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信息汇总 ★ 

2014年考研中医综合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六)

时间:2016-03-06 21:31: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
A 麦门冬汤  B 炙甘草汤  C 百合固金汤  D 养阴清肺汤
103.治疗肺胃阴虚之肺痿,宜用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麦门冬汤  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l 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104. 治疗气阴两伤之肺痿,宜用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炙甘草汤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A 桑白皮汤  B 麻杏石甘汤  C 小青龙加石膏汤  D 涤痰汤
105.肺胀,痰蒙神窍,神识恍惚,脉滑者,治疗宜用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肺胀之痰蒙神窍证的临床表现:神志恍惚,谵妄,躁烦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治法:涤痰、开窍、熄风。代表方: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106. 肺胀,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者,治疗宜用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肺胀之痰热郁肺证的临床表现: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舌苔黄或黄腻,边尖红,脉数或滑数。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代表方: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A 心悸不安,形寒肢冷  B 心悸眩晕,面浮肢肿C 心悸不寐,多梦易醒D 心悸心烦,胸闷泛恶
107.心悸症属心阳不振者,其主症特点是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心悸之心阳不振的临床表现: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108. 心悸症属水饮凌心者,其主症特点是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心悸之水饮凌心证的临床表现: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A八正散  B六蘑汤  C清肺汤   D沉香散
111.患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口苦咽干,舌红苔腻,脉滑散,治宜选用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膀胱湿热证
临床表现: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112. 患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烦渴欲饮,咳嗽气急,舌红苔黄,脉散,治宜选用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肺热壅盛证
临床表现: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治法:清泄肺热,通利水道。代表方:清肺饮加减。
113. A太溪  B复溜  C涌泉   D照消
113.足少阴肾经后径穴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额是足少阴肾经本经的穴位组成及本经的特定穴,复溜为肾经经穴.
114. 足少阴肾阴后输穴是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额是足少阴肾经本经的穴位组成及本经的特定穴,太溪为肾经输穴.
A俯卧 卧位   B仰靠 坐卧   C仰卧位   D侧伏坐位
115.针刺双侧大包、阳陵穴、太冲穴、宜选的体位是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116. 针刺一侧听宫、天柱 、风池穴、宜选的体位是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A气海、脾俞    B太冲、胃俞   C梁门、天枢  D三阴交、太溪
117. 治疗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舌苔厚腻,宜取的腧穴是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此题辩证为伤食腹痛,取脾经穴位
118. 治疗胃脘灼热隐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宜取的腧穴是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此题辩证为阴虚火旺胃痛,取肾经养阴清热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经
119.少海、通景穴所属的经脉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手少阴心经循行: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
120. 角孙、肩髎穴所属的经脉是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丝竹空。
三、X型题: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下列有关四时发病的述中,与《素间金匮真言论》相符的是
A 春善病风疟      B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C 秋善病鼻衄   D 冬善病痹厥
【参考答案】BD
【考查知识点】《素问 金匮要略真言论》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12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治疗原则有
A 补母        B 泻子         C 抑强        D 扶弱
【参考答案】CD
【考查知识点】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我克”“所胜所不胜 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江湖侠义精神)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123.肾主封藏是对肾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体现于
A 藏精      B 纳气        C 主水       D 固胎
【参考答案】AB
【考查知识点】肾有二枚„„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明·李梃《医学入门·脏腑》)
124.脾与胃的关系表现为
A 藏泄相济       B 开降相用       C 燥湿相济      D 纳运相济
【参考答案】BCD
【考查知识点】脾主升,胃主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脾主运化,胃主收纳。
125.津液中的特点有
A 浊而粘稠        B 流动性小       C 起濡养作用      D 布散于孔窍
【参考答案】ABCD
【考查知识点】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盖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为阳;液注骨而补脑髓,故属阴
126. 奇经、脉的生理功能
A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调节六脏的生理功能     
C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D调节脑、髓和X细胞的功能
【参考答案】AB
【考查知识点】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阳维脉维络诸阳,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相合,阴维脉维络诸阴,联络所有阴经而与任脉相会;阳跷、阴跷脉左右成对,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脉的入颅络脑行脊中以及属肾;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相互交通等。
127. 下列选项中,提醒火性炎上的有
A目赤肿痛        B口舌生疮       C牙龈肿痛     D两目上视
【参考答案】ABC
【考查知识点D为风邪特性,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28. 下列各项中,可形成血瘀的有
A血热        B血寒       C气滞     D气虚
【参考答案】ABCD
【考查知识点】瘀血的形成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
129. 气机失调可表现为
A气逆        B气虚       C气陷     D气脱
【参考答案】ABCD
【考查知识点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4)气闭: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5)气脱: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130. 下列叙述中,体现因人制宜的有
A因病人处于盛夏季节,而慎用温热药        B病人体质强弱不同治疗用药有别
C病人处于产后,慎用通泄走窜之品     D病人X动,忘投峻攻,少用补益药
【参考答案】BCD
【考查知识点】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人制宜A为因时制宜。
131.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有
A、见微知著  B、整体审查  C、司外揣内  D、以常衡变
【参考答案】ACD
【考查知识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132. 主食积内滞的脉象有
A、紧脉  B、洪脉  C、滑脉  D、弦脉
【参考答案】AC
【考查知识点】紧脉主实寒证,疼痛,宿食;滑脉主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孕妇;弦脉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老年健康者。洪脉主热盛。(气分热盛、邪盛正衰、元气大伤,躁急)
133. 下列病症中,与痰有关的有
A、鸡胸B、瘿瘤  C、瘰痢  D、乳痈
【参考答案】BC
【考查知识点】乳痈多因乳头破碎,风邪外袭,或乳汁淤积,乳络阻滞,郁而化热所致。鸡胸痰证是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1. 阻于肺: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闷气喘。2. 滞于胃:呕恶,纳呆,脘痞,或形体肥胖,或头晕目眩,3. 迷于心:或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狂、痴、痫。最常见神昏、痴呆。4. 结于皮下: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包块。5. 舌脉:舌苔腻,脉滑。6. 痰证的辨证依据是,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
134. 导致头汗的原因有
A、虚阳上热B、上焦热盛  C、中焦湿热  D、下焦湿热
【参考答案】ABC
【考查知识点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8/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考研信息汇总 ★ 
 ★ 考研历年真题 ★ 
 ★ 考研经验技巧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