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_操作技能:劳动关系管理

时间:2012-07-26 23:35: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   劳务派遣的管理

答:(1)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

(2)       在同一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

(3)       实际用工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包括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

(4)       实际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5)       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6)       被派遣劳动者如果有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以及不能胜任工作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相应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依法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7)       实际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它用人单位。

 

2、   工资指导线的原则和内容(三条线) 362

答:制定工资指导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两低于”原则。
  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平均工资的增长 <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允许各地根据集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水平,以体现地区差异
(3) 协商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考|试/大并将当年指导线方案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审批,由地方政府(或其委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布。

 

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

(一)   经济形势分析

(二)   工资指导线意见

工资指导线有三线:上线(预警线)、基准线和下线

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

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是年度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

工资指导线下线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年度内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但向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工资集体协商的步骤  365 (内容考过简答)

答: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
  (一)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应依照法定程序产生

雇员:工会代表或民主推举代表,半数同意。
  雇主: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人指定的其他人选。
  首席代表:工会主席、法定代表人。或书面委托他人(委托人数不超过本方代表人数的1/3)
  权益平等:建设权、否决权、陈述权

 (二) 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
1、 一方提出协商意向书,另一方20日内答复
2、 协商前5日,提供有关真实情况和资料
3、 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
4、 双方达成一致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工资协议文本,正式协议文本经双方首席代表盖章成立

(三) 工资协议的审查
1、 报送期限:签订后10日
2、 审查单位: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3、 审查期:收到协议15日内,进行审查
4、 结果:《工资协商审查意见书》,如未收到视为同意,该工资协议即行生效。
5、 接到已生效的协议书,5日内进行公布

(四) 明确工资协议期限
一般情况下,一年进行一次。
雇员和雇主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前60日内,向对方书面提出协商意向书,进行下一轮的工资集体协商,做好新旧工资协议的相互衔接。

4、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363

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

(1)  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众制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供条件。

(2)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由直接的行政管理,即对企业内部劳动管理事务直接进行干预,转为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供求善和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形成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体系。

(3)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4)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众制度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5、   编制审核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

答: 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和基层单位;
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提出本单位的自编预算;
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
4.企业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并应在预算期前下达相关部门执行;
5.编制费用预算;                

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7.根据企业管理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及产品制造成本预算表的相关预算项目对职业安全卫生预算进行审核。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