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2-23 21:01:10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4月)
2.《中国共产党沈内监督条例》(试行)
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4.《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5.《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现实办结制的决定》(2008年1月)
6.《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2008年1月)
7.全国整规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2003年)
总结近年来的经验,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型设计一般为:第一题最主要的出题方式要求“概括主要问题”,而第二题的要求一般则为“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第三题则为“根据某项对策”或“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从实践的情况来看,许多考生或出于投机取巧,或因肚中无货,通常会把第二题的对策照搬到第三题。为避免再出现此类情况,参考中央、国家机关和兄弟省份公务员考试近年来申论题型设计的变化,云南省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申论》试卷在题型设计上较往年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题要求分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第二题要求“写一份新闻发言提纲”;第三题要求“针对所有材料反映的问题,自拟标题,就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提出对策并进行论证”。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降低了考试的难度(2008年云南省实际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97222人,申论科目及格率为1.99%,有1935人考试成绩超过60分。而2007年云南省实际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达到97272人,及格率却不到万分之一),避开考生重复使用对策,而且第二题的设计能较好的考查出考生公文写作的能力。
一、请分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300字。(20分)
【答题思路】
第一,执政理念不正确。包括:(1)服务意识不清;(2)公仆意识淡薄;(3)“官本位”意识浓厚;(4)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第二,政府职能定位不准包括: (1)以权谋私; (2)权力寻租; (3)权力异化;(4)越位、错位、缺位;(5)政府机构企业化
第三,法规制度不完善
第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五,失范行为惩治不力
第六,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回答到以下2个要点可以酌情给1—2分:
1.普通民众的权利意识不强;
2.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型的影响答卷评析
【答卷一】
在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国家的政府机关,我们要懂得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以身作则,和各职能部门强强联手,打击不法分子的气势。我们要敢创新,敢拼搏,在真正意义上为人民说实话,办实事,根本反对官官相为,勾结官员,造谣是非,给下级一些框框条条的束缚,给老百姓一些非法收税,使得政府职能老化。因此,加强政府信用意识和行政管理监察力度,健全政府监管体系,使一些非法分子无处生存。每个人要在政府各执法机构的领导下,从基层做起,加强自身素质和技能,不断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团结一致,积极进取,把自己的技能和才能更加完美的奉献给 人民。所以我们要知法、懂法、懂得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评析】
该试卷得分4分。最大的缺陷是把对策当原因,原因分析不清楚,用词表达不准确。
【答卷二】
从上述材料可知:政府有多么高明的产业眼光,但是还存在着行政伦理的缺失,然而导致腐败行为不断发生,伦理的缺失使得许多领导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政府部门有了权力就不怕出处理政府损失,任何法律法规都是社会伦理的社会化,强制约束化。伦理的途径是“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结合起来的,就能够使政府人员所应遵循为人民和公仆意识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贯彻到实际行动中。行政伦理的基本是“民本位”。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讲应该“以民为本’, “执政为民”之所以没有做到这些导致伦理失范,让国家的权力附属于个人、个别部门以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来牟取私利的工具。
【评析】
91eXAm.org 该试卷得分6至7分。得分点是关于原因的归纳涉及了“以权谋私;权力寻租”之意,但条理不清楚,表述不准确。
【答卷三】
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个别人、个别部门把公共权力变成了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来牟取私利的工具。
第二,相关机关和公务员作风漂浮、纪律涣散、责任心缺失、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第三,政府的各部门的财务状况的不透明性导致的以公谋私或以公谋公。
第四,加强监督、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的法制建设完善。
第五,中国传统意识的“官本位”思想让人民自动放弃监督的权力。
第六,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教育没有真正的做到实处。
【评析】
该试卷得分10至11分。优点是第一、第二、第三条表达条理清楚,言辞简洁,谈到到了三个得分点。缺点是剩余几条表达不准确或有歧义,而且第一和第三条意思重复。
【答卷四】
1.我国现阶段没有正式出台有关“行政伦理”的法律法规,如美国政府颁布的一些行政伦理法。
2.“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没有真正意义的结合起来,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融入到公共行政的过程中。
3.中国封建传统延续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很深,而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点是“民本位”、“以民为本”、“执政为民”,针对这些,行政伦理意识模糊不清,民众不觉醒。
4、没有切实加强政府信用意识和行政伦理教育,公务员行政伦理意识不强导致行政伦理失范。
5.无法突破传统的“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伦理,就是说出现行政伦理失范不能及时纠正,监督、限制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的力度不够。
该试卷得分15分左右,为此次云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较为优秀的答卷。试卷除第三条外:表达准确、清楚,涉及了公仆意识淡薄、“官本位”意识浓厚、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普通民众的权利意识不强等5个得分点。
二、假如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做出撤销郑州市、区馒头办的决定,而你是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作为对社会舆论的回应,请你针对材料七所反映的问题,写一份新闻发言提纲。要求:观点明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400字。(30分)
答题思路
1、做出决定的背景:郑州市商贸委成立和主管的市、区馒头办,由于相互之间公开冲突暴露出使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质疑和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慎重研究,决定撤销郑州市、区馒头办。
(1)馒头办的成立没有相关政策依据和特殊必要性;(2)三馒头办的设置与工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职能重叠,不利于政府管理职能的有序运行; (3)馒头办所开展的实际工作干扰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不符合政府机构设置服务社会的宗旨,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民生: ( 4)市、区两级馒头办之间的冲突,是权力分配过程中典型的以权力寻租谋取部门利益的恶性冲突,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直接危害政府行政的实效性和公信力。
3、相关后续工作:在对郑州市、区馒头办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对馒头办的设置、运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石出上,清退不合理的收费,如有证据表明存在决策、管理失误,有贪污腐败行为,将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清查、处理结果。
1.宣布撤销馒头办的决定及致歉部分:
经认真研究(经调查研究,经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等)决定撤销馒头办。
对馒头办成立以来给消费者及商家造成的损害或不便表示歉意。
2.作出撤销馒头办的理由部分:
(1)干预了市场;(2)权力滥用;(3)造成腐败;(4)职能交叉(重叠):( 5)内耗加剧;(6)政府管理不善(管理能力弱、管理水平低下等);(7)政府公信力(威望)下降;(8)行政道德缺失(行政伦理失范);(9)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等。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2)规范政府行为;(3)转变政府职能;(4)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清退不合理收费;(6)妥善安排馒头办职工;(7)完善相关法规及政策;(8)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等。 答卷分析
【答卷一】
郑州市的馒头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市商贸(委)决定,原市馒头办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市馒头办主任由市商贸委员朱副主席邢某兼任,市里没有面条办、饺子办、窝头‘办。市、区两级馒头办是为了共同保护馒头品牌,打击劣质馒头,这意味着馒头生产厂家要拿到馒头许可证,才是合法的,馒头办应该是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为馒头厂办这(实)事的一个机构,不应该也不能多收1分钱,3月14日,市馒头办和区馒头办在白庙市场发生一场公开冲突,就是因为双方都存在罚款问题,大家都有权力来罚这个厂家,以目前看,如果不赋予执法权力,它就无权来罚这个厂家。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有的区馒头办要求馒头厂必须从他们指定的面粉厂进面粉,然后馒头厂要交给区馒头办每袋面粉5毛钱,.面粉厂也要交给市馒头办5毛钱。这样的馒头办就应该取缔,整顿,对厂家没好处,对老百姓也没有好处和利益。因为利益!生产许可证有工商部门、卫生检查有卫生部门,质量有技术监督部门。现在整个国家,这个办,那个办的太多,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产物。
所以,只有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实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
【评析】
该试卷得分4分左右,是一份比较差的答卷。试卷的最大缺点是形式上不符合新闻发言提纲要求,字数严重不足、字迹不工整、不清楚、逻辑结构混乱、有错别字、抄袭材料较多;从内容上看,第一,没有明确说明决定撤销馒头办;第二,没有给出撤销馒头办的明确理由;第三,没有给出撤销馒头办以后的后续工作思路。第四,语言表达杂乱且用词不准确。
【答卷二】
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