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3 10:56:45
资料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到一个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向城乡全体居民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财政收入的不断攀高和储蓄率的上升,我国正进入推进社保体制改革和建立国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最佳时机。我国以农村为突破口,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中央和地方财政开始着手建立面向农民的转移支付机制,并将逐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如果现在就整合优化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将其用于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则有可能使最困难的务农农民的参保不再与其收入高低相联系,进而又可能建立起一种“普惠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政策、制度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将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变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和缺口。如通过国有资产变现、外汇储备投资、城乡居民储蓄投入、土地换保障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决策、经办和监管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就是现实可行的。
资料14
2008年10月份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开始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并不断加深。为此,稳定经济增长成为中国政府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正在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
近期,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召开专门会议,频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提振经济,增强信心。
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并出台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重视对住房、医疗等民生保障领域的投入,切实提高城乡普通居民的实际收入,让普通居民能够消费,敢于消费。
10日上午,国务院紧急召集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开会,部署落实中央政策措施。随即,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安排今年新增1千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工作,明确要求新增中央投资,优先安排符合投资方向、并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并及时启动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以形成有效需求,有效拉动。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就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措施;财政部就增值税转型改革作出了明确安排;交通运输部明确了今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万亿元的建设重点……
资料15
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要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切实化“危”为“机”。
“危”中有“机”,大机会也需要有大智慧。对政府而言,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困难还是一种考验。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政府应主动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帮助企业从困境中走出来。对企业而言,不仅要有不畏艰难、主动迎战的勇气,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努力拓展市场,推进自主创新。这既是化“危”为“机”的良方,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效途径。
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看,我们有许多化“危”为“机”的有利条件,但充足的信心可能更为重要。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稳定经济增长、加大惠农强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保障民生等政策措施,脚踏实地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事实上,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拦路虎”并不可怕,反而能够“倒逼”着我们更为深入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为紧迫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这层意义上说,危机实质上也是加快发展、开拓创新的良好机遇。
资料16
某报评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显得“马力不足”,显得有些“跛足难行”。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内需的不足、不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出台了许多满足民生需求的重大举措,其中包括: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施公共财政的“归位”和“到位”,弥补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历史欠帐”,让“没钱的人有钱花”、“有钱的人敢花钱”,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的提高,稳定消费预期,强化消费意愿等。可以预见,如果群众手头宽裕,未来预期良好,没有后顾之忧,自然“该吃的就吃、该喝的就喝、该买的就买、该用的就用”,可以尽情地享受现代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切成果。
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是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持久动力,其必将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主动、更加有利的地位。
资料17
长期以来,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偏低,一直是扩大内需的主要障碍。据统计,2008年1~8月全国消费零售总额,创下了近年来少有的21.9%的增速,但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市场占比却进一步扩大至68.6∶31.4。 [公务员考试题库大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启动农村消费,从短期看,可以迅速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从中长期看必将有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扩大内需长期乏力的局面。在过去,有些地方更重视经济增长数字等硬性发展指标,而不能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局出发,关注更深层次、更广泛层面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经济问题的解决,经济问题的解决核心在于民生的改善。江西省近日连续出台了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返乡农民工安置、大学生就业等覆盖面广的民生政策,让普通百姓在经济遇冷的大环境下,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
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与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江西省大中专学校普通毕业生达33.16万人,比去年增加5.56万人。同时,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导致的待业绝对人数的上升,其反映到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上,就不言而喻了。为此,江西省将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连续举办6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洽谈会。
资料18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客观上为江西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 据介绍,江西将抓住国家加大公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推动江西省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工业领域预算内资金,重点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钢铁、汽车、轻工食品、纺织、建材等行业和重点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支持钢铁、机电、纺织等出口企业。
三、作答要求
(一)请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民生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有条理,不必形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二)在资料12中,某公司董事长豪情满怀地说:“有了返乡农民工的加盟,就不愁没人帮我养兔了!”请结合董事长的这句话,就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进行分析及评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语言精练,言之成理,不超过300字。
(三)阅读给定资料,面对金融“海啸”,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请谈谈你的建议和对策。(25分)
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操作性,见解全面、深刻,不超过500字。
(四)围绕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深入思考,写一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的文章。(40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字数1000-1200。
【参考答案】
(一)请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民生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有条理,不必形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就业是民生之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外需环境恶化,由部分企业“倒闭潮”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愈演愈烈,并引发连锁反应,使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导致待业绝对人数上升,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不公是持续困扰我国的一大体制痼疾,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呈“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居民消费。
教育是民生之基。由于教育改革的方向偏差,导致部分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适龄人口“受教育难”。
保障是民生之安。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不够配套,历史欠帐多,导致部分群众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缺乏安全感,无力或不敢消费。
(二)在资料12中,某公司董事长豪情满怀地说:“有了返乡农民工的加盟,就不愁没人帮我养兔了!”请结合董事长的这句话,就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进行分析及评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语言精练,言之成理,不超过300字。
江西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680余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提前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已达30余万。农民工提前返乡给当地带来了压力,但是某公司董事长欢迎农民工回乡养兔的话,却预示了一条解决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的出路:农民工在沿海地区工作,有技术、有经验,不仅不是家乡的包袱,而且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各地政府应重视某兔肉加工企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发展养兔专业户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落实务工人员返乡报告制度,切实开展送岗进村、送培训下乡活动。特别要重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和培训支持,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牵线搭桥,通过扶持农民工创业和就业,带动周围群众致富,把蕴藏在农民工身上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释放出来,推动富民强省的进程。
(三)阅读给定资料,面对金融“海啸”,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请谈谈你的建议和对策。(25分)
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操作性,见解全面、深刻,不超过500字。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好民生问题,应把改善民生与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保障民生需求。首先,要保证扩大内需资金的正确使用方向,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把改善民生作为投资的优先领域,安排资金,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解决学校校舍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对贫困学生就读进行补助。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其次,要突出抓好就业工作,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当前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摆在各项民生任务的首位,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待业人群就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待业人员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在急需人才和劳动力的地区、单位和待业人群之间做好双向服务,促进待业人员就业,扶持其自主创业。最后,要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弥补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加强农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扩大覆盖面,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同时,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围绕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深入思考,写一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的文章。(40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字数1000-1200。
参考例文
解决民生历史欠账正当时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