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师考试信息 ★ 

[中级人力真题]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0年中级人力资源》(三)

时间:2016-10-24 10:24: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请仲裁

C.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Yi-:~者的法定代理人尚未确定,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56.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 ),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A.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标准

B.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C.劳动者要求的标准

D.所在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57.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外,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 )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卫生行政部门

B.工商行政部门

C. 公安行政部门

D.劳动行政部门

58. 目前,国家规定的企业职工月计薪天数是( )天。

A.20.83

B.20.92

C.21.5

D.21.75

59.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如违法的行为属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2年的期限应自( )起计算。

A. 违法行为发生之日

B.违法行为终了之日

C.劳动者举报之日

D.立案之日

60.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企业向其支付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

A.40%

B.60%

C.80~/6

D.100%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 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

B.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具有强的激励作用

C.基本需要主要靠内部条件满足;高级需要主要靠外在条件满足

D.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以及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层次

E.组织用于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是效益递减的

62. 小张原本在A公司工作,后来跳槽到B公司;跳槽半年后,他发现新公司对自己努力工作的回报远不如A公司。根据公平理论,这种比较属于( )。

A.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

C.组织内自我比较

D.组织外自我比较

E.组织外他比

63. 关于组织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设计可以分为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两种形式

B.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称为动态设计

C.同时对组织结构和运行制度进行的设计称为静态设计

D.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

E.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

64. 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职业生涯管理包括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个体职业生涯管理两个方面

B.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员工进行个体职业生涯管理

C.积极进行个体职业生涯管理的员工,通常会获得更多的来自组织的职业发展支持

D.只有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个体职业生涯管理相匹配,才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E.职业生涯管理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不需要直线经理人员参与其中

65. 关于组织文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

B.物质层制约和规范了制度层及精神层的建设

C.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就无从谈起

D.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

E.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准

66. 按照巴尼的观点,人力资源之所以被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因为人力资源( )。

A.非常丰富,很容易得到

B.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物质资源所替代

C.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

D.是稀有的或独特的

E.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67.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 )。

A.组织管理的变革

B.员工考勤

C.特殊能力的开发 D,行政管理

E.组织绩效

68. 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

A.理顺工作流程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B.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挑选出组织所需要的、能填补空缺职位的人员

C.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获得具备所需技能的适量员工

D.防止人员配置过剩或不足

E.对员工的工作效果进行衡量、评价与反馈

69. 当组织的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时,恰当的供需平衡方法是( )。

A.延长工作时间

B.提前退休

C.努力降低现有员工的离职率

D.永久性裁员

E.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

70. 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包括( )。

A.工作日志法

B.观察法

C.能力要求法

D.标杆超越法

E.主题专家会议法

71. 与本土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

A.更关注当期业绩而非长远发展

B.更倾向于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考核

C.更注重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

D.更重视个人、团队和公司目标的密切结合

E.更强调企业的长远发展

72. 相对于其他短期奖励计划,一次性奖金的优势在于( )。

A.可以保持固定薪酬成本的稳定

B.可以及时对员工进行激励

C.相对于绩效加薪,一次性奖金对员工更有利

D.可以保持企业各等级薪酬范围的固定

E.有利于员工基本薪酬的增加

73. 股票期权计划的局限性在于( )。

A.只适用于成长性较好的上市公司

B.需要依托规范而有生气的股票市场

C.容易诱发弄虚作假、恶意操纵等不良行为

D.所有的经营者都必须购买企业的股票

E.难以准确衡量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74. 家庭生产理论认为( )。

A.一个家庭的可利用时间有三种用途,即市场工作、闲暇和家庭生产

B.家务劳动不属于生产劳动

C.夫妻双方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相互独立的

D.家庭产品的生产可以采取时间密集型和商品密集型两种方式

E.比较优势原理对于家庭成员的时间用途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75. 根据派生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 ),则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越高。

A.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B.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越困难

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小

E.工资水平越高

76. 关于在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在职培训都同时具有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特征

B.在职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C.在职培训的成本应当全部由企业承担

D.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个部分

E.在职培训投资对企业和员工双方的行为都有可能产生影响

77.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职工名册除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外,还包括( )等内容。

A.户籍地址及现住址 B,联系方式

C.劳动报酬

D.社会保险

E.用工形式

78.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 )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A.工会组织

B.工伤职工直系亲属

C.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D.劳动行政部门

E.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79.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包括( )。

A.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管理费

B.向被派遣劳动者告知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C.只能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D.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

E.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80. 用人单位对( )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A.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判决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调解协议

C.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E.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决定

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一)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提升地方政府管理水平有极大的促进意义。过去只强调经济发展速度,政府管理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只注重决策的经济效益,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是影响个人升迁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理念则不同,它要求地方政府不仅要考虑经济收益,更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群众的生活满意度。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各种社会矛盾。

81. 传统的只强调经济增长的决策更符合( )。

A.社会模型

B.经济理性模型

C.有限理性模型

D.非理性模型

82. 强调以人为本的决策更看重决策的( )。

A.组织盈利最大化

B.结果让群众满意

C.经济利益最大化

D.利益分配公平化

83. 下列观点中,与经济理性模型相符的是( )。

A.决策不完全是理性的

B.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C.决策者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找到最佳方案

D.决策者可以采用启发式原则进行决策

(二)两年前,某企业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的相关业务由当时的综合办公室承担。最近两年,企业规模增长了十几倍,因而急需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由于时间仓促,该企业只是从综合办公室划分出部分人员,组成了人力资源部。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专门学习过人力资源的相关知识,只是换了办公室,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无任何变化。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面临以下困境:没有针对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明确有效的招聘方案,无法满足企业的大量人才需求;仍然沿用原来的组织结构模式,部门或部门成员间工作重叠,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由于任务不明确,权责不明晰,导致工作中相互推诿,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员工培训与发展计划,元老级员工跟不上工作节奏,影响了企业的相关工作开展;绩效考核尤其是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挂钩的政策,几乎遭到了所有老员工的强烈抵触。

84. 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

A.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B.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源专业技术知识

C.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D.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

85. 为解决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公司决定重新界定人力资源部与直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下列职责项目中,属于人力资源部门职责范围的有( )。

A.拟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计划

B.对管理者进行考核培训

C.提交人员需求计划和人员需求条件

D.制定并组织实施员工培训计划

86. 为有效解决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

A.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B.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全外包

C.设计符合组织特点的人力资源实践系统

D.解散人力资源部

87. 可以用来检验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效的指标包括( )。

A.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人数

B.解决员工抱怨问题的时间长短

C.招聘员工的平均成本

D.对绩效考核结果提出异议的员工的人数和比例

(三)某公司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在打分时,研发部的张经理考虑到自己部门的一个项目经理老王在公司服务的年限很长,想也没想直接打了最高分。但事实上老王在今年的一个项目中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轮到给小赵打分时,张经理想起初次见面时小赵把咖啡洒在裙子上的事,加上她是部门里为数不多的女员工,他认为女员工的绩效理所应当没有男员工高,因此打分很低。考核结束后,张经理与下属分别在会议室谈话。与小赵面谈时,张经理一直在数落小赵工作中的小错误,当小赵说明情况时,张经理时常打断她。小赵的情绪很不好,到最后干脆就是只听张经理说,有不同意见也不吭声。之前在绩效计划制定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小赵就对工作目标的设定有不同意见,所以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现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她也不愿意跟张经理沟通了,最后的绩效面谈不欢而散。

88. 张经理在绩效评价中出现的误区有( )。

A.趋中倾向

B.年资或职位倾向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89. 张经理在与小赵的绩效面谈中存在的问题是( )。

A.没有注意倾听

B.没有选择一个很好的面谈场所

C.没有以积极的方式结束谈话

D.没有鼓励员工多说话

90. 在绩效考核者培训中,针对张经理的培训应强化的内容有( )。

A.绩效评价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B.主管职位的岗位说明书

C.工作分析技术

D.绩效面谈技巧

(四)某地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该地区2008年年底时共有130万人,其中就业人El 99万人,非劳动力人121 30万人:第二,该地区2009年上半年的失业率明显上升,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流量—存量分析可以发现,劳动力的流动比较活跃,但是流动的方向却不利于就业;第三,该地区最近几年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第四,该地政府正在准备通过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工作岗位。

91. 该地区2008年的失业率为( )。

A.4%

B.2.94%

C.1.1%

D.1%

92. 该地区2009年的劳动力流量一存量变动方向中,会起到推动失业率上升作用的流向包括( )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 ★ 
 ★ 中级经济师资讯及真题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