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9 07:25:00
“这是对中国文化理解片面化的个例。如果本土文化产品没有大量投入海外市场,当地消费者只能面对极有限的选择,而这部分产品由于不具备生产规模,难免存在内容片面等问题,传递给国外消费者的‘中国印象’也不可能完美。”J说。
于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反而一些细枝末节的文化枝桠被广泛认知。比如,伴随着海外华人数量的急剧增长,养生、菜谱等种类书籍因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广泛传播。
“但这些枝节根本无法还原中国文化的全貌。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印象的片面化、表面化。更严重的是,文化领域的误解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辐射至各个领域。”J说。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选择性误解你时,你更需要澄清自己。但为何我们屡次遭遇误解却难以澄清?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传播领域仍处于弱势地位。”J说,“目前,国际舆论导向仍牢牢把握在欧美媒体手中。我们难以呈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形象。”
“近年来,中国文化作品、艺术展演在海外亮相,无论从频率、水准和反响看,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满足了艺术爱好者的需求,一方面也纠正了部分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J说。
“文化输出的本质,是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获得公平的话语权、化解误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仍有很多需要改善之处。”某新闻学院院长Y说。
(小标题三:)
“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市场经验缺乏、优质品牌不足、版权意识不成熟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都属于软件上的缺失。”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的许律师说。
“种种政策导向都在释放信号:文化输出必须接受市场规则,顺应海外市场特点,以此提高本土企业的软实力。”J说,“有一些地区因为发展心态浮躁,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比如,一些地区盲目设立发展目标,导致政策制定和发展现状脱节。”
“要真正实现文化输出的目标,文化企业不仅得学会运用资本手段,武装企业硬件,更应创造出多元化、理念先进的文化产品。”Y说。
“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等,都是营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手段和符号。在通往国慰市场的文化快车上,我们虽然起步晚了点,但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又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一定能赶上世界的步伐。”J说。
作答要求:
(一)请从“给定资料4”所介绍的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中,概括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二)阅读“给定资料6”在填空横线处依次拟制这则材料的题目和3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假设BL集团董事长F拟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的关于“品牌战略”高级研讨会,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为他撰写一份介绍BL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成功经验的摘要性发言稿。
(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B卷)
【考查话题】
文化产业,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体分析】
该套试题难度系数中等。以“文化”为主题进行命题,通篇材料阐明了一个道理:在国际文件交流中,中国处于文化逆差的境地。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优质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几年通篇材料共7则,其实以国内外的案例型材料居多,在这点上跟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命题比较相似。材料1的主旨是当前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处于文化逆差的境地,未来中国在文化上需要“引进”更需要“输出”。材料2以一则正面事例说明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出“加工作坊”的境地,一定要有创立独立的品牌,而品牌塑造的核心是文化元素。材料3以一则事例说明在未来加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介入,加强民间交流和业界合作。材料4以韩剧和美剧为例子告诉我们打造电视产品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其中最核心的是承载文化价值观。材料5以网友的观点引出了“文化自尊”这个概念,引发的是未来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思考。材料6以具体的事例和观点点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题目的设置上来看,共4道题,其实第一题和第二题是概括题,第三题是要求写一个发言稿,第四题是写一篇大作文。总体上来说,都是常见题型,难度不大。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2014-安徽-2.阅读“给定资料6”,在填空横线处依次拟制这则材料的题目和3个部分的小标题。
【要求】
(1)在答题卡上按照规定的形式作答;(2)准确、简明,每处不超过20字。
【分数】20
【题型】
概括题
【审题】
本道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概括题,这类概括题需要考生提炼出段落大意,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
【答题思路】
第一个小部分的第一句是一个主旨句,我国文化产业在海外市场“遍地开花”。后面相当大的篇幅都是在谈“遍地开花的表现”。后面某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的所长认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有走出去的资本和空间。而后面又谈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和经贸合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第二部分告诉我们,当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印象是比较片面,甚至是比较扭曲的,而这个是源于中国的文化精髓没有得以有效的输出。
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出于起步阶段,政策导向有误区,但是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且创新意识较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从总体上来看这三部分材料就是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文化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可以做什么。对这部分材料的总体概括还应该结合权威性材料。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参考解析】
打造优势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与国际经贸合作相辅相成。
文化理解片面化呼唤文化精髓的输出。
完善政策导向,打造品牌文化精品。
【赋分说明】
要点如下:
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
以上每点5分;
每点概括必须准确,未用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1-5分;
错别字3个字扣1分。
2014-安徽-3. 假设BL集团董事长F拟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高级研讨会,请根据给定资料2,为他撰写一份接受BL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摘要性发言。
【要求】
(1)内容周全,概括性强;(2)定位明确,符合实际;(3)调理清晰,语言简明,控制在450-500字】
【分数】20
【题型】
公文写作
【审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该题要求的是写一个发言稿,所以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该发言稿的主题内容是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经验,所以在发言稿中,经验应该占到比较大的篇幅。这是一个品牌战略的研讨会,所以一定要围绕品牌展开。内容全面、概括性强是指考生需要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发言稿应该具有的部分。定位明确是指该发言应该符合董事长的身份。条理清晰是指代考生对内容的呈现应该有逻辑性,明白易懂。
【答题思路】
发言稿的基本构成是标题、称谓、正文、签署和成文日期。正文部分应该充分结合给定材料。发言稿正文部分的相当大一部分应该是BL集团的经验,而在这之前可以谈一下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背景,分析出问题,以BL集团的经验引出对策。另外,通篇材料的主题是文化,而且材料也已经点出文化在品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以文化来展望未来品牌经营。
【参考解析】
文化-品牌创新的灵魂
各位同仁、各位领导: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品牌创新研究会上与各位共聚一堂。会议组织方是要求我将我集团的经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十分的惶恐。荣幸的是能够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惶恐的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希望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中国当前是最大的商品制造基地,但是品牌竞争力非常的弱小。我们长期奉行以产量取胜的低赢利扩张模式,这种扩张模式靠的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生存能力极弱。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进行全方位品牌经营。
我们BL集团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从1992年起就把大部分产品外包,一心从事品牌、渠道经营,我们特别注重自身孵化,不盲目抄袭。特别注重文化审美等附加价值,努力拓展消费群宽容度,而且有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
然而当今国产品牌出了国门以后不是受阻就是消化不良,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元素没有得到国际的认可。因此,主动和系统输出文化,能够消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能为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助力。
最后,愿我们的经济在文化的助力之下,在不远的未来继续逆风高飞!
F
2014年4月12日
【赋分说明】
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
格式4分,
当前制造业现状3分;
应对方略4分;
经验5分;
文化点题3分
错别字3个字扣1分。
表达分2分。
2014-安徽-4.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45分
【要求】
中心明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3)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分数】45
【题型】
文章写作
【审题】
题目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以“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材料中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以及美剧和韩剧的经验,而作文命题中明确提到要以“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为主题,说明论点要求要围绕“文化自尊”来谈,美剧和韩剧的成功可以作为素材。另外,本文是话题作文,可以自主命题。题中要求不要拘泥于给定材料,可以结合自己的积累的素材和思考。
【答题思路】
本文的主题已经确定,即可以写成以分析为主的政论,也可以写成以对策为主的策论。
【参考解析】
自尊者,人必尊之
——加强文化建设 重建文化自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儿女的骄傲,甚至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是,不知何时,圣诞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却日渐势微;懂得欣赏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的人越来越少,“韩剧热”、“美剧热”却大行其道。一则武汉某少年青年欲整容成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主人翁都教授的报道让国人无限感慨,也让某政协委员不禁惊呼:“韩剧热伤害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
“美剧热”、“韩剧热”的背后,是美国、韩国等国家文化产业的兴起。伴随着美剧、韩剧在中国的火热,是美国和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的流行,甚至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据某媒体报道,随着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大热,剧中女主人公使用的口红一度脱销。很多人也因为这部电视剧,把出国旅游的首选地定在韩国。更重要的,随着这些文化产品在中国的流行,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价值观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哈韩”早已屡见不鲜,在汉语中夹杂着英语也一度时髦。复兴中华,振兴中国,必须加强文化建设,重建文化自尊。
加强文化建设,重建文化自尊,“尊自己”是前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的《马可.波罗行记》,到李约瑟博士的煌煌巨着《中国科学技术史》,无不反映了外国文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仰慕。即便是现在大行其道的韩剧,也曾经奉中国的港剧为成功的圭臬。但是,现在很多国人却视中国文化为落后、糟粕的代表。殊不知,正是许多我们忽视的文化传统和传统习俗,被韩国人充分包装利用,成为国家形象,然后通过各种文化产品输入到中国。我们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加强文化建设,重建文化自尊,“自己尊”是关键。韩剧之“韩”,非一日之“韩”;美剧之“美”,非一日成“美”。韩国和美国的文化产品能在全世界流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几十年如一日不断的原创、磨练和积累。“自尊者,人必尊之”。反观中国,因为什么而让我们的文化原创得不到自己的尊重,导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