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师考试信息 ★ 

200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管理真题(附解答)(二)

时间:2012-10-26 23:39: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五)张某是某公司的生产总监,他平时总是尽力帮助员工。他的一个下属由于家人生病经常缺勤,年底考核时,张某想帮助他,于是在其评估表格的每一项上都填写了优秀,因此这个员工得到了丰厚的年终奖金。而对于其他的员工,张某都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即使是对于工作态度较差的员工,也没有记录具体原因。

93. 关于张某在绩效考核中做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张某的做法无可厚非,他比较好地平衡了大家的贡献

B.张某的主观意识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C.此考核结果可以增加员工对张某的认同感,有利于张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D.这种直接领导作为惟一评估者的方法,极易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94. 该公司如果要进一步改进绩效考核,可以选择的方法有( )。

A.评价中心法

B.360度绩效评估法

C.关键绩效指标法

D.角色扮演法

95. 张某在绩效考核中的这种做法产生了(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趋中效应

D.过宽效应

(六)老郑是一位人力资源咨询顾问,最近他正在帮助一家民营企业改善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老郑发现,这家民营企业经过10多年的打拼,在产品市场上已经占据了较为有利的地位,产量和销售额都相对稳定,而且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错。但是,这家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初创时期的粗放模式,在用人问题上尽管效率很高,但是人员流动率却非常高。老郑建议该公司尝试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同时实行经济学中所谓的效率工资,以稳定员工队伍,谋求更大的发展。

96. 老郑所说的这种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 )。

A.企业对员工实行终身雇用,从来不解雇员工

B.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以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长期雇佣关系为导向的

C.企业各级管理岗位上的任职者一般都从内部员工中提拔

D.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增进对员工的激励

97. 关于老郑所说的这种效率工资,正确的是( )。

A.效率工资就是根据员工的生产效率发放的工资

B.效率工资是高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的工资

C.效率工资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还能为企业增加收益

D.效率工资有助于遏制员工的消极怠工倾向

(七)小马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红叶机械集团公司工作已2年。最近,集团公司决定对主营业务进行调整,小马所在的部门将被撤并。公司领导找小马谈话,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公司新设立了劳务派遣公司,建议小马将与公司建立的劳动关系转到劳务派遣公司,由该劳务派遣公司将小马再派遣到集团所属的其他公司工作;二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集团公司将支付小马5000元经济补偿金(红叶机械集团公司所在地的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是2340元)。为考虑领导的建议,小马查找了有关劳动法律方面的规定。小马想起半年前因生产需要曾加班l周,但公司未支付加班费,应当要求公司依法支付。

98. 红叶机械集团公司决定设立劳务派遣公司,并计划将小马的劳动关系转到劳务派遣公司,再由该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小马到集团所属其他公司工作的方案 ( )。

A.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B.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C.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D.可由企业依据用工自主权自行决定

99. 根据有关规定,小马若领取经济补偿金,其一次性补偿收入( )。

A.免征个人所得税

B.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C.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D.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

100. 如果小马因向集团公司提出支付加班费发生劳动争议时,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其仲裁申请时效期间为( )。

A.60日

B.一年

C.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D.无任何限制

参考答案及解析详见第11页

关注:经济师考试准考证打印

共13页,当前第10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所以选项D错误。

2. B

[解析]本题考查三重需要理论。麦克里兰认为出色经理人往往都有较高的权力欲望,以希望获得更高的职位;在成就需要动机方面,杰出经理们为了关心下属以提高他们的业绩,就会降低自己的成就需要;在亲和需要动机方面,杰出经理们为了避免由于亲和下属可能导致管理效力的下降,会自觉降低自己的亲和需要。因此选B。

3. C

[解析]本题考查弗罗姆的期望理论。弗罗姆认为:效价×期望×工具=动机。其中①效价:指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程度,用数量表示。②期望:指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是对绩效的估计值,用概率表示。③工具:指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因此选C。

4. C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监督小组的内容。质量监督小组提出的各种建议,管理层有最后决定权。因此选C。

5. B

[解析]本题考查目标—路径理论。如果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因此选B。

6. C

[解析]本题考查魅力型领导理论。当追随者显示出更高水平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时,魅力型领导者的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观察魅力型领导者们的行为和活动的时候。因此选C。

7. 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活动。领导者的行为活动有四种:日常沟通、传统的管理(指计划、决策和监控)、人力资源管理、社交活动。对于成功的管理者(晋升速度快)而言,社交活动非常重要,相对来说,人力资源活动起到的作用最小。但对于组织来说,更需要的是有效的管理者,其主要参加的活动是日常交流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来说,传统管理活动比例较小,而社交活动是最少的。因此选C。

8. 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结构的要素特性。组织结构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复杂性、规范性、集权度。其中复杂性指任务分工的层次、细致程度。因此选B。

9. A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之一是规范化程度,即员工以同样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因此选A。

10. 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的常用类型。组织设计的常用类型有三种:行政层级式、职能制结构以及矩阵组织形式。因此选D。

11. A

[解析]本题考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按照巴尼的观点,人力资源要想成为企业优势资源,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因此选A。

12. B

[解析]本题考查使用评价中心要注意的问题。使用评价中心方法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评估人员一般要规避现场,以保证标准环境

(2)评估人员一般为企业的直线经理或相关专家

(3)参评人员要接受严格的训练

(4)评估人员与被试人员应当不熟悉,评价过程中应采用规范的评估形式。因此选B。

13. D

[解析]本题考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机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重要原则是匹配或称为契合,组织的效率依赖于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紧密的匹配,匹配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因此选D。

14. A

[解析]本题考查差异化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激励创新。为实现这一战略要点,组织常常将工作说明书定得更加宽泛,所以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BD选项属于成本领先战略的内容。

15. B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的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由于组织的发展造成人员不足,这说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没有做好。

16. D

[解析]本题考查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继任规划是指公司制定的用来填补最重要的管理决策职位的计划。因此选D。

17. B

[解析]本题考查回归分析法的含义。

18. C

[解析]本题考查人员核查法。人员核查法是一种静态的预测方法,它不能反映人力拥有量未来的变化,因而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因此选C。

19. B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分析的成果。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主要是职位说明书,其包括两个部分:即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因此选B。

20. D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特征模型理论。激励潜能分数(MPS)的公式为:MPS=(任务完整性+技能多样性+任务重要性)/3×工作自主性×反馈性。因此选D。

21. C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设计的原理。在工作设计中,工效学原理通过对机器和技术的设计来降低职位对于体力的要求。

22. D

[解析]本题考查胜任特征的定义。

23. C

[解析]本题考查人员选拔常用具体预测因素中的技能因素。技能是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固定下来的经验系统。

24. D

[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法的概念。

25. A

[解析]本题考查信度的种类之一等值性系数,也称为复本信度。

26. D

[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绩效计划的特征。有效的绩效计划的特征主要有:敏感性、可靠性、准确性、可接受性、实用性。因此选D。

27. C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计划的制定步骤。在绩效计划制定的准备阶段,需要搜集的信息包括:组织近几年的绩效管理资料(选项A),工作分析的相关资料(选项B),组织最新的战略管理资料(选项D)。因此选C。

28. D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首先,因为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无法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所以A选项错误;其次,关键事件法的可执行性不高,所以B选项错误;再次,行为锚定法非常适用于绩效反馈面谈,所以C选项错误。

29. D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首因效应。

30. C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改进的方法。选项C强制分布法属于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31. C

[解析]本题间接考查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步骤。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步骤的第二步“工作分析及工作评价”指出,工作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因此选C。

32. B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薪酬等级区间的重叠程度。薪酬等级的区间中值级差越大,或同一薪酬区间的变动比率越小,则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就越小;反之,则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就越大。因此选B。

33. B

[解析]本题考查法定福利的类型。ACD选项属于企业补充福利。

34. A

[解析]本题考查弹性福利计划中的标准福利计划的概念。

35. D

[解析]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大发展的模式。因此选D。

36. B

[解析]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问卷调查法是常用的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方法,而控制实验法是评估培训与开发效果最好、最正规的方法。反应评估的重点是评估受训人员对培训与开发的主观感受和看法,工作行为评估的重点是评价培训与开发是否带来了受训人员行为上的改变。控制实验法不适用于那些难于找到量化绩效指标的培训与开发项目。

37. B

[解析]本题考查工资率影响的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38. A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也即0.5=10%÷[(X-20)÷20],计算得出X=24。

39. 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在经济衰退时期,可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两种并行的效应,即附加工的人效应和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这两种并行效应的存在,反过来证明:劳动力供给是有经济周期性的。因此选C。

40. D

[解析]本题考查派生需求定理。ABC选项都会使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越大。

41. D

[解析]本题考查失业率的计算。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50÷(850+50)×100%=5.6%。

42. C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人力政策主要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一种扩大就业的政策。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