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1 15:55:04
35.【解析】B。本段文字开头点名话题围绕“中秋节”来谈,随后的内容在介绍中秋节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过程。所以本段文字意在说明中秋节形成的过程。选择B。
36.【解析】A。该段文字的话题围绕“超级火山”展开,所以,结合选项直接排除话题不一致的选项C、D。文段中虽然提到了“超级火山”产生的原因,但是,文段中后半部分大部分内容在谈“超级火山”本身所造成的危害,所以本文段重点内容是在揭示“超级火山”带来的危害。
37.【解析】C。从提问方式上来看,可以得出要考察“作者不赞同的观点”意思就是考察作者的态度。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对于“社会问题如果一味的强调立法”作者是不赞同的,文段最后一句,“未必是一种追求法制的理性态度”可以看出作者批判的内容。
38.【解析】D。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找出选项和原文不一致的选项,选项A的表述原文中有阐述“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选项B的表述原文中阐述“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而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追溯时间跨度很长,选项B正确;选项C的表述原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大约25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加。海洋化石数据显示,1900年至1910年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比其他95%的年份都要冷。”;选项D的表述原文中没有,无中生有。
39.【解析】A。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找出选项和原文不一致的选项,选项B、C的表述原文中有相应的表述,很明显可以排除;选项D的表述原文中的表述“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表明D的表述符合原文;选项A的表述原文中无中生有。
40.【解析】D。文段前两句话,交代了一个事实“我们国家药品的商品名字有厂家决定”,接着文段给出了很多数据事实,在我国的确很多药品名字很多,但是在文段的最后点明了虽然名字很多,不过,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事实,其功效是一致的,所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名称虽多,但功效一致,所以答案选择D。
41.【解析】D。从文段的行文脉络来看是分总段式,最后一句话之前的内容在描述一现象,即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很不力。最后一句话开头的“然而”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也就是说最后一句话是重点句。观察四个选项,AB为转折之前的内容,C的重点文段并未提到。
42.【解析】A。并且属于分总的行文脉络,最后一句话是对策句,对前文提到的如何进行IPO提出了一个对策,并且对策的主体是政府。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提到了政府。
43.【解析】C。A项表述过于消极不选。B项的不拘小节同文段的“以大师自居”相矛盾。C和D比较而言,D更合适一些,意为叶圣陶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和其他人不一样。
44.【解析】D。横线处的内容要与文段的内容想呼应。文段前面说搏击高手受困于对手与自己实力相符,向师傅请教,师傅划了一条更长的线,意思就是说要想找到对方的破绽,必须要更强。
45.【解析】A。属于分总分的行文脉络。第一句话进行一个理论铺垫,第二句话是总句,第三句话“比如”表明举例子。根据第二句很容易得到A,只有A提到了得失。D项虽然是呼吁项但是呼吁的不是文段的重点。
46.【解析】A。该题属于“2+2”模式,比较四个选项的首句发现AD的第一句一样,并且含有一个词“最早”,所以可以把CD排除。①⑤⑥说的进行理论铺垫②③④结合我国情况谈一下相关问题
47.【解析】C。该题同样是道“2+2”模式,观察①和③,发现①更适合放在句首,整个文段出来①外都是在说“地理”的问题,因此①是在进行一个铺垫,所以可以据此排除AD。再看②④,②应放在④前,并且③是总说,所以可以排除B。
48.【解析】C。文段的行文脉络为分总分段式,第一句列举现象,第二句“但是”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句,第三句话列举了一大堆数字进行论证。所以主要分析第二句,根据第二句可以推出C项,生态系统和重点句中的生物多样性是近义替换。
49.【解析】D。文段第一句话提出一个观点,接下来通过作者自己的想法进行论证。第一句话围绕的核心关键词语既是感情,通过总句第一句可以推出D选项。
50.【解析】A。横线处填的句子需要和下文相呼应,下文主要说对同一问题“工业化”从不同的历史时间段来看认识是不同的,并且不同时间段主要指长期和短期。B中的“长期决定”与原文不符。C中的历史事件和因果关系文中并未提到。D和A比较而言,A更明确一些。
51.【解析】C。代入排除法,从最小值代入,可得1080*30=32400=180^2,10和15不满足题意,故答案选C.
52.【解析】A。设三个窗口售票分别为XYZ张。可得方程组Y+Z=746X+Z=726X+Y=700三个方程相加除以2得X+Y+Z=1086
53.【解析】A。要使分得的小菜园尽可能的多,则分割的线条尽可能的短,正方形菜园的边长为25,100米篱笆可分割成4个25,最多分割成9个面积相同的小菜园如下图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54.【解析】B。根据选项可得甲购买的商品超过10件,乙购买的商品少于10件,设甲购买的商品为X件,乙购买的商品为Y件,可得方程50+3(x-10)-19=5y推出5y-3x=1然后代入选项可得只有x+y=21的情况下才满足题目给的条件。
55.【解析】B。由题意可知,任意选出3人只有1人精通德语的组合方式有种方式。而从五人中任意选出3人的组合方式有
种方式,因此概率为
56.【解析】C。m个相同的物品分给n个人,时,每人至少分一个则有
种分法
57.【解析】D。设小明小强和小军购买的课外书分别为XYZ本,则可得方程:X+Y=3Z+4X+Z=2Y-2X-3=Z+3解方程可得X=12
58.【解析】A。由题意知白子数量须为3的倍数,故排除C选项,代入27不满足题意,代入33满足题意,故本题答案选33.
59.【解析】B。由题意易推出整个过程中甲玻璃杯下降了10cm乙玻璃杯上升了5cm而甲玻璃杯减少的体积与乙玻璃杯增加的体积是相等的都等于石块的体积,高度比为2:1,则两者底面积之比为1:2
60.【解析】C。连接AC可知三角形EDC和EAC面积相等,根据题意可以推出三角形ABC和DCA面积之比为8:14两者高相等,则底边AB:CD=4:7
61.【解析】A。赋值工作总量为56,那么A、B的工作效率和为7;A、C的工作效率和为8;B、D的工作效率和为8;那么A、B、C、D的工作效率和为16,所以C、D的工作效率和为9。C、D完成工程所需时间为56/9。C、D合作能比A、B合作提前8-56/9=16/9天。所以选择A选项。
62.【解析】D。假设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均为1,由题意可知,A的货物量是B的两倍。设该组工人一共有2x人。根据题意有:2x*2.5+1.5x=2(1.5x+14)
解方程可得x=8,2x=16.所以,该组工人一共有16人。选择D选项。
63.【解析】A。每个月都只有4个星期五,这三个月共有12个星期五。所以这三个月的天数和应该小于91天,所以这三个月份应该是2、3、4这三个月,可推断出2月星期五的日期为7、14、21、28;3月星期五的日子为6、13、20、27;4月星期五的日子为3、10、17、24;五月一日为周五,因此六月一日为星期一。
64.【解析】B。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甲乙两地相距S,原来的速度为,根据题意可以得到方程组:
解方程组可得:
65.【解析】C。名次是个等差数列,名次之和为300,所以可以得出总人数为24人。由于每个部门的名次和只能为整数,所以销售部门应该有10个人,名次和为113,售后部门人数为5人,名次和为52,技术部门人数为5人,名次和为46.所以剩下的4个人的名次和应该为89,所以其他部门所获得的名次最高为20.
66.【解析】B。考查去同存异,前两个图的不同部分共同组成第三个图,并且第一个图留下的部分在上,第二个图留下的部分在下。
67.【解析】D。两段式的第一段当中,第三个图的方块数加上第二个图的方块数是第一个图的方块个数,同样道理,第二段最后一个图的圆圈数加上第二个图的圆圈数是第一个图的圆圈个数。
68.【解析】C。数面的个数,封闭区间的个数分别为,1,2,3,4,5并且图形都是连在一起,所以排除D,选择C。
69.【解析】C。每个图形的元素依次向上平移,且遇到瓶颈时自动消失,同时在下面补充新元素,按此类推,答案选择C。
70.【解析】D。点有明显的数量变化,0,1,2,3,4。
71.【解析】B。相邻的两个图形的变化都固定在两个特征三角形互换位置,其他特征三角形位置不变,那么结合第三个图形和第五个图形,可以推出第四个图形样子应该是B。第三个图形的西北方向的特征三角和东南方向的特征三角互换位置变成B图形。B图形南北两个放行的特征三角互换位置变成第五个图形。
72.【解析】A。首先每一行都是三种元素,并且每种元素个数加起来都是四个,于是把CD排除。接下来对比AB,两个扇形图形位置到底应该在左还是右呢?按照前两行规律发现,所有两个相邻的并且一样的图形所在的位置都是别的单个出现的图形没有涉及过的位置。所以两个扇形应该在最右边,答案选择A。
73.【解析】D。一黑一白的图形的相对位置的规律,分别是相离,相接,相交,将这三种位置规律进行遍历,于是第三行缺少个相接的,并且是两个图形一黑一白图形相接。
74.【解析】A。用排除法,两个黑色三角的特征面不可能有公共点,所以排除C。两个内部有白色小三角的图形不可能挨着,所以排除BD。答案选择A。
75.【解析】B。本题因为有了题干中不经旋转翻转这个条件,所以并不是很难,第三个图形拼接到第二个图形的左侧缺口,第四个图形拼接到第二个图形的右下角,第一个图形拼接到第二个图形的右上角。组成了B。
76.【解析】A。关键词:1、运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收费等有效的经济手段,2、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A选项规定入园企业的资金限度不符合关键词1和2;B选项的税费、C选项的信贷、D选项的污染治理未达标均符合关键词。因此选择A。
77.【解析】D。关键词: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而再造想象是指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所形成的想象。A选项中故地重游属于回忆;B选项也是根据别人的描述进行想象,明显属于再造想象;C选项也是根据别人的描述,因此属于再造想象;D选项中小明的科幻小说属于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因此选择D。
78.【解析】C。关键词:1、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主体),2、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ABD选项中均符合关键词,但是C选项中政府网站并不属于关键词1——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因此选择C。
79.【解析】D。关键词:各类生物间的进化历程(主体)。A选项中人类不符合关键词;B选项中家族也不符合关键词;C选项中指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D选项从鱼演化到两栖动物,然后分钟哺乳动物和鸟类,符合关键词。因此选择D。
80.【解析】C。关键词: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A、B选项中属于促销活动;C选项符合关键词,属于产品的保证。D选项推出另外一项产品。因此答案选C。
81.【解析】B。关键词:1、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2、未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损害。A选项中,显然受到了第三方的直接损害,因此不符合关键词2;B选项中符合关键词1和2;C未出现惩罚他人,因此不符合关键词。D选项中不存在第三方。因此选择B。
82.【解析】C。关键词:1、两个假言命题;2、一个选言命题。A、B、D选项中,均出现了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符合关键词。C选项中出现的是三个假言命题,却未出现选言命题,因此选择C。
83.【解析】A。关键词:1、A通过引入市场机制;2、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3、根据情况支付费用。A选项中,符合关键词1和2。B选项中招募者愿者不符合关键词3.;C选项中委托并不属于购买,因此不符合关键词;D选项中一家教育机构出资赞助,并不属于政府购买,不符合关键词。因此选择A。
84.【解析】A。关键词:1、不同文化的群体间发生持续的接触;2、文化发生变迁的现象。A选项中,牛仔裤属于20世纪的新产品,在全球风靡,并不属于文化的变迁,因此不符合关键词;B选项中属于英国文化与殖民当地文化的接触与变迁;C选项中属于中外文化的接触与变迁;D选项中属于英国语言文化与罗马帝国语言文化的接触与变迁。因此选择A。
85.【解析】D。关键词:1、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起诉;2、人民法院对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3、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参与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 [公务员考试真题]
A选项中,甲乙之间属于民事行为,不涉及行政行为,因此不符合关键词;B选项中交警队属于被告,即行政行为主体,因此不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C选项中饭店老板属于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而非第三人,因此不符合关键词;D选项中甲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满提起诉讼,乙则属于这场诉讼中第三人,有利害关系,且参与到甲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因此选择D。
86.【解析】A。考查先后对应关系。报警之后被救援,违章之后被罚款。B项中属于主动关系;C项与D项先后顺序颠倒。
87.【解析】B。题干属于种属关系,A黄岩岛属于中沙群岛,C不是种属关系,D蝙蝠不是飞禽
88.【解析】D。题干是一种演变递进的关系,AC没有这种关系,B选项餐馆和快餐店的位置关系颠倒了,所以选择D。
89.【解析】B。通过造句子找关系,历史通过展览的形式达到一种铭记的效果,所以选择B,节日通过晚会的形式达到庆祝的效果。C选项的文献最终效果是参考不是阅读。D,已经有了口碑,就不需要推广了。
90.【解析】C。他人和镜子都具有不使我们认识自己的特质,所以是明得失,法律,准绳都可以使我们辩别是非。B选项也可以用此规律,接下来在比比横纵,显然明得失与辩是非更加的对应。答案选C。
91.【解析】A。论点:现阶段应该暂缓推广生物燃料、限制其使用;论据:因未充分燃烧会转化为乙醛。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