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三)

时间:2016-03-13 12:32: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条件恶化。

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在我国,2010年的居民消费率仅为37.3%,比2009年下降25.0个百分点,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还要低11.5个百分点。而正常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在60%70%之间。专家指出,当前内需不足,主要还是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还很多,不愿花钱,不敢花钱,不能放心花钱。“只有将来生活有保障,老百姓才敢放心地花今天的钱。”

资料8

欧洲发达国家以及包括韩国在内等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开始由“积累型”走向了“分享型”。据西方统计,至上世纪90年代末,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政府总支出的1/22/3,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总量已经相当可观。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全年累计突破8万亿,比1997年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7.9万亿还多,同比增长达到21.3%。从2000年到2010年,政府财政收入从1.3万亿元增长到8.3万亿元,增长了近5.2倍。2010年投向民生的财政增长超过了30%,其中投向社会保障的投入增长19.4%

据统计,2010年浙江省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2005年的2.3倍、2.4倍。其中,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4.5%,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3.3%。日益殷实的财力保障,成为浙江向“民生财政”转变、向“有福增长”转变的最大底气。

每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后,各地上项目、比增长的热情,往往格外高。而今年,不少省区市的“两会”上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GDP增速等预期目标调低了,经济指标淡化了,对于“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北京、上海将目标锁定在8%,比“十一五”规划目标低了2个百分点。广东、浙江也设定在8%左右,内蒙古则确定为12%,远低于“十一五”时期年均17.6%的增速。成为亮点的是,让人民“满意”、“幸福”成了各地规划中的高频词。

面对各地不约而同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的“换档”,人大代表刘子福说:“今后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效、财政状况,包括可考核干部,主要应看能不能拿出钱来为老百生做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实质是个对老百姓的态度问题。”

在一次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功在当代、恩泽子孙、惠及千秋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苦差事’,没有半点风光,短期内也看不出多少政绩,但是把这件事情真正抓好了,千百万老百姓就能更好地吃上安心饭、睡上安稳觉,这就是最大的政绩”!

201010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社会保险法草案获得了表决通过。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它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次重大的制度突破,是一部能够“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民生大法。有媒体评论,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是继全国义务教育免费,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民生领域的第三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资料9

55岁的市民冷志成7年前待岗,妻子病退,失业保险金加其收入一起不到2000元,仅够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女儿又患上尿毒症,仅肾移植就要15万元,尽管冷志成拼命努力,积攒下的钱仍远远不够,当他快要绝望时,当地政府部门送来了5万元社会救助款。女儿肾移植手术后,作为城镇“零就业家庭”,父女俩都接受了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女儿上的是“春风行动”免费电脑培训班,结业后被安排到超市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养老保险、大病保险都有了,冷志成则成了一家广告公司职员,还是一名社会志愿者,热心回馈社会。

家住淳安县界川乡交界村的72岁老人汪菊花,虽然身边没有亲人,晚年的生活却依然过得有滋有味。每个月老人都可以从民政部门领到足额的低保金,此外每年还能得到2000多元的各项资助。嘉兴滨湖新村的陈翔和钱家村的王云清也分别领取了150元和90元的城乡低保户物价补贴。他们高兴地说:“没想到政府考虑得那么周到,让我们低保户能及时拿到物价补贴,心里不慌了。”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到老了,还能领到政府发的钱。”200912月,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77岁的何金根老人,作为浙江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首位受益者,领到了一本鲜红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领取证,今后每月他都可以领到至少60元的“养老金”。

资料10

退休了,浙江人每月人均可领到1595元的基本养老金;生病了,70%以上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失业了,每月人均能享受726元的保险金;被征地了,每月高的可领养老金500元以上;年满60周岁的城乡老人,每月还能直接领取不低于60元的养老金……身上系着一根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让浙江人生活踏实,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民生目标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得到了实现。

据统计,“十一五”末,浙江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80万人,基本实现企业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居民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34万、540万、1465万、864万、85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一年,参保人数就达到1170万人,其中:农村1029万、城镇141万,已有578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

2010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让人们看到了浙江经济内需驱动的巨大潜力。而其背后是这样一组数字:“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累计超过1583亿元,年均增长16.5%;全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7595亿元,年均增长21.1%,连续五年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指标,名列全国前茅。

“以前参保要一大早赶到镇上坐车到县社保中心去排队办理,几乎得花一天的时间。现在方便了,我只要到村委会填好表格就行了。”德清县钟管镇审塘村的费林加,在村里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他深有感触地说。目前,一张密布浙江省村(社区)的基层社保服务网络正在铺开。全省1222个乡镇已经建立劳动保障所1052家,394个街道已建立劳动保障所(站)390家,31176个村中有11665个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当前,浙江正由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率先跨入了“全民社保”的崭新历史阶段,向着“人人享有”的目标迈进。“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一张更加结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编织着民生之依、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践行着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小题。(25分)

1.概括给定资料1~6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50字。

2.给定资料1~6反映了诸多民生问题,谈谈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15分)

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某市将召开一次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势分析会。会上,某领导要就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做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25分)

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有一定高度。字数不超过500字。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民生之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一、

1.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民生问题;

一是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占比过小,收入差距较大,加之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压力加大;

二是虽经政府大力调控,但房价依然存在上涨过快、水平过高的问题;

三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劳资关系出现紧张情况,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是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且虽未富先老之势,城乡问题突出;

五是医疗卫生事业虽有长足发展,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压力,也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急需予以解决(236字)

2.民生问题的存在是我国长期以来没能协调好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有其深厚的历史和制度根源。在当前社会较型加快,民众利益诉求提高的情况下,必须予以正视。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给人民群从造成较大的生活压力,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改善民生不仅能满足群众生活之需,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政府执政根本任务。(192字)

 

二、

第一,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相互协调,其中做好民生工作非常重要。

第二,西方国家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了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民生福利的财政投和较大,所以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第三,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虽然经济总量增加了,社会发展评价的指数提高了,但老百姓幸福感没有相应增强,群众生活压力在加大,民生问题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第四,群众民生负担普遍较重,特别是养老负担沉重,导致居民消费不足,内需不振。

第五,我国的财政收入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说明对经济增长投入较多,对民生的投入还不足。近年来这方面的投资在不断增长,各地也把人民的满意感、幸福感列入了政绩考核指标。

第六,社会保障民生工作的重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减轻群众负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虽然这项工作比较困难,短期看不出政绩,但却是恩泽子孙、惠及千秋的事业,必须把它做好。(406字)

 

 

 

 

三、

民生之依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至世界第二,各项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世界瞩目。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民生发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民生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业,表现在就业压力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医疗费用过高、房价过高、养老困难等各个方面,造成我国国民消费严重不足、内需不振,经济发展依赖投资出口等衍生问题,也可能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近期,我国又遭遇通货膨胀的冲击,物价上涨、群众生活负担加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更显迫切。

做好民生工作意义重大。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能够使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负担减轻,从而根本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较变。另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应有之义,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在各项民生工作中,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它通过一套财政收支流程,以货币补贴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是再次分配的主要途径,是改善民生最直接有效的依托和实现“分享型发展”的根本平台。在当前我国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做好民生工作,就要求夯实、巩固“民生之依”,全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加大社保体系的覆盖范围,并提升保障层次。从根本上要较变财政支出方向,推行“民生财政”,持续增加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层级,同时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争取使全体城乡居民纳入社保体系,特别是乡村地区建立广泛的基层社保服务网络,方便基层群众办理社保,逐步实现“全民社保”。

其次,要做好社会保障各个具体领域的工作。一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探索建立空去是空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要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继续推广、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三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为群众排解后顾之忧;四要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帮助;五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在城镇中要加快建设更多的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在乡村地区要推进危旧住房改造。

完善社保制度虽然过程漫长、工作复杂、短期看不到政绩,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必须切实予以重视,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为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