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2 16:59:23
C.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132.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组织或者国家是:
A.美国B.欧元区C.日本D.俄罗斯
133.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
A.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马上繁荣起来
B.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内)走出经济衰退期
C.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
D.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
13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A.8.1% B.7.5% C.7.2% D.6.2%
135.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
,
三、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136—140题
据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91考试网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36.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不能确定
137.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 )
A.4,856亿元 B.5,765亿元
C.6,104亿元 D.6,408亿元
138.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得出( )
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的快
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的慢
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最慢
139.下列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材料中得出( )
Ⅰ.公有经济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91考试网有成分实现的增加值
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所增加
Ⅲ.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只有第Ⅰ项 B.只有第Ⅱ项
C.Ⅰ项和Ⅲ项 D.全部三项
140.如果下面的圆图代表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圆圈中的阴影所占比重最接近非公有制经济比例的是(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1.C 2.D 3.D 4.C 5.B
6.D 7.D 8.D 9.C 10.A
11.B 12.A 13.C 14.D 15.D
16.C 17.C 18.B 19.C 20.B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1.A 22.D 23.B 24.C 25.B
26.B 27.D 28.C 29.A 30.B
31.D 32.A 33.D 34.B 35.C
36.C 37.B 38.B 39.C 40.C
41.A 42.C 43.C 44.C 45.D
46.C 47.A 48.C 49.A 50.D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51.B 52.A 53.A 54.B 55.B
56.D 57.C 58.C 59.C 60.D
61.B 62.D 63.A 64.B 65.B
66.B 67.A 68.C 69.D 70.C
71.A 72.B 73.C 74.A 75.D
76.C 77.C 78.B 79.A 80.A ,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81.A 82.B 83.B 84.C 85.A
86.C 87.B 88.A 89.A 90.C
91.A 92.B 93.C 94.D 95.B
96.AD 97.ACD 98.BCD 99.B l00.ABC
101.B 102.C l03.B 104.B l05.ABCD
l06.B 107.BD 108.A 109.A 110.ABD
111.B 112.C 113.D 114.B 115.A
116.AB 117.BCD 118.AB 119.ABC 120.ACD
121.AB 122.AD 123.ABC 124.BC 125.CD,
第五部分126.C l27.D 128.B 129.D 130.D
131.B l32.C 133.D 134.B 135.A
136.C l37.D 138.A 139.C 1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