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06 21:08:32
103. 痰迷心窍的主要症状有 :
104. 痰火扰心的主要症状有 :
A. 女子带下 B. 男子疝气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05. 带脉病证可见 :
106. 任脉病证可见 :
A. 肝阳眩晕,肾虚作喘 B. 血热动血,吐衄崩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7. 代赭石可用治的病证是 :
108. 磁石可用治的病证是
A.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B. 止血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9. 白头翁的功效是 :
110. 马齿苋的功效是
A. 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B. 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111. 四逆散可以用治 :
112. 吴茱萸汤可以用治 :
A. 芳香开窍 B. 豁痰熄风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113. 中风,猝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白唇暗,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沉滑者治宜 :
114. 中风昏迷,口开目合,手撒遗尿,汗出息徽,四肢厥冷,舌短缩, 苔臼滑,脉沉伏者,治宜 :
A. 虚实 B. 寒热 C. 两者皆是 D. 两者皆非
115. 治疗肺痈应首先辨别 :
116. 治疗肺痿应首先辨别 :
A. 补肺益气 B. 补肾纳气 C. 两者皆是 D. 两者皆非
117.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短气神疲,自汗畏风,形寒肢冷,舌质淡,苔黑润,脉沉弱。治法是:
118.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旦发声低弱,咯痰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软弱。治法是
A. 寒气蕴蓄 B. 酒食所伤 C. 两者均有关 D. 两者均无关
119. 噎膈的病因病机有:
120. 呃逆的病因病机有 :
四、X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4个备选答案,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121. 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 , 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之间联系的 是
A. 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 B. 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
C. 通过经络联结内外,网络周身 D. 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功能联 结成整体
122. 对肺司呼吸起着主要节作用的是
A 宗气的生理功能 B 肾的纳气功能 C. 肝的疏泄功能 D. 心的行血功能
123. 用补气法治疗大出血,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 气能生血 B. 血为气母 C. 气能摄血 D. 气能行血
124. “水气凌心”主要由于 :
A. 心阳虚衰 B. 胃阳虚衰 C.肾阳虚衰 D. 脾阳虚衰
125. 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 情志所伤 B. 痰湿内蕴 C. 脾胃湿热 D. 阴虚火旺
126. 影响脉道通利的因素是
A. 气机不利 B. 痰浊内阻 C. 津液枯涸 D. 过食咸味
127. 脾气虚损病机,主要是指 :
A. 运化无权,纳食不化 B. 升清作用减弱,升降失司 C 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源 D. 统摄失权,血溢脉外而出
128. 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可有 :
A. 邪热炽盛 B. 阴虚阳亢 C. 阴血亏耗 D. 外感风邪
129. 五色主病中,黑色主 :
A. 痛证 B. 寒证 C. 瘀血 D. 肾虚
130. 短缩舌的病机有 :
A. 寒凝筋脉 B. 痰湿内阻 C. 热病伤津 D. 气血俱虚
131. 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是
A. 釜沸脉 B. 屋漏脉 C. 虾游脉 D. 解索脉
132. 大便溏泻可见于 :
A. 脾气虚 B. 胃阴虚 C. 脾气下陷 D. 脾胃湿热
133. 大出血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微欲绝,为:
A. 气虚失血 B. 气随血脱 C. 气血两虚 D. 亡阳
134. 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有 :
A. 无热恶寒 B. 下利清谷 C. 脉微细 D. 但欲寐
135. 大肠湿热证的大便改变有 :
A. 下利脓血 B. 大便干燥秘结 C. 暴注下泄,色黄而臭 D. 泻下酸腐臭秽
136. 药性毒烈,不作内服,只供外用的药是
A. 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