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2 08:16:27
127、根据表中调查资料,从1990年到2003年,J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相比:
A.较低 B.较高 C.恰好相等 D.哪一个较高,看不出来
128、 2003年表中被调查J省城镇居民家庭的总就业人口占被调查J省城镇居民家尾田砂产量的比重是:
A. 50.34% B. 26.86% C. 47.81% D. 63.22%
129、按表中变化趋势. 2004年J省城镇居民家庭的平均想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A.高于 7000元 B.高于2003年,且低于7000元
C.低于 2003年 D.以上都不对
130、根据表中调衣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03年与2002年相比,J省城镇被调查家庭的户均全年借贷支出较高
B 总体上说.1990年到2003年J省城镇居民家庭的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断增大
C 总体上说,1990年到2003年J省城镇居民家庭的户均住房使用面积不断增大
D 1990年到2003年.J省城镇居民家庭的户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年增长额不断增大
三、图形资料(131—135题)
请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2001-2003年高校分学科毕业生人数统计图 (单位:千人)
131、从2001年到2003年,每年毕业生最多的学科是:
A工学 B.管理学 C.文学 D.医学
132、从2001年到2003年,三年累计毕业的人学生约有:
A. 475万人 B. 450万人 C. 425万人 D. 400万人
133、从2001年到2003年,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相差最大的两个学科分别是:
A.工学和农学 B.文学和哲学 C.工学和经济学 D工学和哲学
134、根据推断,2001年管理学毕业生人数约为:
A. 12万人 B.14万人 C. 16万人 D. 18万人
135、下列分析与预测,正确的有几项:
(I) 三年中哲学类毕业生约三千人
(2) 根据2001年至2003年的走势,预测工学类2004年的毕业生将超过70万人
(3) 从图中知2003年毕业生约有188万人,2004年的毕业生将超过200万人
(4) 每年工学类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三分之一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
200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C 【解析】本段文字的中心在最后一句话,即明年中国将推进价格改革。而前面所介绍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为后一部分内容服务的。故选C。
2.D 【解析】文段从利润、贷款、成本、销售、收入增长和资金周转等方面说明了房地产开发的收益整体暗淡,A、B、C项的概括都比较片面。故选D。
3.D 【解析】文段并未提及保护藏羚羊所遇到的困难,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北迁至西昆仑山地区的只是部分藏羚羊;C项不是文段表明的中心;从藏羚羊聚集到西昆仑山地区产仔,可知D项正确。故选D。 [行测真题]
4.D 【解析】A、C两项夸大了题干论述的范围,B项说法则过于片面。题干主要阐述的是净死亡、保险金、身故保险金和全残保险金的限定,即管理要求。故选D。
5.C 【解析】题干主要从分析春节前禽流感防控形式入手,得出“随着春节临近,禽流感仍然可能‘零星散发’”,所以要重视禽流感防控工作。故选C。
6.A 【解析】“我们的发现”是“运用一些相对有限的简单原则和技巧,就可以学会控制摇摆不定的悲伤情绪和自己打击自己的行为”,而这一发现引发了精神病学者、心理学家和其他人士对“认知理论”的兴趣。即这种发现是一种认知理论。故选A。
7.B 【解析】电视网络运营商开始探讨的只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可能性,而不是探讨采用国际标准,A项错误;C项,不是所有开发新产品的计划都停滞不前,而是“为国内标准开发新产品的计划也停滞不前”,排除C项;从题干中无法判定中国政府2003年年底有无发布数字电视标准,因为“目前”是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而B项可以从文段中得出。故选B。
8.A 【解析】“排放的速度”和“下降速度”不相等,B项错误,排除;题干只给出了今年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而未给出去年的情况,因此无从比较,C项错误;只有“严寒”才会影响到臭氧层的恢复,而不是“季节气候变化”,D项也不正确;“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而“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可知A项正确。故选A。
9.A 【解析】作者“记忆犹新”的是“那副石雕本色的很”,可见作者喜欢的是本色石雕。B、D两项从文段中推不出来,C项不是文段的中心。故选A。
10.C 【解析】解答此题目需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给人的重要启示”,A、B、D三项均是材料直接表达出来的原句,而不是“启示”,应排除。C项概括了音乐的两个特点,且表明了“启示”。故选C。
11.A 【解析】B、D两项均可从文中直接找出而不需要推导;C项从文中推不出来;文段从工业品的价格上涨说起,然后对比原油、铜、金的上涨情况,金价上涨与原油、铜相比还很小,即可推出投资黄金还有很多机会。故选A。
12.B 【解析】A、C、D三项均不是文段要表达的中心,文段的落脚点在最后一句话,即表明了该段话的中心。故选B。
13.A 【解析】既然是“准确位置”就可实现“身首合璧”。故选A。
14.B 【解析】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超出了材料的范围,D项说法错误,均应排除。文段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出发,然后用“更”强调必须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统一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才能真正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故选B。
15.B 【解析】荷兰突击特种部队抗议的是“希望荷兰突击队能够有女性官兵的加入”,而这就是范德纳普的计划。故选B。
16.D 【解析】A项不全面;B、C两项虽然是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之一,却不是根本原因;材料第二句指出了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的根本原因。故选D。
17.C 【解析】材料并未主要阐述高动物性蛋白膳食的副作用,排除A项;B、D两项也不是材料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也应排除;材料主要阐述的是要用大豆蛋白来代替动物性蛋白,减少动物性蛋白的摄入。故选C。
18.B 【解析】A、C、D均可从文中推出;材料只是说这项发明能使劣质木材获得比其他贵重木材更加优质的性能,而并未说劣质木材将比优质木材更贵重。故选B。
19.C 【解析】西南岩溶地区地表水匮乏,而有3000多条地下河,但整体开发不足20%,造成“居民饮用水困难”,因此该地区水资源亟待开发。故选C。
20.B 【解析】A项说法片面,C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孩子的意愿”说法过于宽泛,排除A、C、D三项。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把孩子当作教育“实验品”的父母是自私的、虚荣的。故选B。
21.C 【解析】从“思如走马”,“赫然”,“清晰异常”,“剑影中更发出彩虹一般的晕光”等,用剑展示出作者热烈的思绪。故选C。
22.D 【解析】材料从“超女”说起,第一届冠军还未走红,又推出了第二届,无疑是揠苗助长,然后介绍了张曼玉的“熬”,表达出演艺人才的造就是急不得的。故选D。
23.C 【解析】许多人生活富裕了,为了满足猎奇心理,于是许多野生动物被捕猎,用于表演和食用,因此,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越来越糟,C项是文段支持的主要观点。A项不是文段的主旨,B项从文中推不出,D项与文意不符。故选C。
24.C 【解析】A项和B项属于异地就业,D项是增加市场化就业,A、B、D均符合文意。C项到亲戚家帮佣属于“家庭内部的自雇就业”,不是材料支持的市场化就业。故选C。
25.C 【解析】材料第一句话就表明了我国汽车产业“快速进入了过剩时代”,即供大于求,而后面则详细阐述了供大于求的表现和影响。故选C。
26.D 【解析】根据“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可知A项正确;“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可知B项正确;网络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传播更快捷、更广泛,从而使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C项也正确。D项从文中不能找到相关依据。故选D。
27.A 【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在于阐述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使得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即旨在说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故选A。
28.B 【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是第二句话,即旨在说明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而A、C项是统计数据“注水”的部分成因,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D项也不是材料想要说明的问题。故选B。
29.C 【解析】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心所在,“长江电力目前只有80多亿元净资产,而三峡工程机组总收购额在1200亿元左右”,从中反映出总收购资金的缺口很大。前面几句话是为中心提供的论据。故选C。
30.C 【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会使水力发电能力减弱,影响农田灌溉,导致庄稼减产等灾难性后果,而材料的第一句话是突出该冰川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叙述做铺垫。C项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故选C。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31.A 【解析】该数列是一个连续的质数数列。故选A。
32.B 【解析】原数列可变形为-1/1,2/2,-4/3,8/4,( ),32/6,分母是自然数列,分子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未知项为8×(-2)/5=-16/5。故选B。
33.D 【解析】该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为9,11,13,新数列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下一项为13+2=15,因此未知项为50+15=65。故选D。
34.C 【解析】该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变式。3=1×2+1,5=3×2-1,11=5×2+1,21=11×2-1,所以未知项为21×2+1=43。故选C。
35.C 【解析】该数列相邻两项的差为:72,-36,18,-9,新数列是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新数列下一项为-9×(-1/2)=4.5,因此未知项为39-4.5=34.5。故选C。
36.B 【解析】原式=-
+8
-42×
+42×
=9-7+6=8。故选B。
37.D 【解析】原式=(114+336)+(238+112)+(335+245)=450+350+580=1380。故选D。 38.D 【解析】设他损坏了x只易碎物品,则有(2000-x)×3-5x=560×10,解得x=50。故选D。
39.B 【解析】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甲每小时走(x+3)千米,即可列方程x+(x+3)=108÷2,解得x=25.5,所以A、B两地距离为25.5+(25.5+3)+54=108千米。故选B。
40.B 【解析】设甲种客车有x个座位,则乙种客车有(x+20)个座位,360÷x=(360+40)÷(x+20)+1,解得x=60。则360÷60=6辆。故选B。
41.D 【解析】若使三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必须三个数同为奇数或两个偶数、一个奇数。三个同为奇数时,要从5个奇数中选3个奇数有10种选法;两偶一奇时,从4个偶数中选2个有4×3÷2=6种选法,再选1个奇数有5种选法,即有6×5=30种选法。所以共有30+10=40种选法。故选D。
42.C 【解析】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是代入法。当为14人时,作品有105幅,不符合要求;15人时,作品有120幅,也不符合要求;若为16人时,作品有136幅,符合要求。同理D项也不符合要求。故选C。
43.A 【解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代入法。当分得树苗最多为8棵时,8+6+5+4+3=26。故选A。
44.C 【解析】该村原来的工作效率为1500÷15=100亩/天,现在的工作效率为100×(1+25%)=125亩/天,则剩余的任务需(1500-5×100)÷125=8天完成,因此这个行政村提前15-(5+8)=2天完成计划。故选C。
45.B 【解析】球的影子最长应该是太阳光对球做切线形成的,根据其比例可知其影子最长为/3米。故选B。
46.A 【解析】设今年的收费额为x,则去年为(1-15)x,明年为(1+16)x,所以明年的收费额估计要比去年的多=1124。故选A。
47.B 【解析】A公司每小时运送1/14,B公司每小时运送1/8-1/14=3/56,则A每小时送4200÷14=300元货物,B每小时运送4200×3/56=225元货物。设A运送了x小时,则300x+225×(18-x)=4200,解得x=2,因此A应得300×2=600元,B应得4200-600=3600元。故选B。
48.D 【解析】设该批商品成本为x,数量为y,余下的商品打了z折,则有0.5xy×82%=0.5xy×70%+(1.5xyz-xy)×30%,两边同时约去xy,方程化为:0.41=0.35+0.45z-0.3,解得z=0.8,所以余下的商品是8折销售。故选D。
49.B 【解析】A到B的最短距离实际上就是长为7cm、宽为5cm的长方形的对角线,即 =
。故选B。
50.C 【解析】设B公司有x部手机参展,则可列方程:x+276=(378-x)+366,解得x=234。故选C。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51.B 【解析】每一行的图形均是其前面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依此规律,故选B。
52.A 【解析】每一行的三个图形都由一个箭头带一个白三角形、一条线带白三角形和一条线带一个黑三角形构成。故选A。
53.C 【解析】该图形的规律是每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