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03 23:28:45
A.法律
B.部门规章
C.行政法规
D.单行条例
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表见代理
A.甲建设单位
B.乙设计单位
C.注册建筑师王某
D.甲、乙两单位共同
A.2006年8月,施工单位所在地突发洪灾,一个月后恢复生产
B.2007年6月,施工单位所在地发生强烈的地震,一个月后恢复生产
C.2007年7月,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生病住院,一个月后痊愈出院
D.2007年9月,施工单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随后撤诉
A.以要求施工单位修改设计
B.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修改设计
C.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
D.应当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汁
A.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B.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C.责令停止施工,并处以罚款
D.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处以罚款
A.50
B.100
C.200
D.3000
A.3月20日
B.3月30日
C.4月25日
D.4月30日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暂定级
A.投标人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B.项目主管部门的人员
C.项目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D.招标人代表
A.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B.评价委员会可以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可以直接发包
C.评价委员会必须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D.评价委员会必须否决全部投标,招认人可以直接发包
A.1020万元
B.1010万元
C.1000万元
D.990万元
A.100人
B.200人
C.300人
D.500人
A.应建立应急救援资金专款专用制度
B.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C.应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D.各级负责人应兼任应急救援人员
A.兼职安全巡查员
B.专业监理工程师
C.发包人代表
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站
A.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
B.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常驻现场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D.装修工程应按照工程总造价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提供相邻构筑物的有关资料
B.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
C.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报送安全施工措施
D.提供安全施工措施费用
A.原颁证机关的审查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必经程序
B.原颁证机关发现施工单位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应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施工单位遗失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应于补办后立即登报声明原证作废
D.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不能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A.明示报名参加投标的各施工单位以低价竞标
B.明示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优化工期
C.暗示施工单位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
D.暗示施工单位在非承重结构部位使用不合格的水泥
A.建设单位负责试验,并承担试验费用
B.建设单位负责试验,双方分担试验费用
C.施工单位负责试验,建设单位承担试验费用
D.施工单位负责试验,双方分担试验费用
A.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
B.施工单位实施隐蔽工程
C.商品混凝土应用于基础工程
D.大型非标构件进行吊装
A.建设单位维修并承担维修费用
B.施工单位维修并承担维修费用
C.施工单位维修,设计单位承担维修费用
D.施工单位维修,混凝土供应单位承担维修费用
A.丙设计单位直接对甲建设单位负责
B.丙设计单位仅对乙设计单位负责
C.乙设计单位就整个项目的设计任务负总责
D.乙、丙设计单位对甲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A.可以先批准立项,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
B.不得批准立项,建设单位不得开工
C.不得批准立项,但建设单位可以先开工
D.可以先批准立项,建设单位可以先开工
A.为节约资金,未购买公安消防机构指定的灭火器材
B.施工人员从附近消防栓取水用于混凝土养护
C.为材料周转方便,将少量水泥堆放在现场通道附近
D.在道路两旁施工时使用明火作业
A.制定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制度
B.向有关部门报审消防设计图纸
C.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D.定期检修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
A.省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
C.市土地管理部门
D.拍卖公司
A.旧城改造项目批准文件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A.必须取得用人单位同意
B.口头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C.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D.应报请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6
B.14
C.20
D.26
A.建设单位代扣代缴
B.总承包单位代扣代缴
C.分包单位代扣代缴
D.王某自行缴纳
A.4000
B.3000
C.2500
D.1500
A.甲公司
B.乙公司
C.戊公司
D.庚公司
A.建筑机械厂及时回函,对要约提出非实质性变更
B.承诺期限届满,建筑机械厂未作出承诺
C.建筑机械厂发出承诺后,收到撤回该要约的通知
D.建筑机械厂发出承诺前,收到撤回该要约的通知
A.要约内容不明确
B.要约人不特定
C.受要约人错误
D.无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A.格式条款中不能有免除保险公司责任的内容
B.对格式条款理解有争议的,由施工单位予以解释
C.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该条款无效
D.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以非格式条款为准
A.该要约进入任一电子邮箱的首次时间
B.该要约进人三个电子邮箱的最后时间
C.该供应商获悉该要约收到的时间
D.该供应商理解该要约内容的时间
A.甲、乙达成合意时
B.甲签字、盖章时
C.乙收到合同书时
D.乙签字、盖章时
A.有效
B.因乙超越经营范围而无效
C.因乙超越经营范围而效力待定
D.因乙超越经营范围而可撤销
A.必须征得债权人同意
B.第三人并不因此成为合同当事人
C.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D.第三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A.违约行为
B.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C.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D.行使不安履行抗辩权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总承包单位确定的标准
D.其他企业标准
A.发包人
B.承包人
C.监理工程师
D.承包人和发包人共同
A.双方的债务法定抵销
B.双方债务基于一方主张而抵销
C.双方债务性质不同不得抵销
D.双方债务只有约定方可抵销
A.10万元
B.7万元
C.6万元
D.4万元
A.行使质押权变卖全部水泥
B.行使质押权变卖部分水泥
C.行使留置权变卖全部水泥
D.行使留置权变卖部分水泥
A.丙公司应代甲清偿
B.乙可要求甲或丙清偿
C.只能由甲先行清偿
D.不可能由甲或丙共同清偿
A.虽然投标邀请书的对象是明确的,但仍属要约邀请
B.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属要约行为
C.投标人参加现场考察,属要约行为
D.评标委员会推荐中标候选人,属承诺行为
A.予以追缴
B.不予支持
C.支付按合同约定全部支付
D.只支持按银行同类贷款利息支付
A.11月15日
B.11月20日
C.11月30日
D.12月3日
A.2005年10月10日
B.2005年lO月20日
C.2005年12月l日
D.2006年5月1日
A.予以支持
B.不予支持
C.征求发包人意见
D.要求承包人提供证据
A.应以书面方式订立
B.若以口头方式订立,则租赁期视为6个月
C.若以口头方式订立,出租人可随时解除合同
D.若以口头方式订立,承租人可随时解除合同
A.双方依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后,仍可以和解
B.如果双方在申请仲裁后达成_了和解协议,该和解协议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C.如果双方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不能再和解
D.如果在人民法院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则原判决书终止执行
A._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
B.建设单位职工的书面证明材料
C.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D.建设单位提交的答辩状
A.没收
B.扣押
C.查封
D.勘验
A.2006年9月1日
B.2006年12月1日
C.2007年3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A.人民法院可直接裁定先予执行
B.王某可请求一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
C.因尚未审理完毕,当事人不能申请先予执行
D.若王某败诉,不须赔偿由此给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
A.撤销案件
B.中止审理
C.终结审理
D.缺席判决
A.进行辩论
B.进行和解
C.提起反诉
D.提起上诉
A.15
B.16
C.17
D.20
A.驳回起诉
B.继续审理
C.终止审理
D.将案件移交合同约定的仲裁机构
A.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也可以协议不开庭
B.仲裁应当不开庭进行,当事人也可以协议开庭
C.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必须公开
D.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可以协议不公开
A.分包合同无效,则仲裁协议无效
B.分包合同有效,则仲裁协议有效
C.分包合同效力待定,则仲裁协议效力待定
D.分包合同效力与仲裁协议效力没有相关性
A.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B.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
C.申请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
D.申请仲裁后提起民事诉讼
A.6月4日
B.6月9日
C.7月19日
D.7月24日
A.对施工现场侵权赔偿纠纷进行的调解
B.撤销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的决定
C.因工作人员违法颁发资质证书而给予的行政处分
D.关于资质证书颁发的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
A.甲
B.乙
C.甲和刘某
D.甲和乙
A.串通投标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A.赔偿损失
B.降低资质等级
C.责令停业整顿
D.对主要负责人判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