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0 13:39:17
7.浙江Z公司新品线组长老梁,利用3个月的工余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的试验,攻破了“丝攻短牙(拔牙)项目”,让该公司每年仅这个工序就节约了1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老梁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作为生产工人,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合格率。我这样做,只是坚持我的工作准则,尽量降低产品的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我是通过这种创造性劳动体会到了更多的价值。我们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
宝钢集团以全国钢铁业6%的产量,实现了全行业约30%的利润。有何秘诀呢?“职工是企业力量之基、活力之源!”宝钢集团董事长说,“宝钢式创新的最大特色是‘蓝领创新’,每天产生专利4件,五成由一线工人创造。”工人发明家孔利明20多年来,为宝钢解决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主导生产工艺改进,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我的大学在宝钢。”这是孔利明的肺腑之言。出身钳工的卢江海在孔利明的带动下,立足本职岗位搞专利研发,成为宝钢的“金点子大王”,一年内他提出13条合理化建议,创造26项实用专利、4项发明专利。宝钢的职工创新以开放式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职工创新奖励从10元到100万元。“机器不能代替人,中国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力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认为,宝钢“蓝领创新”,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职工的最好诠释。
【作答要求】
一、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3-4”,对“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20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四、以“新时代工人的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一、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问题:
1、农民工群体代际更替所带来的附生问题
2、企业产能转移所带来的裁员问题
3、企业、社会对产业工人缺乏关注和认同
4、产业工人对企业缺乏责任感和忠诚度
5、中国缺乏高技术工人
对策:
1、户籍制度的变革和推进切实从制度上解决二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问题
2、地方政府必须要树立起新的理念,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落实二代农民工社会福利和保障问题
3、全社会营造氛围,切实转变对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认识
4、政府、企业、学校各个层面为新时代工人提供技能培训
5、新时代工人要提高对于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3-4”,对“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20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人口诅咒是指我国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却可能因为劳动力短缺而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表现在:过度消耗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3、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用工成本高,缺乏自主品牌,企业技术含量低,创新意识差。
4、危害:阻碍工业化进程,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5、对策: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工人收入水平;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积极打造自主品牌;进一步拓展第三产业,实施二三产业拓展分离,实现产业间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形成产、研、销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
1、部分发达国家一味的发展虚拟经济,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2、发展制造业可以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也会让一个经济实体抵御经济危机冲击
3、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注重一人为主导的生产,可以通过技术扶持和补贴等手段,维持制造业的就业的稳定。
4、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提升全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认同度
四、以“新时代工人的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写作思路
首先,新生代产业工人的问题和当前企业的困境。
分析原因:
1、当前的工业模式主要以代工为主,技术创新低,企业濒临危机;
2、由于待遇偏低,新生代的性格特点造成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3、美、德、日的例子说明了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制造业,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引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振兴制造业特别是提升产业工人的素质是破解困境的根本。
解答办法:一靠加强职业教育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二靠企业立各种创新制度鼓励工作开展创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