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9 07:13:56
“要真正实现文化输出的目标,文化企业不仅得学会运用资本手段,武装企业硬件,更应创造出多元化、理念先进的文化产品。”Y说,“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等,都是营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手段和符号。在通往国际市场的文化快车上,我们虽然起步晚了点,但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又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一定能赶上世界的步伐。”
材料5
当前,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着这逆差,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在数量质量上都难成比例。为了扭转这种逆差,有学者提出了中国文化输出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仅要“引进”,而且要“输出”,有学者认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须有自己的创造性输出,否则这个民族就会丧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国当代文化需要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产点,籍此从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来,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文化输出。
从1934年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到当前我们提出文化输出,已经整整过去80年了,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和“输出”想结合,不仅要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而要也要适合文化建设,就是说,我们的文化要坚持“拿来主义”与“文化输出”相结合。
学者指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从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虽然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但是,我们的文化输出不能为输出而输出,而是应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们拿来的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的文化输出也必须输出的是中国当代文化中队人类健康向上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文化输出应以我们的原创作品为主,即能够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过去,我们也有一些文化产品的输出,我们也输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作品,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输出的有些文化产品却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狭隘需要,贩卖的是一些中国文化落后的,丑陋的东西。这种文化输出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形象,损害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因此,中国当代文化解决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现象,就必须在努力解决现存冲突的过程中大力创造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人类的健康向上的发展中做出自己应有的独特贡献。这种“有价值的产品”,首先就内含着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有学者套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
鉴于有人提出从文化拿来主义走向文化输出主义的理念,有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少提“主义”,一提主义往往会走向极端;二、在文化上还是要“拿来”与“输出”并举。文化上的平等交流应该是互通的,一手进一手出,不应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做进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则根本不符合世贸协定。“拿来”拿的是我们没有而且是必要的;“拿来”也不是全盘西化,囫囵吞枣,而是咀嚼消化,为我所用。“输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倾销”,文化上的伪劣产品应该杜绝出口,以次充好,必然败坏名声,后患无穷。即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时代和世界的需要。最能体现中国当今文化软实力的,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所以在输出什么,创造什么文化产品和怎样输出等方面,还需要作通盘的规划,并付之行动。
材料6
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日本和食、地中海饮食和海国大餐都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昆曲、古琴艺术、福建南音、珠算等30项……其它国家更关注生活化的东西,和中国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不走出去,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影响,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体系就永远处于不被人了解和理解的状况。
如何让中华文化加快走出去?江西省文化学者Y研究员提出了如下认识:
“与中华文化的悠久与厚重相比,与中国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相比,中国文化走出去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传统的多,古代的多,现代的少;二是舞台的多,表演的多,其他类型的少;三是展示的多,宣传的多,有市场竞争的少。”
“比如长城,故宫等古代建筑,京剧,龙灯,舞狮等传统文化,国外可能知道,了解,但中国现代的东西还没有形成显著标志,还不能让人在看到时就能一眼识别出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中国在国际上拿奖的电影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反映过去的事情,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到,如何反映当代文化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再比如我们的文艺团体出去演出多,还有一些文化展览,包括中华文化年的活动,多是以展示,演出为主。有些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实际上都是自已出钱赚吆喝,不仅传播中国的文化的效果不佳,还容易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觉得走出去必须走进去,走进去必须走到心里去。”
“我认为不仅仅是世界各地有中文电视落地,有中文书刊发行,不仅仅是在五大洲开办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能被接受成为异域的文化肌理。这是更为艰巨和长期的过程。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关键是要有国际视野。”
“首先,要认真研究对象国的需求和当地文化习俗。目前在国外举办的一些中国文化活动,多是为了提高作者或一些机构在中国的知名度,国内媒体炒得轰轰烈烈,举办国却很少有人关注。只有围绕对象国主流社会的需求,才能在举办地引起关注和影响,才能把中国文化走出去落到实处。中国文化的传播,也需要运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新的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这里要特别注意全国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避免误闯雷区。”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唐人街’这个平台。各国的‘唐人街’是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的良好平台,要争取通过华侨华人圈,让中国文化进入当地主流社会。”
“第三,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文化走出去’是一种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方式,‘请进来’也是。一方面,现在中国文化对外‘发声’的渠道更为广阔,对外传播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和便捷,对外交流的舞台更为丰富,特别是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自然而然地把中国文化传统带到世界。另一方面,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工作或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三、作答要求
问题一:结合“给定资料1”中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经验。(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问题二: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文化鲶鱼”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全面、语言简练。不超过300字。
问题三:请根据“给定资料3”,围绕高清红剪纸事业的发展经历,以“如何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为主题写一份政策建议,供领导参考。(25分)
要求:概括完整、清晰、简明;对策全面、有效、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格式正确。不超过500字。
问题四:“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到:“中国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阐述充分;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问题一:结合“给定资料1”中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经验。(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作答资料范围为“1”,作答任务为概括经验,作答条件包括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100字。因此作答时考生须注意,答案要点应只在资料1中寻找,不要囊括其他材料要点;作答不仅要保证要点齐全和准确,更需要注意作答字数的限制,需要语言必须简明、扼要。
【参考答案】
积极探索既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又符合国际主流的电视产品。一、提升电视剧制作水平且加强文化产品对外输出能力。二是以受众为导向,以现实题材为主,创新电视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对接市场,接受评判。
问题二:请根据“给定材料2”,谈谈你对“文化鲶鱼”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全面、语言简练。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作答资料范围为“材料2”,通过题干要求“理解”,要求中“观点正确”的表述以及作答对象“文化鲶鱼”这个短语来判定,此题为综合分析题,作答任务是围绕“文化鲶鱼”这个概念谈理解,作答条件包括观点正确、内容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因此作答时考生须注意,答案要点应只在资料2中寻找,不要囊括其他材料要点;按照亮明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的思路应答。
【参考答案】
“文化鲶鱼”将外国文化产品比作鲶鱼,暗指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明是在不断成功回应各种危机和挑战中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韩流入侵并没有危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文化多元开放的时代,观众有选择文化产品的自由,观众看重的是文化产品的娱乐功能,想不到文化入侵这样的宏大命题。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而言,中国西方大国打开中国大门以来,传统文化就一直在与西方文化的斗争中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第三方面,从现实来看,没有准确数据说明韩剧对中国文化的伤害;而且韩剧仅仅波及了我们的一些日常生活,并未对中国人思想、归属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既要正视韩剧的影响,更应该思考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问题三:请根据给定资料3,围绕高清红剪纸事业的发展经历,以“如何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为主题写一份政策建议,供领导参考。(25分)
要求:概括完整,清晰简明;对策全面,有效,针对性强;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格式正确,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谈谈促进民间文化走出去的建议。通过阅读题干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作答范围,本题要求根据资料3,并围绕高清红的剪纸事业作答,故此我们首先要回到材料3去寻找答题的要点。
二是作答要求,需要着重注意的是“概括完整”和“格式正确”这两个要求,这说明答案是除了提出具体建议,还需要概括高清红事业的成功经验;此外格式要正确。
【参考答案】
让民间文化走出去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我是一名民间文化爱好者,对民间文化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想提出一些个人见解。我国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涵盖面广,鼓励并支持如广灵剪纸等民间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了解与接受,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基于当前民间文化还存在规模较小,市场认可度较低等问题,为了更好的让民间文化走出去,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对外开放。地方政府可将部分特色民间文化指定为“民间手工艺术专业公司”或旅游产品定点生产公司,鼓励地方特色文化在各地开设展厅和办事处。
二、加强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人。民间文化能否走出去,能否得到保护、传承甚至创新,最终走出去,与民间文化人才息息相关,因此,政府应营造社会氛围,多支持像高清红这样的人才发展,让民间文化能够得到国际的认可,真正走出去。
三、创新民间文化发展模式,引导民间文化公司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为民间文化走出去奠定基础。一方面,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组织培训剪纸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协会的力量,力图将中国民间艺术推向国际市场。
问题四:“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到:“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