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3 11:38:16
由县委书记郓宝成“挂帅”,神木组建了专门的机构“神木县康复工作委员会”,以一个强势购买方的姿态进入医疗改革的游戏中。
张波则担任康复委员会下设康复办公室主任,该办公室属县卫生局内设机构,这一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来自卫生部门及其所代表的医院利益的阻力。
康复办的责任,是制定并执行医改游戏规则:神木县政府明确作为医疗服务的买方,其核心是代表公众利益,不仅防范需方(患者)过度医疗消费,更要监督供方(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大处方”。同时,医疗机构的收入也逐步与“大处方”脱钩。[批注11]
张波介绍,其细化方案是,设立政府向定点医院报销住院费用的机制,规定住院患者乎均每人每日控制在400元以内,总住院天数一般不得超过10天;患者自付费率不得超过10%;为防止医生开大处方,特别规定药品不得超过医药费总额的一半。如超过上述标准,医院将受到惩罚。
然而新政实施最初两月,定点医院的实际治疗费用均超过细则规定。县康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神木县最好的医院--县人民医院问题最为突出,其各项指标,均超出实施细则各项规定,其中每人每天住院总费用接近600元,比同城的高新医院高出近200元。
神木县康复办进一步设限,2009年6月开始,医院每月向政府报销医药费时,将有10%作为风险金扣留在康复办,到年终统一核算,未超标则予以返还,超标则作为罚金。[批注12]2010年3月,一套全县医疗联网系统建立。5月,医院和患者数据库全部导入,包括医院的每一张处方、用的每一家厂商的药品、患者的检查诊断信息等。
神木对8家定点医院进行动态管理,调整数量与资格,使医院之间只能通过改善服务和控制成本来获得患者的认可,也就是政府通过其购买力来控制供方的行为。[批注13]
这套机制运行过程中,神木县医疗资源开始统筹整合,中医院和县医院合并,原来两家医院的设备与医师得以共享;部分民营医院也开始聘请退休的教授,推进专家流动。[批注14]无形中,神木县级医院发挥了“守门人”的作用,减少部分患者向大城市医院集中。
除7家县级定点医院外,西安交大一附院等5所医院被康复委定为省级定点医院,北京6所知名医院也被列入名单。康复办通过起付线与报销比例调节患者县外就医。
然而,这套看似严密的机制仍有不可回避的风险。详细的运行数据显示,新政以来神木乡级医院报销3892人次,人均补助758元;县级医院报销24519元,人均3383元;神木定点在北京和西安的三级甲等医院,报销了2363人在县外的住院费,人均10305元。
也就是说,虽然县外的报销人数只占总住院报销人数的7.68%,却占了全县住院报销费用的22.13%。
神木县缺乏对县外定点医院的监控,仅依靠起付线和报销比例难以控制医疗费用。不仅如此,个别患者伪造县外医疗机构票据的事情也发生了。
“如果我们能联网北京的医院就好了,”张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但是,我现在想都不敢想,这是国家层面的事情。”(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七:
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近日下发。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称,这是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但另一方面,中医药也面临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批注15]。
王国强透露,目前全国确定了1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每个基地承担一到两种中医有特色优势病种的研究。在糖尿病、肝病、艾滋病等多项病种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力求形成适合中医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管理体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是让群众少得病。”《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主要是让群众看病少花钱。”《意见》指出,按照中西药并重原则,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主要是让群众得病有保障。”《意见》指出,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是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意见》指出,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主要是让群众能够看好病。”《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意见》特别强调,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批注16]王国强还呼吁,全社会能够多开发一些中医药的文化产品,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他透露,2008年,财政部首次安排3100万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积极推进筹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
三、作答要求
1.请根据材料六,概括神木县医疗新模式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150字。(20分)
2.请根据材料分析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中医在国内发展面临的困境?要求不超过350字。(30分)
3.请参考以上材料,以“医疗保障与民生幸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条理清晰,字迹清楚,字数1200字左右。(50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批注※
[批注1]李一事件是“养生热”催生出的产物。材料一举了李一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
[批注2]人们关注养生及养生类节目和出版物的原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似,举了张悟本的例子,同样是为了说明人们关注养生。
[批注3]以上画线两句指出之所以出现“养生热”,是因为我国医疗体制存在问题,人们在医疗卫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才热衷“养生”。
[批注4]我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赋予了保健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材料四意在说明发扬中医药文化意义重大。
[批注5]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批注6]发展中医事业面临的困境。
[批注7]发展中医事业面临困境的原因。
[批注8]创新中医、发展中医的措施。
[批注9]这句话概括了神木县医疗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批注10]这两个画线部分说明政府财政拨款使神木县推行“免费医疗”得以实现。
[批注11]神木县组建专门机构制定和执行医改方案,以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批注12]采取扣留风险金的方式控制医疗费用。
[批注13]神木县通过建立全县医疗联网系统对定点医院进行动态管理,促使医院提高服务质量。
[批注14]这一机制促进了医疗资源统筹整合和合理配置,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
[批注15]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批注16]以上画线部分均为传承和发展中医的措施,是作答第二题的依据。
※材料内容分析※
2010年深圳市申论试卷的字数较多,有6000余字,但是真正与作答相关的材料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后三个材料,材料一到材料四则更像是一个引子。下面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各材料的主要内容,以及各材料与作答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和材料二举了李一和张悟本的例子,意在说明现在人们重视养生从而催生了“养生热”。材料三指出了“养生热”出现的原因——医疗体制不健全,作答第三题时可细读此材料。
材料四引用保健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例子,说明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为保健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段意在说明发展中医意义重大。
以上材料对作答帮助不大,材料五至材料七才是作答此份试卷的关键。
材料五叙述了中医在国内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试卷第二题便是以此设问,要求考生“分析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中医在国内发展面临的困境”。
材料六讲述了神木医疗新模式。本试卷第一题即以材料六设问,要求“概括神木县医疗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材料七是对《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解读。考生可从中提炼出第二题的答案,即解决中医在国内发展所面临困境的对策。
※答案解读※
1.请根据材料六,概括神木县医疗新模式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150字。(20分)
【解析】此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题,题干中已经标明作答此题的依据——材料六,考生可通过分析材料六来作答。材料六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就是评审团对神木模式的评价,即“神木模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制度公平,当地政府履行了对公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建立了科学的健康及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和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这句话其实是对神木县医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