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23 12:55:44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论断突出体现了(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4.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
A.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
阐发
B.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C.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D.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5.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反恐合作,表明( )。
A.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 B.我国与国际社会有共同的利益
C.反恐代表了世界各国每个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反恐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多选题
1.行政领导者的要素是( )。
A.行政领导职权 B.行政领导产生方式C.行政领导职务 D.行政领导责任
2.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提高贴现率
C.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E.限制银行对某些行业贷款
3.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依次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 )。
A.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演进
B.由基础产业占优势向高新技术产业占优势演进
C.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
D.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
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E.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进
4.速度、比例、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表现为( )。
A.比例协调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B.经济效益的提高要以一定的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和归宿
C.经济效益的提高以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基础
D.经济增长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E.比例协调才能有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 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建立了绝对超级的理论体系 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三、判断题
1.对国家公务员授予荣誉称号,须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同意。( )
2.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9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4.真理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
5.19世纪末,首先沦为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地区是我国的东北。(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C B D B B
二多选题:1ACD 2ABD 3ACE 4ACE 5
ABE
三判断题:1× 2× 3√ 4× 5×
一、单选题
1.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是因为( )。①“东突”是一支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②“东突”与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合作制造恐怖暴力事件③“东突”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④“东突”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科技不发达和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8.4人,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和发达国家的1/5。对此,我国必须(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