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22 22:35:46
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律关系都是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一)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然人不仅包括公民,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一种,能否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智障)
无民事行为能力
1)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白痴)
2、法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不是人,是组织单位)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其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法人的行为能力始于法人的成立而止于法人的撤销。
3、其他组织
法人以外的组织称为非法人组织。
(二)、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种类包括:财、物、行为、智力成果。
注解:1、财 一般指资金及各种有价证劵、建设资金、合同的标的,即一定数量的货币。
2、物 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例如各种建筑材料、施工机械。
3、行为 义务人能满足权利人要求的结果。表现为两种:物化的结果与非物化的结果。
物化的结果是凝结于一定的物体,产生一定的物化产品。例如房屋、道路等建设工程项目。
非物化的结果仅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最终产生权利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例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行为。
4、智力成果 (非物质财富,也称精神产品)
记载下来的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例如:文学作品。
(三)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这种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来源可以分为法定的权利、义务和约定的权利、义务。
二、民事法律关系变更
分为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注解:(一)主体变更 两种表现形式:
1、主体数目发生变化表现为主体的数目增加或减少。
2、主体的改变也称为合同转让。另一主体代替原主体。
(二)客体变更
1、客体范围的变更表现为客体的规模、数量发生了变化。
2、客体性质的变更表现为客体由新的客体代替了原来的客体。例如设计变更,小桥变涵洞。
(三)内容变更
1、权利增加 2、权利减少
三、民事法律关系终止
权利义务不复存在,丧失约束力。可以分为自然终止、协议终止、违约终止。
注解:(一)自然终止(顺利履行)
(二)协议终止 (主体之间协商) 两种表现形式:
1、即时协商,达成一致。
2、约定终止条件
这种协议终止批的是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就约定了终止的条件,当具备这个条件时,不需要与另一方当事人协商,一方当事人即可终止其法律关系。
(三)违约终止
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违约,或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某类民事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不能实现。
104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要式法律行为(采用特定形式,采用书面形式)
不要式法律行为(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
自然之间的借款属于不要式法律行为,有没有书面形式的合同均可,而非自然之间的借款属于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
注解:(1)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通过自己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行为人内心的效果表示与表示意思一致。因意思不真实的原因,可能会发生无效或被撤销。
的法律后果。
(3)行为内容合法
表现为不违反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4)行为形式合法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也就是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为合法,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则当事人在法律允许范围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皆为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