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青海省公开考录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公务员《申论》试卷(二)

时间:2016-03-13 11:12: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三、申论要求

1. 请用3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5分)

2.请你对青海旅游名省建设提出切实可行、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不超过450字。(25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500字以上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2009年青海省公开考录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公务员《申论》试卷

参考答案

 

1.请用3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5分)

【参考答案】

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青海省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存在开发建设不足和软件服务滞后两个问题。

在开发建设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在:目前旅游资源的发掘手段和展现特色的办法还不够多,利用水准也不高,历史、民族和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地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旅游演出市场也不够发达,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

在软件服务方面,一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星级酒店在数量和服务质量上与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旅游服务业人才培育相对滞后,由于员工队伍流动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增大,人才队伍培育相对滞后,软件服务水平不高,这成为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短板”。

2.请你对青海旅游名省建设提出切实可行、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不超过450字。(25分)

【参考答案】

为了建设旅游名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大力发展演出市场和举办文化旅游节,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水准。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应大力聘请名家,多创作排演与青海文化资源相匹配、艺术水准一流的演出,大力培育基层节庆活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节活动,着力打造青海文化精品。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青海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旅游主管部门和文化部门要摄制出版一批制作精致、包装精美、能够宣传青海民族风情和高原风光的精品音像制品,并与电视台、国内外音像制品经销商合作做好音像制品的宣传营销工作,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的力度。

第三,开发旅游商品,推出特色地方文化符号。旅游部门要与省内外工艺品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特色工艺品,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完善硬件设施。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加强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博物馆网络服务体系,增添新的旅游内容,提升博物馆景区的旅游等级。

第五,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树立青海旅游服务行业品牌形象。旅游主管部门要将宾馆、餐饮等纳入到规范管理范畴,加强制度管理和督导,要通过服务技能大赛、大练兵等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500字以上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参考例文】

造化钟神秀

——开发旅游资源  建设旅游强省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青海省国民经济的一支新兴产业,伴随着我省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成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我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硬件建设不足和旅游软件服务滞后等问题。如何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根本之策是要充分开发我省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强省。

建设旅游强省,要重视宣传工作。宣传可以为一定的旅游地或者旅游企业扩大客源和增加旅游消费。通过宣传,有利于旅游地提高知名度,树立旅游产品的具体形象,使消费者在接受宣传的过程中产生对宣传内容的偏爱,激起消费和购买的欲望。同时,宣传还能加深人们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情趣。对旅游业来讲,知名度就是生产力。然而,目前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中却缺少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到位的宣传工作,即使再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只能是“藏在深山人未识”。故此,省旅游主管部门和文化宣传部门应与电视台以及音像出版机构形成宣传合力,通过制作文化音像制品、创作排演文化演出以及举办基层节庆活动等形式,将青海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推向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青海的“天生丽质”。

建设旅游强省,要完善硬件设施。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形象经济,它同样需要以一定的硬件设施为载体。硬件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否则,旅游业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此,我省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旅游硬件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不断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奇、特、精的旅游小商品;另一方面可以以博物馆为依托,加强博物馆业务能力,提高博物馆陈列水平,通过历史文物展、民俗物品展等形式开辟新的参观项目,增加新旅游内容,以不断提高博物馆景区的旅游等级,使更多的旅客了解青海、喜爱青海。

建设旅游强省,要提升服务水平。旅游服务以一定的物质为资料,为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各种需求而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交通、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场所和服务的提供。我省要打造高原旅游名省,不单单是靠天赐的大美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民族文化,还要靠一流的旅游行业服务项目。一个旅游名省,必然有一流的旅游服务作支撑。然而,我省旅游软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星级酒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与发达省份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加之服务业员工流动性大,服务人才队伍培养相对滞后,这些都制约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规范宾馆管理,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提升服务行业的培训水平和服务水平,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行业软实力,树立服务行业品牌形象。

建设旅游强省,要整合旅游资源。古人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建设旅游强省,不能单兵突进,不能竭泽而渔,而要在充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整合全省旅游资源。省政府应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青海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要纳入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制定居民旅游休闲纲要。抓紧旅游综合立法,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我省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自然造化成就了青海的大气之美,成就了“中华水塔”,民族聚集,宗教相融共存。我们只有重视旅游宣传,完善旅游硬件设施,切实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科学合理整合旅游资源,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开发青海旅游资源,才能充分展现青海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特色生态资源,才能把青海建设成为真正的旅游强省,使青海省在旅游界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