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7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二)

时间:2017-05-02 19:49: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销管理和创新,继续保持迅捷的市场反应速度、高效的体系反应能力、迅速的消费响应能力。公司专门成立了数据营销部门,打造国内首个汽车品牌自建的线下线上一体化开放式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段持续跟踪、收集、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根据所得结论及时制定和推进符合用户兴趣点的营销计划;同时,产品年轻化的节奏也依然保持着“快”的本色,不断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高颜值产品。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企业高效的执行力,D公司在其内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全价值链体系竞争力。着力打造高效务实具有凝聚力的经营团队,整合企业及合作伙伴资源,充分挖潜,增强每个工作环节的协同效应,让所有部门为同一目标共同发力,实现体系竞争力的最大化。


  如果说D公司过去的发展模式是“要素驱动”,那么如今的全新体系竞争力的打造,就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品牌建设、产品营销、技术研发和人才体系等每一个层面的发展。D公司坚持品牌向上战略,升级创新自主品牌,不断引进最新技术的国外品牌,以更具时代感,互联气质的品牌印象去赢取更多年轻用户的心。公司旗下的某品牌早已启动了以纯电动汽车为方向的发展战略。利用新能源技术开拓汽车行业新领域。未来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营销手段,逐步将先机转化为市场优势,全国推进该品牌的市场普及,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人才体系的全面升级是确保体系竞争力向卓越跨越的最基础保障。对此,D公司启动了被称为“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员工精心设计培训项目,努力打造核心人才团队。通过一揽子人才提升战略去挖掘年轻人才,充分发挥优秀年轻员工的创新活力,让新思想、新创意成为D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材料6:


  近年,B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超前教育,速成教育市场的快速成长,引起了B市政府的重视,市政府要求市教育部门组织人员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下面是此次调研所收集的部分材料:


  (1)“B市儿童成长状况数据”的调查显示,36岁的孩子七成以上都参加过各种培训班,育儿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近六成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投资。


  (2)针对B市中小学超前教育的调查发现,65%左右的学生参加过超前教育,40%受调查的老师表明班中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学生占大多数,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约88%选择校外补习接受超前教育,仅有少数由父母辅导。调查者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中大多认为超前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负担。还有的学生不仅没学到有用的知识,甚至因为听不懂而对课程产生了抗拒心理。调查数据还表明超前学习影响了校内听课效率;64%的学生会因为已经提前学习过一遍而偶尔在课堂上开小差,11%会因此经常开小差,4%的学生甚至表示自己因此从来不听讲。


  (3)调研发现,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学前教育超前之风有很大意见。一些孩子过早参加了学前教育,却因为理解力跟不上,导致似懂非懂、似学非学,反而影响了日后正常的学习,而且破坏了学习兴趣。有专家建议,教育重在激发天性,保护个性,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前教育也应该有科学的规划,让学习内容和成长阶段相适应。这需要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也要求教育机构的科学引导。


  (4)某媒体的千人在线调查显示,受访者中,41%的人曾参加速成班,60%受访者身边有不少热衷速成班的人。对于速成教育的效果,37%的人觉得有用,63%的人则认为用处不大,其中18%的人直言“完全没用”。张先生感觉工作中竞争压力较大,一直存在心理焦虑。他曾报过一个会计速成班,一个月课程结束后,张先生觉得自己学到不少东西,背了很多公式,但遇到实际问题,他总是想不起该用哪种方法解决。王女士认为自己知识储备不足,需要充电再教育,去年她报了一期英语速成班,在速成班里,老师确实教了很多新颖的方法记单词,但单词量一多,那些方法就全忘了,而且经常搞混。


  (5)调查显示,40%的人担心速成教育盛行加剧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34%的人认为这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和金钱;18%的人觉得会加大人们的竞争压力和焦虑。“速成教育并不靠谱”,曾参加过某速成班的李先生反思说。现在很多人形成了一种“速成习惯”,凡是遇到什么难题,首先总是去想有没有捷径。不能说这完全是个坏习惯,但这种思维方式如果走向极端,就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


  三、答题要求


  1、请根据给定资料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当前社会上”求快“风气形成的原因。


  全面准确、分条陈述,不超过200字。


  2、给定材料7介绍了D公司应对车市”发展新趋势“取得成功的一些做法,请从中归纳出若干条经验,以供其他企业借鉴。


  (1)分成几个方面,以”在……方面,……主要体现为……‘的表达形式,分条列出;(2)准确全面,简洁明了;(3)不超过300字。


  3、为推进休闲生活旅游城市建设,A市政府将召开由市民代表、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市长在会上要作开篇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12,为其草拟一份会议讲话提纲。


  (1)针对性强,内容全面;(2)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简明扼要,450字左右。


  4、参考给定资料,以“平衡”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1)立意明确,论述透彻;(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第一题:


  “求快”风气形成的原因有:


  1.社会转型期利益结构调整、前景不确定,心浮气躁;


  2.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导致就业难;


  3.互联网时代信息海量、诱惑多,害怕被超越;


  4.生活压力大;


  5.快速、高效观念深入人心;


  6.互联网加快人们生活方式;


  7.群众改善生活的强烈需求


  第二题:


  1、在转变发展理念方面,主要表现在:从“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全面优化升级;实现“快”与“慢”的平衡;


  2、在创新营销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迅捷的市场反应能力;根据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计划;产品年轻化。


  3、在提升体系竞争力方面,主要表现在:打造高效经营团队;整合资源;增强协同效应。


  4、在升级发展模式方面,主要表现在:创新自主品牌;利用互联网赢得年轻客户;进军高端产品领域;全面升级人才体系。


  第三题:


  发言提纲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A市发展的优势以及取得成绩:


  1、我市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依托旅游资源争取发展是我市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2、近年来,我市提出的“随心住下,随性闲游”等消费主张赢得了很多旅游者的青睐,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面临问题和挑战:许多政策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切合群众所需,城市发展忽略整体性的要求。


  解决的办法:


  1、更加重视社会整体性发展,既注重休闲生活街区的开发,又要注重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善


  2、职能部门要注重市民需求,保证政策制定的可行性,防止给市民“添堵”,同时更加关注“细节”,让工作精细化,真正给予市民更多福利。


  3、根本上是要促进我市经济总体发展,这样才能给予市民更多的选择权。


  第四题:


  取“中”平衡——和谐发展之道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就是不走极端,不做过头。“中”是一个理性界域,而取“中”即处在平衡的状态。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我们的国家,取“中”即平衡,只有平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只有平衡才能做到和谐。


  取“中”平衡,是求发展的基础,是防范失衡的利器。取“中”平衡能让人或者社会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状态是前往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基础。某互联网企业在发展的前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不断膨胀的增长率与公司追求“扩张、扩张、不断扩张”的发展策略是离不开的。但是很快,这家企业的老总意识到了“还是要脚踏实地”才能不被撑死。后来,该企业主动降低扩张速度,换取了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正是这种取“中”平衡,以退为进,有了助跑,这家公司才跳得更远,防止了高速中的失衡。如果一旦失去了这种平衡,造成了失衡,那就会影响稳定,如房价暴涨对经济造成的动荡就是实例。因此,取“中”平衡同时也是防范当下失衡的利器。


  取“中”平衡,可学先人的“欲理合一”。“欲理合一”,指的是以理性控制自我的欲望,达到人内心的平衡,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人一旦丧失理性地放大自己的欲望,带来的人内心的困,甚至是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当下流行的速成教育为例,超前的速成学前教育因为孩子的生长阶段决定了理解能力滞后,导致孩子似懂非懂、似学非学,反而影响了孩子日后的正常学习,甚至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种类似的现象源自于人们非理性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而破除这种困境,最佳的办法就是人们自发的或者社会引导形成的理性,只有理性控制好内心的欲望,才能达到内心的平衡,最终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取“中”平衡,可学先人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相处的平衡状态,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我国的现状确实是需要加快发展、早日富强,也取得了物质极大丰富的骄人成绩,但是另一方面,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迭起。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又必须是合理的物质能量交换。人们可以打破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但必须建立起一个新的生态平衡系统,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先人的“天人合一”便是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类去往更远地方的基础。当下泰山曼谷创新的“景区、景园、社区、乡村”共建共享的模式,就是人与自然平衡发展很好的例证。


  我们讲稳定,讲和谐,讲中庸,就是讲平衡。因为社会需要平衡,发展需要平衡。这不等于不要变革,因为变革也是为了制造新的平衡。而真正要做到平衡,要取欲和理的“中”,因为个体作为社会中组成细胞,必须把内在的欲以理控制在平衡状态,人才能有序成长;要取人和自然的“中”,因为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与自然相得益彰地生活在一起,保持平衡,相互制约,共同进步。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