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2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三)

时间:2016-03-13 11:0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职业教育学校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事务则落到各联邦州的头上。同时,联邦州还需监管商会活动,因为商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了监管企业、证书发放等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企业有必要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工商联合会和手工业协会两大协会负责监管企业,包括核实企业培训资质、监管企业培训、登记培训合同、管理考试等重要环节。此外,商会还会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在企业与学徒产生纠纷时充当调解人角色。法国总统曾感慨地说,德国每年要向西欧出口很多产品,但看来还应该出口另一种产品,这就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

7.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破了“丝攻短牙(拔牙)项目”,让该公司每年仅这个工序就节约了1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老梁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作为生产工人,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合格率。我这样做,只是坚持我的工作准则,尽量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我是通过这种创造性劳动体会到了更多的价值。我们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

宝钢集团以全国钢铁业6%的产量,实现了全行业约30%的利润。有何秘诀呢?“职工是企业力量之基、活力之源!”宝钢集团董事长说,“宝钢式创新的最大特色是‘蓝领创新’,每天产生专利4件,五成由一线工人创造。”工人发明家孔利明20多年来,为宝钢解决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主导生产工艺改进,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我的大学在宝钢。”这是孔利明的肺腑之言。出身钳工的卢江海在孔利明的带动下,立足本职岗位搞专利研发,成为宝钢的“金点子大王”,一年内他提出13条合理化建议,创造26项实用专利、4项发明专利。宝钢的职工创新以开放式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职工创新奖励从10元到100万元。“机器不能代替人,中国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力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认为,宝钢“蓝领创新”,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职工的最好诠释。

【作答要求】

一、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二、“给定资料3”反映了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请你结合“给定资料”,谈谈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要求:

1)两种方式分条表述;

2)内容准确;

3)不超过200字。

三、“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请结合“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四、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一、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公务员考试网]

  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首先可以确定作答任务是归纳“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并需要“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确定作答范围,本题的归纳问题的作答范围是要根据“给定资料1~2”,提出对策建议的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6~7;最后,要注意作答要求,本题要求答案要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字数不能超过30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1主要讲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人内涵的变化。在本条资料的结尾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本题中的归纳问题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2。给定资料2第二段的“由于植被稀少,工业园区被巨大而又沉闷的灰色笼罩”指出了新工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给定资料2第四段的李姓男员工和小王两个人的话,“我们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还有铁丝网”“有时我会想,我们是不是和电影中的夏尔洛很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我们!”“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越重视”指出了新工人面临的问题:一是工作环境不自由;二是缺少关心。给定资料2第五段的“中国工人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认同,却没有在中国获得普遍的认同”“中国的工人,现在基本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中国的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需要社会的尊重,还需要有发自内心的骄傲”。这说明,新工人面临职业技能低和社会地位低的问题。

  给定资料6借助德国的克里斯蒂安的故事,向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启示。给定资料6第二段的“德国制造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另外,企业还提供实习场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当然企业也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职业培训中心也应运而生”。这启示我们:一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要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以及发展职业培训中心。给定资料6第三段的“无论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工商协会,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这告诉我们:要建立政府、企业、工商协会协同合作的职业培训制度。给定资料7的两段分别介绍了老梁的自主创新和宝钢集团的依靠职工实现利润的事例,这启示我们:要树立企业职工自身的积极性,建立创新激励体系。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以上进行合并、加工,梳理作答逻辑,即可得到答案。考生要注意答案既要有对问题的概括,又要明确提出对策,要主要问题与对策的一一对应,同时注意作答字数。

  【参考答案】

  问题:一是技能不高,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二是工业园区内戒备森严,工人感受不到自由。三是社会地位低,得不到普遍认同和尊重。

  对策如下:

  一是提高工人职业技能。发展职业技术学校,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督促企业不断更新培训岗位,对提供培训场所的企业给予荣誉和补贴,由工商协会监管企业,政府、企业、工商协会各司其职,培养技术型人才。

  二是引导企业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丰富员工文体活动,加强内部交流,引导企业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加大职工自主创新奖励额度,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机制。

  四是加强舆论引导。改变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形成尊重劳动和底层劳动者的社会风气。

 二、“给定资料3”反映了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请你结合“给定资料”,谈谈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要求:

  (1)两种方式分条表述;

  (2)内容准确;

  (3)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题目要求谈谈“给定资料3”反映的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分别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点

  一、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3;二、作答任务是归纳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要求中含有“两种方式分条表述”,因此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通读“给定资料3”,可以提炼出以下要点:主要代工厂;靠的仅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随着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疲于维持,甚至破产;靠劳动力优势支撑起来的国家经济发展,如同竭泽而渔;以代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品发展设计、研发和营销向两头延伸;实施中间分离,在现代制造业中拓展现代服务业;助推现代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实现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剥离主副业,实施二三产拓展分离;走上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塑造起自己的品牌,不再依附于代工模式,最终实现外资、民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翼齐飞。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进行合并、加工,按照“总-分”结构组织答案,同时注意将两种模式分开表述。

  【参考答案】

  制造业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指以代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和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追求的发展模式。

  以代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1.靠劳动力优势支撑;2.依赖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3.随着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疲于维持,甚至破产。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追求的发展模式:1.产品发展设计、研发和营销向两头延伸;2.实施中间分离,在现代制造业中拓展现代服务业;3.通过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塑造自己的品牌。

  三、“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请结合“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题干为作答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6;二是作答内容为“分析归纳职业教育在德国成功的原因”。要求中提到“条理清楚”,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答题结构。另外,还要注意字数不超过20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既然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6”,那就需要了解“给定资料6”讲的是什么,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要点。

  通读“给定资料6”可知,“给定资料6”讲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情况。在资料中,与作答内容相关的要点包括:职业培训的费用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企业提供实习场所,给学生发生活费;德国《职业教育法》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资格、设备等都有所规定;企业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无力或不愿培训时,由职业培训中心帮助承担“校外培养”任务;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和工业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职业教育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监管商会活动;监管企业、证书发放;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监管企业,包括核实企业培训资质、监管企业培训等重要环节;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调解企业与学徒产生的纠纷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分析以上提炼出来的要点,职业教育在德国成功是因为政府和工业界的共同作用,具体分析时,应从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商会和企业四个方面组织答案。最后,将要点用简洁的语句,全面、准确地写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原因:德国政府和工业界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为目的。

  联邦政府: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wAp.91ExAM.ORg]

  联邦州:为职业教育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监管商会活动。

  商会:监管企业,发放证书,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调解企业与学徒纠纷。

  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与职业培训中心合作。

 四、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写作思路】

  本次考试的文章写作要求考生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进行论述,从题干要求来看,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考生在写作之前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可以得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而与此同时如何加强人才建设和培养新时代工人成为关键任务。给定资料中提供了许多国外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考生要吃透给定资料的内容,可以选取切合“新时代工人力量”的相关部分进行写作思路拓展和相关借用。

  这里提供一种写作角度,考生可以根据已给题目,把文章写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建国之初的旋律引入话题,其次阐明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的背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