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完整word版)(三)

时间:2013-05-05 20:30: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4.路基边坡封面防护的形式有(    )。
A.铺草    
B.捶面    
C.抹面    
D.喷浆    
E.喷射混凝土
25.属于焦油沥青的有(    )。
A.石油沥青    
B.木沥青    
C.页岩沥青    
D.煤沥青
E.天然沥青
26.适用于变截面连续箱梁施工的方法有(    )。
A.顶推法    
B.悬臂浇筑法  
C.支架法    
D.转体施工法  
E.悬臂拼装法
27.隧道洞门的作用有(    )。
A.保证洞口边坡安全    
B.保证仰坡稳定
C.引离地表流水    
D.不适宜暗挖时,起取代隧道的作用  
E.作为隧道建筑物的标志,创造景观环境
28.作为交通安全设施的防撞设施,其主要作用包括(    )。
A.吸收能量    
B.隔离公路用地  
C.指示道路线形    
D.诱导视线
E.减轻损伤程度
29.属于大型公路工程项目“单位工程”的有(    )。
A.路基    
B.路面
C.桥梁下部    
D.桥梁承台  
E.涵洞
30.对产生“弹簧土”的路基进行有效治理的措施有(    )。
A.增大碾压机械吨位    
B.增加碾压遍数
C.对过湿土翻晒    
D.掺适量生石灰粉翻拌  
E.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一)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二级公路施工项目,设计车速60 km/h,路基宽度10 m。桩号 K15+000~Kl8+000为石方开挖地段,石方含量达80%。桩号Kl8+000~Kl9+000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厚度l5 m,采用分层压实法,自下而上水平分层,逐层填筑,逐层压实。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平台、四个作业区段。在路床顶面以下0.5 m为第一级台阶,0.5~1.5 m.为第二级台阶,l.5~3 m为第三级台阶,3 m以下为第四级台阶。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填石作业自最低处开始,逐层水平填筑。每一层均采用机械摊铺、平整,铺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和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施工单位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强化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填石路基质量检验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边坡坡度和平顺度。 
问题 
1.针对背景中的四个施工平台和四个作业区段,采用哪种施工组织形式最合理? 
2.写出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 
3.补充填石路堤质量检验还缺漏的实测项目。 
4.简述填石路堤施工中的装运机械设备配置、摊铺平整机械设备配置和压实机械设备配置。 
5.施工机械现场管理包含哪三方面工作? 
(二)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 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 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 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 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 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 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 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三) 
某跨度40 m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采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施工单位采用 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见下图),支架由钢管、扣件、型钢等组成,纵横梁采用电弧焊连接。支架 为就近租赁,为保证支架安装质量,施工单位认真检查了扣件的外观质量。 
为了保证支架的承载力以及消除支架和支架地基引起的塑性变形,对支架进行了堆沙袋 预压,压重为梁自重的l.2倍(梁自重加施工荷载),并在跨中支架顶部设置了标高观测点。 观测点预压前标高为185.756 m,进行分级预压,l00%预压荷载时观测点的标高为 185.701 m。预压稳定后进行了分级卸载,卸载后观测点的标高为l85.725 m。 
经计算,该桥达到了设置预拱度的条件,恒载、活载、混凝土温度、徐变、收缩引起挠度见下 表,并按二次抛物线设置预拱度。跨中底板的设计标高为185.956 m。 
梁体浇筑后进行了预应力的张拉,然后拆除支架。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定分三部分(A、B、 C)(见下图),分批分次拆除支架。

问题
1.计算梁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计算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以及底板的立模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3.排列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
4.写出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5.写出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二级建造师历年真题 ★ 
水利水电 建设工程法规 建设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 机电工程 市政公用 公路工程 矿业工程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