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7 21:30:29
多选题
(每小题1分)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本题中,除命题C“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外,都是社会物质性的表现。社会是客观过程,但社会这种客观过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因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人口、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三项内容。在本题中,AC符合社会存在的概念,至于社会关系和法律制度则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所以不选。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
A.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于社会历史来说,人是主体,而人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存在则是社会历史的客体,实践是人的活动,是人与世界的中介,人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所以实践不是历史的主体,至于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是社会生活的内容、现实基础和存在方式,所以B、C、D成立,故而选择之。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C.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D.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生产力不是一种自然力量,而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历史地形成的一种客观的力量,它是人不能自由选择的东西,所谓不能选择,是说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都不能选择历史,生产力是每个人所面对的历史积累,是其所不能选择的东西。所以本题选A、B、C、D。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辩证关系,本题中符合题意的有A、B。
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
A.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C.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人的活动是受自己意志支配的,但意志的产生及其结果又受到社会规律和其他人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历史的合力过程”,所以本题选A、B。
6、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B.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C.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D.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在分析社会意识形态的时候,对反映、维护、批判、调节、控制社会存在的功能,比较判断,关键是“建构社会存在”,建构原本是设计的意思,它并没有涉及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如果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建构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当然如果认为社会存在就是由社会意识建构出来的,没有社会意识的建构就没有社会存在的产生,这是唯心主义历史观,但本题是讲社会意识的功能,并没有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而社会意识确实有建构社会存在的功能,所以“建构社会存在”在本题中应该选择,因此本题全选。
7、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
A.建构社会存在
B.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C.控制社会活动
D.调节社会活动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包括,它是由生产力所决定,它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内在的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据上述分析,命题A、B、D是生产关系客观性的体现,故而选择之。至于命题C不应选择,尽管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革命,尽管改革和革命的原因也是客观的,这属于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8、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一旦产生之后,便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各个方面,如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社会经济的不同步、不平衡,社会意识自身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相互作用,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所以本题各选项都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生产方式是全部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同时又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存在形式。依据对生产方式的理解,本题A、C、D在选择之列。至于命题B,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与题意不合故而不选。
1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
A.它是生产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