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二)

时间:2015-03-09 19:4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说,似乎要接近尾声,但是对于一些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你的建议是什么?

连线嘉宾:实际上,大学生的“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择业难”。财务、银行、IT技术等相关专业供需出现饱和,竞争较为激烈,人力资源、采购、贸易、行政等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较低的岗位,同样竞争激烈,但销售类岗位需求较大,职位竞争指数相对较低,证明大学生对销售类岗位兴趣较低。土工、畜牧、物业维修、养殖等偏技术类的工作完全没有对大学生构成吸引力。再有,民营企业虽然整体招聘量较大,但较国企、外企和事业单位来说,整体竞争力却最低。很多应届生找工作本身不难,但是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确实很难。

材料7

德国政府向来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一种连续性的长远战略,构建起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政策保障。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政策范围内,争取达到和保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不断改善就业结构,以避免、减轻或消除因失业对国民经济及个人利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据《就业促进法》,德国先后颁布了《培训岗位促进法》、《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人劳动保护法》、《学校教育法》等,形成针对青年就业创业的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和各项具体管理措施的实施。

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由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组成。政府的服务系统是劳动部门,从联邦劳动部,到各州各市的劳动局,这些部门经常发布就业指导信息,这对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经劳动总署批准注册的私人咨询介绍所从1994年开始成立,这些咨询机构主要面向企业,同时为求职者个人介绍,搭起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私人咨询机构的优势体现为:针对性强,运作灵活,有比政府系统更具体的服务策划。这些机构以企业经济投入为依托,目标重点瞄准企业的需要。另外德国大学一般均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找工作提供就业信息。

德国大学在教学上重视宽知识,厚基础,实行通识教育。为了避免学文科缺乏自然科学基础,学理科缺乏人文素质的现象,学生入校后并不急于定专业,而是上完各种基础课后才正式选择专业课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变化很快,几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几年后就可能成为滞销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课程后,可根据需要从容地选择专业。而且德国大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外还要选修多个专业,这种教学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强,就业机会大。另外,德国绝大多数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时间后才能毕业,这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德国企业一般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通过实习,达到相互了解,并最终签定就业合同的比例不在少数。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让实习的学生再回来工作,还资助学生完成学业。

德国学生的就业观念很现代,在他们看来,做什么都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女大学生安娜在谈到职业选择时说:“生存是理想的基础,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件事是先养活自己,找一个活干,理想要从现实做起”。很多德国大学生都认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业与否是个人生存能力的体现,而不是政府或其他人的责任。另外,世界经济不景气使得大学生有了危机感,他们曾经悠哉悠哉的心态被失业的恐惧所改变,甚至主动选择跟自己专业无关,或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大学生就业体系功不可没。在德国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很高,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对职业期望要求高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职业行情和职业发展动态、前景和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定位”,明确职业选择目标;对重视工资待遇的学生,则帮助他们分析各行业的薪酬情况,引导大学生合理“报价”,并传授面谈待遇的技巧等;而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化解心理危机,勇敢面对社会。

 

二、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25,简要概括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主要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高校毕业生: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②施展个人能力和才华的要求

中小企业:①提高职业发展空间;②提高员工收入及待遇;③具有工作挑战性;④完善员工福利体系;⑤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带来吸引力

高校:①高校专业设置;②高校的就业引导

(二)给定资料7中引用德国女大学生安娜的一句话:“生存是理想的基础,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先养活自己,找一个活干,理想要从现实做起”,请结合给定资料反映出大学生择业误区,谈谈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认识。

要求: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认识是:先适应社会,打好经济物质基础,然后要在适应工作的基础上,更看中未来的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具体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签约率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毕业即失业等原因;

因此,当代大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构建完善和体现的政策保障;颁布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和各项具体管理措施的实施并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三)假定你是某市政府就业服务部门负责人,应邀到某高校对毕业生做一次就业指导专场讲座。结合给定资料,撰写一份简要的发言提纲。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全面,层次清楚,不要求格式,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言提纲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

二、由于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的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其次,高校现在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忽视学生就业必须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三、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我们要大力贯彻习近平主席对我们的期待,转变就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摆正心态,勇于到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只有这样才能在认识的道路上一步步走稳走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四)结合给定资料1,他勉励当代大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作不平凡的业绩。以“位”来与未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鲜明,分析深入;2、联系实际;3、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顺畅;4、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位”来与未来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政府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也在严密地关注着。尽管矛盾重重,面对的困难不少,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也已经叫喊了好几年,可是年年“冬天”年年“过”,我们不也迎来和煦的春天了吗?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抉择。

转变就业观念是大学生未来的前提。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提高自身素质是大学生未来的基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制定政策法规是大学生未来的保障。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立足根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