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信息汇总 ★ 

2005年法律考研专业课真题-综合课试题(六)

时间:2010-12-24 18:3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的根本性  B.效力的最高性  C.立法的原则性  D.实现的多层次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派出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第3款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26、在我国,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是( )。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居民委员会  D.信访办公室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爱国统一战线,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19条的规定中,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7、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 )。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宪法修正案,我国于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修改。
28、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 )。
 A.1979年  B.1982年  C.1988年  D.1993年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9月中国人民召开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制定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直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
29、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宪法的核心价值,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国家公权力划定了一个界限,避免受到国家公权力的侵害,也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其他各项也是宪法体现的价值,但不是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
30、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守法,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在中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必须遵守我国法律,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各种活动。因此A是错误的。守法的范围是指守法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在我国,守法的范围主要是各种制定法,此外,有些非规范性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等也属于守法的范围。因此B是错误的。守法既包括履行法律义务,也包括行使法律权利,因此C的说法也是错误的。D的说法是正确的。
31、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  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指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在我国,守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D.为了不受法律制裁而不违法的状态是守法的最低状态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法的分类,解决一般法与特别法冲突的原则时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故A项错误。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而作的分类。故B项错误。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故C项错误。法的历史类型是根据法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不同而对法所作的分类,法的渊源是根据法所具有的不同效力等级对法所作的分类,法系是根据法律传统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故D项正确。
32、关于法的分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解决一般法与特别法冲突的原则是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B.实体法与程序法是按照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对法律所作的划分  C.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  D.从一定意义上讲,法的历史类型、法的渊源和法系等都可以看作是对法的分类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法律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我国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一部基本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属于宪法部门的法律。
3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 )。
 A.行政法  B.宪法  C.社会保障法  D.民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技术规范,规范分为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其中,技术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当然,作为社会规范之一的法,有时也吸纳部分的技术规范,但这并不改变法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属性。当技术规范成为技术法规之后,就带有国家的意志性,同时,通过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BCD错误。
34、关于技术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后,称为技术法规  B.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法规都是社会规范  C.有些技术法规不具有国家意志性  D.技术法规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立法的客观性,马克思认为,立法必须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立法者不能超过其所处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制定法律,当然,立法也是一个考验立法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反映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客观规律的过程。
35、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
 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  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参考答案: C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7/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考研信息汇总 ★ 
 ★ 考研历年真题 ★ 
 ★ 考研经验技巧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