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题目解题技巧

时间:2016-05-10 17:41: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近期三支一扶考试招聘公告较多,“先下手为强”在备考中则是要求广大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成功总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平时打好基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方能在考试中做到从容应对。但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纷繁庞杂,掌握好复习技巧意义重大。下面^91考试网专家就公基哲学题目的解题技巧稍作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学题目,考生从高中的政治到大学的哲学课程,浸淫其中数年之久,对于相关知识都有所了解;虽然考生都不陌生,但很多考生却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知识不成体系化,做题的时候似是而非,出错的概率非常大。而且哲学的考题相对抽象,不如政治题目那么直白,往往以古人古语或者典故的形式出现,既需要考生对相关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要能用哲学思维进行分析。因此,广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不能把知识完全割裂开,历史文化常识的题目很有可能成为哲学考题的背景材料。同时,复习哲学这一板块的时候要能形成体系化的思维,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在考试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接下来^91考试网专家以一道哲学题目为例进行分析。

【例题】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就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下列诗句与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91考试网分析】

这是一道结合古诗文考查哲学知识的题目,整体难度偏大。它没有直接问“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这句诗句体现的哲学原理,而是需要考生判断其体现的哲学原理之后,再与选项中体现了同样哲学原理的诗句对应起来,难度无疑加大了许多,这也是哲学题目一贯的考查风格。好在本题中题干部分有对该诗句作了一定程度的解释,总结为“空白效应”。

如考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绘画稍有了解,就应该能题干中的“空白效应”所指。中国古代诗词绘画强调“留白”,所谓留白,即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众所周知,艺术家为了表现某种意涵,往往通过特定的意向表现出来,即需要“不留白”的事物,没有人会对一张白纸说其意涵如何的丰富。而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在有一定的表达意象之后,故意留下一些空白的地方,给人留下想象空间,起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效果。倘若考生能理解到这一层次,那解答该题目难度就不大了。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三支一扶考试信息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