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9 07:15:47
不可否认,韩剧是韩国文化的一种体现,韩剧热无形之中会带来韩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带来一定的伤害。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伤害程度究竟有多深?根本没有准确的实证数据。韩剧在大陆风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穿韩版的衣服,说一两句“欧巴”“思密达”,吃几次韩餐,可并没有见到有谁因为喜欢看韩剧就改一个韩国名字或者移民韩国。韩剧的影响当然是客观存在,但说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自尊则未免太高估韩国文化的影响。
看看韩剧,天不会埸下来,文化自尊也不一定会受到伤害。换个角度说,我们正视“韩流”的影响,可更该思考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5.当前,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着逆差,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在数量质量上都难成比例。为了扭转这种逆差,有学者提出了中国文化输出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仅要“引进”,而且要“输出”。有学者认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须有自己的创造性输出,否则这个民族就会丧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国当代文化需要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藉此从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来,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化创生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文化输出。”
从1934年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到当前我们提出文化输出,已经整整过去80年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和“输出”相结合。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不仅是对经济建设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适合文化建设。这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坚持“拿来主义”与“文化输出”相结合。
学者指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从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虽然是一个巨大转变,但是,我们的文化输出不能为输出而输出,而是应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们拿来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的文化输出也必须输出的是中国当代文化中对人类健康向上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文化输出应以我们的原创作品为主,即能够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过去,我们也有一些文化产品输出,我们也输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产品。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输出的有些文化产品却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狭隘需要,贩卖的是一些中国文化的落后的、丑陋的东西。这种文化输出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形象,损害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
因此。中国当代文化解决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现象,就必须在努力解决现存冲突的过程中大力创造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人类的健康向上的发展中做出自己应有的独特贡献。这种“有价值的文化产品”,首先就内含着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有学者套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
鉴于有人提出从文化拿来主义走向文化输出主义的理念,有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是少提“主义”,一提主义往往会走向极端;二是在文化上还是要“拿来”与“输出”并举。文化上的平等交流应该是互通的,一手进一手出,不应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只做进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则根本不符合世贸协定。“拿来”拿的是我们没有的,而且是必要的;“拿来”也不是全盘西化,囫囵吞枣,而是咀嚼消化,为我所用。“输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倾销”,文化上的伪劣产品应该杜绝出口,以次充好必然败坏名声,后患无穷,即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当今发展的需要。最能体现中国当今文化软实力的,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在输出什么、怎样输出、拿来什么和创造什么等方面,还需要作通盘的规划,并付之行动。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二、假设你以BL集团发言人的身份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的论坛,请根据“给定资料2”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BL集体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3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有概括性;(3)语言生动,对象明确;(4)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2014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确定作答任务是分析“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题目给出了明确的作答范围,因而只需要看这一则资料即可。
【参考答案】
每一个在外的中国人都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传递着中国的态度,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和文化理念。小琼向小城人们展示了中国的价值观并赢得了他们的欣赏。这句话也表明中国文化正在逐步为国际接受并且欣赏,为中国制造得到国际认可迈出了坚实一步。我们要加强在外中国人与当地人的交流,通过举办展览的形式来输出中国文化。
二、假设你以BL集团发言人的身份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的论坛,请根据“给定资料2”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BL集体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3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有概括性;(3)语言生动,对象明确;(4)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可知,本题属于应用文写作题。题目要求根据“给定资料2” 为拟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的高级研讨会的BL集团董事长F撰写一份介绍BL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摘要性发言稿。由此可知,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2”;作答内容是“为BL集团董事长F撰写一份介绍BL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摘要性发言稿”。要求中提到“内容全面”、 “条理清晰”,为此,作答时要注意全面、有条理。另外,要把字数控制在450-500字。
【参考答案】
各位朋友:
大家好!品牌是一个符号,是产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是产品表达自身信息的载体。品牌竞争力是形成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现。目前,中国制造在世界很多领域都没有话语权、定价权,国产品牌走出国门不是受阻就是消化不良。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中国品牌的文化元素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BL集团作为一家集团公司,拥有“XX家纺”、“XX休闲服饰”等著名品牌。我们的成功在于能够实行全方位品牌经营和世界顶级品牌营销战略,主动和系统地开发和输出文化。具体来说,一是正确定位,开发文化审美附加价值,提升文化审美价值的集中度和对消费群体的宽容度。二是优选高效的品牌化战略与品牌架构推进品牌资产的增值,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三是进行文化输出,升级品牌。在用功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之前,先满足其对文化的认同,打造品牌文化。
文化元素是塑造品牌的根本,有了文化的品牌才有灵魂和生动的生命,才能持久生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国内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以及购买力都在逐年提高,这是打响原创品牌的好机会。为此,大家要认识到文化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开发和输出文化。
三、“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做一个价值自足的文化大国
澳大利亚报纸曾提出三个问题,击中了中国经济的软肋:“1.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愿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送美欧;2.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3.什么时候全球消费者选购产品更多选择中国品牌。”只有软实力真正与硬实力匹配,中国才会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换句话说,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纵观世界,美国有牛仔的冒险,创新的精神内核。英国有贵族绅士风度和严谨的思维模式。德国有日尔曼式的强悍探索!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如果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认同,中国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唯有价值观才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通过赋予文化产品有力的价值取向以及有力的输出渠道,才能顺利完成输出文化价值观的重责,才能给自己的国家发展和文明模式带来合法性和认同感。
文化产品应注重制作的技术投入。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说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与经济的互相渗透、日益融合,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产业,具有文化含量大、能耗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工艺先进、效益明显的特征。特别是由于高科技的投入,使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集约化、高科技化以及通过大众传媒广泛扩散的态势。高新技术的渗透是文化产业崛起的驱动器。
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正确看待文化入侵。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是自信。只要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并对这种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存有坚定的必胜信念,这就叫自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力量源泉,这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本色,同时兼纳外来的文化为己用,坚持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才形成了对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自信,从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国家亲和力形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各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广泛交流、传播和渗透融合,各国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已经形成世界性趋势。因此,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为外在形式,树立中国世界性的国家亲和力形象,达到输出现有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目标。当前年轻一代对于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淡漠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大媒体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的责任,真正将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记得二十年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颇为自信地安慰西方人说:“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可以输出的普世价值观。”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就像是一个暴发户,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有“话筒”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除非我们不想成为大国,尤其是成为一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