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26 20:31:11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精选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企业竞争里,重塑其昔日的辉煌。
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答案要点:
(1)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基础。IBM没有形成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垄断,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垄断竞争更加激烈。IBM正是在垄断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
(2)IBM在发展过程中与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的竞争,反映了垄断竞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IBM的竞争战略及其战略目标表明,垄断资本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高额垄断利润;IBM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经营战略调整,也反映出垄断资本竞争手段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开放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垄断企业也必须在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
38.选做题Ⅱ
材料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2日就气候问题发出了警告: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8厘米。美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认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仍得不到控制,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
材料2
现在国际上担心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头号污染物排放国:而且再过2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总各。……中国的高速崛起,会用掉全球大半的能源,加重能源危机;由于巨大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
材料3
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同期发达国家排放量占77%,而此前的200年间,发达国家更是占到95%);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间,中国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0.6%,中国增长0.38%.(摘自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14日,刚刚参加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到中国,针对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所付出的努力,佐利克说,中国已经形成强烈共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关注环境保护,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他认为,中国政府在降低能耗、提高车辆能将标准,以及发展全球碳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意义重大,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出贡献。(摘自中国广播网有关报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严峻事实对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启示?
(2)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选择。
答案要点:
(1)从材料上看出来,自然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过程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了并仍在大规模地消耗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经济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在气候问题上,有些人宣传“中国气候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这既不客观也不公正,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事实上,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不论从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人均排放水平或者从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宣传“中国气候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都是错误的。
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①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保护;④实行计划生育,减缓人口增长;⑤加强法制建设,开展全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