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23 18:29:16
11.下列失业类型中,属于自愿失业的是( )
A.需求不足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隐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自愿失业的类型。参见教材第61页。
12.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I=S+(T-G)+(M-X)
B.I=S+T-G+M
C.I=S+(T-G)
D.I=S+(M-X)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S+(T-G)+(M-X)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储蓄—投资恒等式。参见教材第49页。
13.假定边际消费货币β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投资乘数:k=1/(1-β)=1/(1-0.75)=4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投资乘数公式。参见教材第53页。
14.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
试题点评:教材有明确表述。参见教材第66页。
15.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72页。
16.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
B.满足国民经济需要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满足企事业发展需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76页。
17.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 )职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意义不仅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但是出题角度有些绕。参见教材第78页。
18.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
A.按政府职能分类
B.近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C.按支出经济分类
D.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等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83页。
19.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
A.效益性
B.准确性
C.固定性
D.公开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参见教材第95页。
20.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消转是纳税人用减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消转的概念。参见教材第98页。
21.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 )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加税收
C.发行国债
D.增加收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事作用比较小。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100页。
22.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
A.政府预算
B.信贷计划
C.税收计划
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宝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概念。参见教材第105页。
23.财政管理体制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间的( )。
A.事权划分
B.财政收支划分
C.企业隶属关系划分
D.税权划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试题点评:本题出自教材原话。参见教材111页。
24.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消费税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消费税、关税等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中央固定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参见教材114。
25.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曲生产型转为( )的改革。
A.消费型
B.积累型
C.收入型
D.补偿型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曲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
试题点评:这个题真是出的挺偏的。参见教材127页。
26.为应对国际金融包机的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实行了( )财政政策。
A.从紧
B.中性
C.稳健
D.积极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试题点评:这个题真是出的挺偏的。参见教材126页。即便考生没有在教材上看到过这句话,但是如果结果实际稍加分析也是能得出答案的。
27.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
A.预防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平衡动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交易动机的概念。参见教材第131页。
28.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 )。
A.银行活期存款
B.银行定期存款
C.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D.银行储蓄存款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内容。参见教材第133页。
29.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 )。
A.吸收存款
B.票据贴现
C.发放贷款
D.发行股票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153页。
30.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