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24 13:21:50
71. 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包括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以及( )。
A.西方国家经济波动加大
B.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变
C.国际经济一体化
D.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回流
E.国际债务危机
72. 我国学者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得到的计量模型有( )。
7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货币均衡的重要条件有( )。
A.信贷收支平衡
B.企业收支平衡
C.国民收入无超额分配
D.均衡利率水平
E.财政收支平衡
74. 政府为治理恶性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币制改革,其措施主要有( )。
A.冻结存款
B.废除旧币
C.发行新币
D.提高利率
E.变更钞票面值
75. 以下关于金融宏观调控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是二级银行体制
B.金融宏观调控主体是商业银行
C.金融宏观调控包括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
D.政策和法律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
E.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76. 内生性是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内涵,故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标准可概括为( )。
A.可控性
B.可测性
C.独立性
D.相关性
E.间接传递性
77.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一些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这些标准主要涉及金融机构的( )。
A.收益标准
B.公司治理
C.市场准入
D.风险监管
E.市场退出
78. 从世界各国的传统来看,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 )。
A.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B.分业经营、集中监管
C.混业经营、集中监管
D.混业经营、分业监管
E.分业与混业相结合
79. 相对比较合理的实施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应该是( )。
A.先国内实际部门的自由化,再国内金融部门的自由化
B.先国内金融部门的自由化,再国内实际部门的自由化
C.先国内金融部门的自由化,再对外金融部门的自由化
D.先国外金融部门的自由化,再对内金融部门的自由化
E.先金融自由化,后贸易自由化
80.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 )等方面。
A.动员增加社会储蓄
B.分配社会资本资源
C.监督企业经理人员的管理活动
D.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
E.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一)2004年初,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年初预期目标:M2同比增长l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7%,余额较年初增2.6万亿元;GDP增长8%左右,CPI控制在3%之内。年中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升息、管紧信贷等多种宏观调控措施,年末实现的目标为:M2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l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l4.4%,余额较年初增2.41万亿;GDP达到l3.7万亿元。同比增长9.5%,CPI上涨3.9%。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1.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实现目标同预期目标之间( )。
A.存在一定差距
B.不存在差距
C.比较一致
D.很不一致
82. 在实现的目标中,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出现( )。
A.高度相关性
B.异常变化
C.一定程度的背离
D.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83. 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出现的这种变化说明,M2同最终目标的( )。
A.相关性出了问题
B.可控性不强
C.可测性有问题
D.抗干扰性不强
84. 我国实际观测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 )。
A.货币供应量
B.贷款规模
C.利率
D.基础货币
85. 从2004年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银行选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即( )。
A.从货币型向资产型转变
B.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C.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D.从相关型向非相关型转变
(二)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07年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约4%,且波动性逐渐减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开始显现。
86. 以下因素中支持我国选择较大弹性汇率制度的是( )。
A.出口对GNP的比率高
B.经济规模大
C.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多样化
D.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87. 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目标是( )。
A.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
B.稳定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
C.盯住美元
D.盯住一篮子货币
88. 银行间市场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改革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 )。
A.双向交易
B.单向交易
C.询价交易
D.美元做市商制度
89. 以下因素中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是( )。
A.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B.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
C.人民币利率不断提高
D.取消出口退税
90. 汇率浮动凸显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当前人民币汇率预期下,如果进口商采取提前或延期结汇方法管理汇率风险,那么正确的操作是( )。
A.提前付汇
B.提前收汇
C.延期付汇
D.延期收汇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l998年至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99.2%、98.6%、l00.4%、l00.7%和99.2%。
91. 这种物价现象属于( )。
A.隐蔽性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经济危机
D.正常的物价波动
92. 产生这种物价现象的重要原因有( )。
A.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C.国际环境的影响
D.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
93. 为了治理这种物价问题,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为( )。
A.增加政府的福利支出
B.减少政府的投资
C.增加财政补贴
D.削减行政事业费
94. 为了治理这种物价问题,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为( )。
A.调低利率
B.提高利率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国债
D.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入国债
95. 当时,我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要有( )。
A.下调利率
B.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
C.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D.大力采取措施,弥补财政赤字
(四)2004年1月某企业发行-种票面利率为6%,每年付息一次,期限3年,面值l00元的债券。假设2004年1月至今的市场利率是4%。2007年1月,该企业决定永久延续该债券期限,即实际上实施了债转股,假设此时该企业的每股税后盈利是0.50元,该企业债转股后的股票市价是22元。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6. 2005年1月,该债券的购买价应是( )。
A.90.2元
B.103.8元
C.105.2元
D.107.4元
97. 在债券发行时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则( )。
A.债券的购买价高于面值
B.债券的购买价低于面值
C.按面值出售时投资者对该债券的需求减少
D.按面值出售时投资者对该债券的需求增加
98. 债转股后的股票静态定价是( )。
A.8.5元
B.12.5元
C.22.0元
D.30.0元
99. 以2007年1月该股票的静态价格为基准,债转股后的股票当时市价( )。
A.低估
B.合理
C.高估
D.不能确定
100. 按照2007年1月的市场状况,该股票的市盈率是( )。
A.10倍
B.24倍
C.30倍
D.44倍
参考答案
01B | 02D | 03B | 04C | 05B |
06C | 07C | 08D | 09B | 10C |
11C | 12B | 13D | 14B | 15A |
16D | 17C | 18D | 19B | 20C |
21D | 22A | 23A | 24D | 25D |
26B | 27C | 28C | 29C | 30D |
31C | 32D | 33D | 34A | 35D |
36A | 37B | 38B | 39D | 40A |
41B | 42D | 43B | 44B | 45A |
46B | 47B | 48C | 49B | 50C |
51A | 52B | 53A | 54D | 55B |
56A | 57B | 58A | 59C | 60D |
61ABCE | 62ABCE | 63ACDE | 64AD | 65ABCE |
66BDE | 67BCE | 68ABCD | 69CDE | 70ACD |
71BDE | 72CE | 73CD | 74BCE | 75ACDE |
76ABD | 77CDE | 78AC | 79AC | 80ABCD |
81ABC | 82C | 83A | 84AC | 85B |
86BC | 87B | 88ACD | 89AC | 90C |
91B | 92AC | 93AC | 94AD | 95ABC |
96B | 97BC | 98B | 99C | 100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