干部住房面积标准提供租用住房或租房补助,聘用期间比照同资历干部享受福利待遇。非军人根据本人意愿,符合政策条件的可申请办理特招入伍或招聘为文职人员。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机关楼627房间
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干部处
邮政编码:200433
联系人:吕世伟
电话:0531-870392(军线)/021-81870392(地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简介
长海医院位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上海,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49年7月,始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1951年7月改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1958年9月定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65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医疗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劲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医院占地23.
医院医疗服务特色鲜明,拥有亚洲一流水平的门急诊大楼,全球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综合技术先进的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沪上首台640层动态容积CT以及新型PET/CT分子影像技术设备,全球先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世界上首创的“孙氏输尿管镜”、可定位遥控的胶囊内镜机器人等。2013年医院门急诊总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医疗发生额突破30亿,手术4.69万例次,出院人数8.86万人次,平均住院日7.8天。
医院学科人才积淀丰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专
医院科技创新成就斐然,“十一五”以来,医院共获得
“973计划”、“863计划”、全军科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156项,经费超过5.99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以上成果11项、何梁何利科技与进步奖3项,创办《中华胰腺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药学服务与研究》、《JournalofInterventionalGastroenterology》等四份学术期刊,与美国威克森林大学、斯坦福大学、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新加坡中央医院等20多个国家的知名医疗机构建立高水平科技合作关系。
http://www.smmu.edu.cn/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