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02 13:46:51
C选项,“OTC”指的是“over the counter”指的是“非处方药”;
D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其中“个人姓名”并不包含其中,因此个人姓名可以注册成为食品商标,考生也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名称,如“王致和”等,因此D选项错误。本题选B。
笔
5.正确答案是 D,
解析
D选项橄榄球比赛分为4节,每节15分钟,共计60分钟,与题干相符,且橄榄球在比赛过程中也要求跑位、速度,因此本题选D。
A选项足球比赛时长为90分钟,与题干不符;
B选项马拉松跑动距离约为42公里,不可能是1.3千米;
C选项篮球的比赛时长,国际比赛规则为40分钟,CBA、NBA为48分钟。
6.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C选项“破屋更糟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形容境遇本已十分凄残,却又遭劫难,体现了联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并非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A选项切牛羊看纹路体现规律性;
B选项欲善其事利其器体现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
D选项登高山临深渊体现实践。
所以选C。
7.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C项表述不正确,因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并非唐代杜牧的名句,而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其它选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选C。
8.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禅让制:传说时代的王位继承制度,“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又可分“内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如尧让位于舜。题目说的是人才测评方式,而A项是王位继承制度,A项与题意不符,错误。
B项察举制,汉代的人才选拔方式“察孝廉、举秀才”。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B项正确。
C项科举制是指即分科取士,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C项正确
D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选拔任用人才的主要方式,中正官依据士人的家世德才来评定品级,据此来任用。D项正确
此题是选非题,选择A。
9.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A项中“黄山”对应的是安徽省,“瓷器与中国同名”中的“瓷器”对应的是江西省,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的“瓷都”。对应错误,不当选。
B项中洞庭湖和岳阳楼都在湖南省,赤壁和黄鹤楼均属于湖北省,其中“八百里”对“两千年”,“洞庭”对“赤壁”,“岳阳”对“黄鹤”,“壮阔”对“风流”,对仗工整,因次本题选B。
C项中“川肴蜀绣渝州城”中“渝州城”指的是重庆,对应错误,不当选。
D项中,虽然碧草毡房是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描述,苍松雪岭是指我国的黑龙江省,地点上对应正确,但是“牛羊壮”和“千里香”对仗不够工整,因此D选项错误。
10.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A表述正确,骨髓配对与血型配对是不同。骨髓配对的要求很高,同卵双胞胎的配对成功率是100%,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配型结果肯定是半相合,异卵双胞胎或者亲兄妹的配对成功率是25%,其他亲戚之间要看具体的血缘关系,毫无关系的人之间配对的成功率从几百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所以配对移植成功概率最大的应该是父亲和女儿,选A。
11.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A表述正确,A选项门环惹铜绿属于化学反应,门环中的铜、水、空气的氧气、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一起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绿色的碱式碳酸铜,俗称“铜锈”。
B选项汪洋变赤潮,赤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C选项化蛹成蝶是蝴蝶的发育阶段,属于生命现象。
D选项青苔是水生苔藓植物,色翠绿,生长在水中或陆地阴湿处,属于生命现象,所以选择A。
12.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区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繁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按照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奔跑、飞行、游泳等。而题干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动物的肢体形态进行的划分,其中虎狼、棕熊和狮子都是四足,有脊椎,体表有毛;丹顶鹤、蝙蝠和麻雀都是双足,有翅膀;而黄鳝、蚯蚓和蛇都是长条状无足的爬行动物。因此本题选择B。
13.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A选项焗指的是将锅盖严焖煮,利用蒸汽使密闭容器中事物变熟,如盐焗鸡。对应正确。
B选项煨指食物连同汤水放入密封的瓦坛中,在小火中慢煮致熟的烹调方法。如瓦罐煨汤。对应错误。北方菜系又指食物连同汤水放入密封的瓦坛中,在文火中致熟的烹调方法。而将各种食物混合加水煮是炖。
C选项烩指把饭和各种菜混合在一起烹煮,如烩面。对应错误。
D选项煸本意为是把菜肴放在热油里炒到半熟,以备再加作料烹熟。而将食物放在沸水烫是焯。
14.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钗是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簪是古代发饰,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A项对应正确。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笏并不是餐具。筷也叫“箸”,是夹取食物的用具。B项对应错误。
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杯是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多为圆筒状或喇叭状,材质多为木、金属、玻璃或陶瓷。C项对应正确。
履的基本意思是鞋的意思,屐是用木头做鞋底的鞋,泛指鞋。D项对应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B项。
15.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花到岭南无月令体现了岭南气候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选项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体现了事物与人的影响;
C选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体现的是环境对人物心情的影响;
D选项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体现的是以闹衬寂,环境孤寂。
所以选B。
16.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A选项用湿土包裹保存新鲜土豆,容易使土豆发芽,而发芽的土豆容易使人中毒。做法错误。
B选项用铝制器皿泡制老醋花生,而铝易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做法错误。
C选项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把铁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做法正确。
D选项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生长、产酸,从而制造出酸脆的泡菜。乳酸菌生长不能有氧气的存在,所以要密封泡菜坛,隔绝空气。而其他大部分杂菌(细菌、酵母等),需要在有氧气(空气)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密封泡菜坛,隔绝空气,能防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所以不能用带气孔的器皿。
因此本题选择C。
17.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因为(3)所处的位置正上方为面积最小区域为休息区,其方向也为正上方。左上方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为仓库区,其方位从(3)出发,也为左上。右上方为生产区,面积为第三小,其方位从(3)出发也为右上。右下方为包装区,从(3)所以答案为C。
18.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氟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是形成坚硬骨骼的必需元素,缺氟会造成龋齿。长期饮用会导致人体微量元素氟的过高和氟中毒,同时还会得花斑牙。A选项正确。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但纤维素并不是植物的主要成分,水才是植物的主要成分。B项错误。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会导致发育不良。缺乏严重时,将会导致"侏儒症"和智力发育不良。钙享有“生命元素”之称,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激活剂,使人体各器官能够正常运作。铁元素也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约有4~5克铁,其中72%以血红蛋白、35%以肌红蛋白、0.2以其它化合物形式存在,因此,C项正确。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三大供能物质,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能够为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D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项。
19.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C项正确。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1861年-1865年爆发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五四青年运动发生于1919年。
南朝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因此为南北朝并存。正确排序应为秦朝—南北朝—唐朝。
泥盆纪距今约4.1亿—3·55亿年,三叠纪距今约2.5亿—2.05亿年,侏罗纪距今约2.05亿—1.35亿年、白垩纪1.35亿—6500万年。正确排序为泥盆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D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约,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三国志》成书于公元280年,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战争与和平》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863年-1869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67年。正确排序为《论语》—《三国志》—《战争与和平》—《三国志》。
20.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本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一马当先指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一蹴而就指一下子就可以成功。一步登天指一下子就可以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根据语境,可以排除BD。第二空,根据前文“就紧迫性而言”,治霾必须“只争朝夕”。釜底抽薪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本题答案为C。
21.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本题答案为B.理智开明。本题考查考生对语境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是”后面文字看,强调的是大连人能够接受、保留外来事物,比较四个选项第二个空的几个备选词语,只有“开明”能够匹配,因此选择B.理智开明。
22.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本题答案为A 不言而喻窘态百出。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掌握与运用。从第一个空来看,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很明白。无庸赘述指用不着多说。昭然若揭指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显而易见指事情非常明显,容易看清楚。根据语境,可以排除C。第二个空,“不幸得脸盲症的话”,并不会羞愧,排除D。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与原文不符,排除B。因此,本题答案为A。
23.正确答案是 D,
解析
本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整个文段感情色彩是褒扬、正面的,“尔虞我诈”贬义,感情色彩不适合,排除A。而第一个空应填入成语要与“谋略”构成定语与中心词关系,比较剩下的三个成语,“汪洋恣肆”一般用来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通常不搭配“谋略”。可排除C。而“经天纬地”通常是形容治国理政,也不与“谋略”搭配,排除B。本题答案为D。
24.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第一空“冷漠”、“凄清”语义过重,排除B、D项;第二空“不过如此”指只是这样,并不怎么突出,消极色彩,不符文意,排除A项。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项。
25.正确答案是 D,
解析
第一空后文是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后文两个分句“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从乌江来刀长江边的涪陵区”,表明作者走了多个地区,“辗转”指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正和题意,初步锁定D项;“迁徙”指迁移;搬家,跟后文并无呼应,排除A项;“游走”指短暂的在一个地区,后文没有短暂之意,排除B项;“流连”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文中没有不舍之意,排除C项;再看第二空,前文呼应“小河的人”、“小河的边民”,后文的“到了沿海”、“到了内地”,可知填入“漂流”符合文意,“漂流”指漂浮流动,含有漂泊,行踪无定之意。综上此题答案为D项。此题易错项为A项,对比A、D项,第一空“迁徙”和“辗转”都有迁移之意,但辗转更符合后文的多个地区的描述,第二空“漂泊”和“漂流”都有无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