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3 10:26:52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局限于问题的暂时解决。解决生活垃圾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建立长效机制,控制生活垃圾的加速度增长。
三、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倡导“综合性废物管理”,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适度投资,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四、完善环境保护立法等相关制度建设工作。
五、发展科技,发展工艺比较先进,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比较适合国力水平的技术和生产线。提高垃圾处理的科技含量,循序渐进,利用从低级向高科技过渡的方法,变废为宝。
【简评】
这份试卷按照题目要求作出了应答,内容比较全面,是一篇合格的答卷。但是文章的不足在于没有对“净菜进城”的直接效果和意义加以说明,而是直接进入了引申阐述,缺少一部分内容。另外几个要点之间的安排也不是很合理,一般而言,这些要点的安排应该是先写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再写长远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最后写宣传教育等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本文几个要点的顺序如变成五、三、二、四、一较为合适。
【例卷C】
福州根据本市特点采取“净菜进城”措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净菜进城”带给我们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一个全新的启示:在确保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城市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注重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有效的控制污染、回收资源。具体来说,由此可以得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推行净菜进城及半成品上市。制订与净菜进城相配套的政策。
第二,加强废品回收行业的建设,推广应用废物再生产品。
第三,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第四,完善相应政策和法规。我国目前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属于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只有针对生活垃圾源头采取措施,才可能使生活垃圾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完善。
第五,限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通过立法规定一次性物品的回收、再生和妥善处理。
第六,采取多种措施,深入群众,大力宣传,使市民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垃圾产生量。
【简评】
这份试卷完整地按照题目要求的任务作出了应答,内容全面,是一篇比较好的答卷。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提到的具体启示和对策中,第三条不是很符合要求,应该删除,同时几个要点的层次安排不是很合理,建议把第五放在第三的位置上就比较好了。
【解题思路】
第三题要求和前几年黑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基本一致,都是对资料内容的概括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本次第三题的设问方式和要求也有一些变化,考生在论述之前首先要判断出根据国际潮流和我国国情,哪一种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是要论述的对象,再以此为中心作答。本题可以明显判断出垃圾焚烧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垃圾处理办法,应以此为论述的对象。
【例卷A】
生活垃圾问题,由于对环境和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的问题彰显,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无疑会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由于生活垃圾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水平成为垃圾处理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若此问题没有适当地得到处理,不但会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势必影响我国正常的经济发展。
当前主要有三种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三者相比之下操作安全性好,技术可靠性高,在架设投资方面焚烧成本较高但占地面积最小,填埋焚烧成本较低但占地面积较大,堆肥适中。填埋选址需要考虑地形相对困难,焚烧选址容易可靠近市区,堆肥需避开居民密集区。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各地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按合适的比例选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较晚,全国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只有少数城市借助国际援助建成一些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国内自行设计的卫生填埋场,大多因资金不足,设计、施工标准不高,加之无害化处理技术不完善,设施简陋,缺少对污染控制和监测手段,距无害化处理标准有一定距离。因此加大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率。加大对部分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的治理。
加大管理体制建设,提高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建设。一些城市仍然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转制政策不到位,大多数从事垃圾处理的单位仍属于行政事业编制,人员总体素质不高,难以实现劳动力优化组合,不少城市还没有建立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投资偿还机制,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完全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财政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建设和运营资金严重不足。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虽然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但法律的实效性不能跟上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发展的速度。垃圾成分及产量、生活垃圾处理体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相关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及时改进提出了要求。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垃圾处理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垃圾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全面理解、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
【简评】
这份试卷文字流畅,内容全面,符合了题目要求,但是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问题,没有突出对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主张这一关键内容。总体而言是一份合格但难谈优秀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