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07 09:24:05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70分
1、(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A.消费
B.需求
C.供给
D.购买
2、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无法判断
4、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5、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时,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就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6、下列属于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是( )。
A.生产者预期
B.生产目标
C.生产成本
D.商品价格
7、(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A.供给
B.购买
C.需求
D.消费
8、下列不属于供给的决定因素的是( )。
A.商品价格
B.生产成本
C.收入水平
D.生产技术水平
9、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 )。
A.越大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10、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判断
11、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则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的供给产量就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12、均衡价格就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市场供给量时的价格。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13、当价格低于某一均衡价格值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 )供给量,表现为市场短缺,商品供不应求,因而价格必然有向上调整的趋势。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14、当价格高于某一均衡价格值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 )供给量,表现为市场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因而价格必然要向下调整。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15、当面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米的需求将会( )。
A.增加
B.减少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16、一般所说的需求弹性就是指( )。
A.需求消费弹性
B.需求交叉弹性
C.需求收入弹性
D.需求价格弹性
17、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则需求弹性系数( )。
A.=1
B.>1
C.<1
D.无法判断
18、汽车等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属于( )。
A.完全弹性
B.完全无弹性
C.富有弹性
D.缺乏弹性
19、如果价格变动的幅度是20%,需求量变动的幅度是40%,则需求弹性系数为( )。
A.0.5
B.-0.5
C.-2
D.2
20、若表示供给完全弹性,则供给弹性数( )。
A.>1
B.<1
C.=∞
D.=0
21、价格机制是指( )决定价格的机制。
A.价值
B.供求
C.货币
D.消费
22、价值规律表明,当供过于求时,价格( )价值。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23、要素价格是由( )决定的。
A.市场价值
B.市场消费
C.市场供求
D.市场调节
24、当供给不变而需求发生变动时,若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25、当需求不变而供给发生变动时,若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26、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呈( )。
A.反方向变动
B.同方向变动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27、均衡价格与供给呈( )。
A.反方向变动
B.同方向变动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28、均衡产量与供给呈( )。
A.反方向变动
B.同方向变动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29、供求机制的最终目标是( )。
A.需求量增加
B.价格达到规定的值
C.供求平衡
D.价格趋于均衡
30、调节供求关系的方式有两种:数量调节和( )。
A.价值调节
B.价格调节
C.市场调节
D.生产调节
31、( )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固有规律,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方式。
A.价格
B.价值
C.供给
D.竞争
32、( )是商品的生产费用和效用的统一。
A.价格
B.价值
C.供给
D.需求
33、竞争按( )划分,可分为行业内竞争和行业间竞争。
A.市场主体
B.领域
C.作用
D.方式
34、下列不属于按竞争的不同方式和内涵划分的竞争为( )。
A.同质竞争
B.供给竞争
C.异质竞争
D.并购竞争
35、下列不屈于竞争中异质竞争的是( )。
A.技术竞争
B.质量竞争
C.需求竞争
D.服务竞争
36、下列不属于企业并购竞争可以实现的经济效应是( )。
A.经营协同效应
B.管理协同效应
C.财务协同效应
D.重组协同效应
37、( )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关系的概念。
A.市场结构
B.市场经济
C.市场管理
D.市场营销
38、下列不属于市场结构基本类型的是( )。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竞争
D.寡头垄断
39、被称为“纯粹竞争”的市场结构是( )。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40、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接近于( )。
A.完全竞争的状态
B.完全垄断的状态
C.寡头垄断的状态
D.垄断竞争的状态
41、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 )。
A.有多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B.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C.无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D.与买者和卖者无关的市场
42、下列关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产业集中度高
B.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C.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小
D.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3、下列不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的是( )。
A.汽车业
B.钢铁业
C.石油化工业
D.纺织业
44、下列不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特点的是( )。
A.产业集中度高
B.产业集中度较低
C.产品有差别
D.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