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07 19:42:25
12、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13、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14、成本偏差分为局部成本偏差和累计成本偏差。局部成本偏差包括项目的月度(或周、天等)核算成本偏差、专业核算成本偏差以及分部分项作业成本偏差等;累计成本偏差是指已完工程在某一时间点上实际总成本与相应的计划总成本的差异
15、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
16、组织措施: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组织措施的另一方面是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
17、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包括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运用,新开发机械设备的使用等。
18、 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的措施。
19、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可分为三类:竞争性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实施性成本计划
20、竞争性成本计划:工程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这类成本计划是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程、设计图纸或工程量清单等为依据
21、指导性成本计划即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它是以合同标书为依据,按照企业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设计预算成本计划,
22、实施性计划成本即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的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
23、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虽仅一字之差,但区别较大。
1.编制的依据不同
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施工定额为主要依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预算定额为主要依据,
2.适用的范围不同
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用的一种文件,与建设单位无直接关系;而施工图预算既适用于建设单位,又适用于施工单位。
3.发挥的作用不同
24、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一般情况下,施工成本计划总额应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并使成本计划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25、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有:
(1)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2)按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3)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26、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编制按施工成本组成分解的施工成本计划。
27、大中型工程项目通常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的,而每个单项工程包括了多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是由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