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师考试信息 ★
-> -> -> ->
201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商品流通理论真题(二)
时间:2010-07-07 09:26: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费用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物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
13、( )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
A.物流
B.商流
C.信息流
D.技术流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广义的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产生、加工、贮存和传递等过程。狭义的信息流在此指流通信息流,即流通过程中一切流通信息的产生、加工、贮存和传递,包括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
14、信息流包括商流信息流和( )。
A.货币信息流
B.技术流信息流
C.物流信息流
D.消费流信息流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商品流通信息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信息的来源可划分为商品流通内部信息与商品流通外部信息;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可划分为固定信息、流动信息与偶然信息;按信息的产生过程可划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按信息发生的时间可划分为滞后信息、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按信息的作用可划分为决策信息、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按信息内容可划分为市场营销信息、流通管理信息、商品科技信息和流通环境信息等。
15、流通信息按信息的作用可划分为决策信息、( )和业务信息。
A.商品信息
B.控制信息
C.消费信息
D.货币信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流通)和消费四大要素所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流通(交换)作为其中的一大要素,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价,在现实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流通与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些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16、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 )和消费四大要素所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A.加工
B.传递
C.贮存
D.交换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商品流通的基本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制约生产、实现分配和满足消费。
17、下列不属于商品流通的基本职能的是( )。
A.制约生产
B.等价交换
C.实现分配
D.满足消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具体的商流包括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以及商品信息活动。
18、下列属于商流的是( )。
A.运输
B.贮存
C.赊销
D.装卸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过程。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彼此独立,相对隔离,并未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经阶段。而进入商品生产尤其是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就成为社会再生产必不可少而又彼此紧密联系的两个阶段,它们互为前提,以彼此的续起和连接来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转。
19、生产过程和( ),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过程。
A.运输过程
B.加工过程
C.消费过程
D.流通过程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一般情形下,市场规模的扩大将使商流费用减少,即市场规模越大,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小,反之,即市场规模越小,单位商品所承担的商流费用越大。
20、商流费用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物流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同时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
21、下列不属于物流系统特点的是( )。
A.目的性
B.结构简单
C.整体性
D.环境适应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信息流对商流和物流的活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的依据。
22、对商流和物流的活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依据的是( )。
A.技术流
B.消费流
C.信息流
D.货币流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商品流通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商品流通渠道的终点是消费者或用户,中间环节包括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业服务机构。
23、商品流通渠道的起点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批发商
D.零售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零级渠道,指没有中间商参与,产品由生产者直接售给消费者(用户)的渠道类型。
24、商品从制造商流向消费者的过程中,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这种流通渠道是( )。
A.一级渠道
B.二级渠道
C.零级渠道
D.三级渠道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商品的购进、运输、储存、销售构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购进和销售是主要环节,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流通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
25、商品流通的主要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环节是( )。
A.购进和销售
B.运输
C.储存
D.装卸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运输合理化包括走最短路线、用最少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运力把商品从产地运往销地。
26、商品运输过程中存在合理运输和不合理运输的现象。下列属于不合理运输的是( )。
A.走最短路线的运输
B.用最少费用的运输
C.用最短时间的运输
D.走对流路线的运输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商品流通行业管理是指按行业规划,按行业组织,按行业协调,按行业沟通的一种产业管理体制。
27、( )是指按行业规划,按行业组织,按行业协调,按行业沟通的一种产业管理体制。
A.商品交换行业管理
B.商品加工行业管理
C.商品流通行业管理
D.商品贮存行业管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业协会是指同行业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增进共同利益而组成的松散型经济团体,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自愿性和服务性,属于中介组织。
28、下列不属于行业协会特点的是( )。
A.非营利性
B.自愿性
C.服务性
D.灵活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是:收集、整理并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帮助企业培训人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诊断、咨询和指导;研究制定行业产品的统一规格和技术标准;根据政府的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本行业发展前景的展望和设想,供企业决策参考;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同行业之间的交往;协调同行业企业的对外经济活动,提高整体竞争力。
2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行业协会作用的是( )。
A.收集、整理并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
B.帮助企业培训人才
C.对行业中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组和调整
D.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诊断、咨询和指导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②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③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④增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30、下列不属于产业政策作用的是( )。
A.加大第三产业发展,使其超过农业、工业的发展
B.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C.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D.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所谓有效竞争,是指产业组织处于既能够保持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适度竞争,又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状态,即可以兼容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竞争。
31、有效竞争是指( )。
A.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适度竞争
B.产业之间的适度竞争
C.兼并
D.联合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产业组织政策的一般目标就是促进有效竞争。
32、产业组织政策的一般目标是( )。
A.促进有效竞争
B.兼容竞争活力
C.产业协调发展
D.形成规模效益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进口鼓励的政策措施有进口补贴和消费补贴。进口补贴是政府为了某种目的,对进口商品实施财政补贴。在国际市场购买商品,在本国低价销售,其差价(购销倒挂差价)由财政进行补贴。
33、某国家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砂糖等,然后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售给本国的消费者,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 )。
A.出口补贴
B.进口补贴
C.消费补贴
D.进口配额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创新的特点有:第一,创新与科学技术无必然联系,它不等于发明,创新只是一个经济概念,是一个“内在要素”,指的是经济上引入某种“新”的东西;第二,创新不限于大企业,也不一定是大规模;第三,新东西往往被效仿追逐而形成高潮,推动整个经济的周期波浪式发展。
34、下列对创新的特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创新与科学技术无必然联系,它不等于发明,只是一个经济概念
B.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C.创新只限于大企业,并且一定是大规模的企业
D.新东西往往被效仿追逐而形成高潮,推动整个经济的周期波浪式发展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流通创新主要涉及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许多方面和环节,其中尤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即应建立商品流通技术创新体系和商品流通技术创新支撑保障体系。
35、流通创新以( )为核心。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技术创新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商品流通国际化的实现标志着商品流通进入到了成熟阶段。
36、商品流通国际化的实现标志着商品流通进入(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