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2-23 20:48:48
总体上看,考生对于经济领域的问题不如社会领域熟悉,但此次申论的题目较为简单,延续传统题型,没有新的变化。只要考生能够把握申论的核心精神,深入、透彻把握材料,作答并不困难。例如材料中专家建议“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即可经过提炼、加工、延伸、拓展之后作为一条对策加以借鉴。
作答要求
1、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150字。
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400字。(30分)
3、就材料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深刻,内容充实,表达准确,不少于800字。(50分)
参考答案
1、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近期不少外资企业从我国非正常撤离,给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造成了损失。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以政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政策,片面考察引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竞相压低条件吸引外资,助长了外资企业追逐优惠政策的“候鸟现象”,不仅加大了招商成本,损害地方利益,而且导致政策失效前资本撤逃,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收集
要求: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400字。(30分)
招商引资政策必须改变原有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变单一的政绩导向为综合考察经济、社会效益、税收贡献和环境影响,并适应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一要改革招商考核体系,以质量为导向,把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二要提高招商门槛,精选投资项目,拒绝引进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优先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金融、保险业等项目,重视那些目前尚属空白或紧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三要发挥外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职能,建立沟通机制,利用中介组织了解企业情况,管理外资企业;四建立外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其投资信用及资质,慎重选择投资合作对象,防范招商风险;五要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为企业无害退出创造条件。
91exam .org参考范文:馒头吃饱了之后
回忆童年时常做的梦,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捡菜票,捡到菜票后到食堂买馒头吃,醒来后枕头都被口水打湿了。用经济学需求理论解释,这时对馒头的需求还是处于“基数效应”,吃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但还远远不够,吃两个也不饱,吃到第三个时也许是刚好吃饱。吃到第四个时效用减弱,吃第五个时效用开始呈现出负的,就是撑着了。当吃馒头不再成为第一需求时,这时需求就开始转为“序数效应”。就是选择性的需求,吃、穿、用等等,究竟先选择哪一个?则有不同的偏好。中国很多地方经济对投资的需求大概也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从最开始的投资饥渴到后来的相对饱和,对资本选择性的需求逐渐显现。在中国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招商引资热浪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目前一些地区出现的外资撤离现象也要全面、历史地看。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自身积累型的,一种是外来投资型的。自身积累型的过程会比较长,速度慢,一步一步走过来,是一种内生型的经济增长。而外来投资型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快,说来就来了,可以将过程省去。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外来资本就会撤资,对本地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新中国经济增长历史中,前十年可以说是外来投资型的增长,主要是前苏联的大批援建项目,这一时期的外来援建项目为中国打下了初步的现代工业基础,后来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国家关系急速恶化,前苏联停止援助,加上国内经济政策的失误,中国经济一度停滞,甚至出现了倒退。而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自我积累时期,到文革期间,我国领导人曾宣布,中国是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但到文革结束时,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据当时搞外贸的人士后来回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外汇奇缺,出国人员如果想带20美元的话都得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可见中国当时对外汇的稀缺程度。而这种状态也就为后来改革开放出现的招商引资热潮埋下了伏笔。
改革开放后,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招商引资,中国很快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来资金的注入也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2007年,仅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就达到52840.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0629亿元,出口创汇1878.9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733.9亿元。招商引资的效果虽然如此显著,但如果想要保持本地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招商引资层面上。
91exam .org在外来资本大批注入的同时,资金流入国家或地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培养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要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也就是要以外来资金为启动资金,最终形成自身经济实体的增长;二是提高本地区的商业环境,从前期依靠低价土地、廉价劳动力、优惠税收吸引外资,到依靠全面配套的产业链、优势的物流、交通、通讯体系、高素质的劳动力来吸引外资。三是对外资实行有选择的需求,引进真正对提高本地区经济竞争力有意义的资金项目。如果这些工作能够做到位,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就有了长远的保证,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也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如果仅是为了政绩指标,靠收地租厂租过日子,为外资跑龙套赚小钱,一旦情况有变,则可能又会重做潘石屹“捡菜票买馒头”的梦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