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2 14:36:48
23.B.【解析】第一空,因为对象是经典,排除具有消极色彩的 “孤芳自赏”、“凄风苦雨”.再看A和B,“曲高和寡”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另外,“提倡”与珍重不搭,排除A.因此,本题答案为B.
24.C.【解析】语境信息,第一空,“精髓”表明要填入一个具有从内而外意思的词,“流露”正是表明从内而外表现出的意思,故排除A、B和 D.再看第二空,“迷恋” 指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放在此处语义过重,而“秉承”指承袭、接受。多用于指奉行上级的意旨、指示而言,与前面的“一直”和后面的“始终”正好呼应,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25.B.【解析】语境信息,语境信息,第一空,语境信息“是……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构成并且关系所以,第一空对应“广泛”或“普通”,故排除A和 D.第二空,“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一般具有消极色彩,而文中无消极之意,排除C.所以,正确答案为B.
26.A.【解析】语境信息,“的”后面是特质,排除B;“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排除C;此题的关键信息在于第二空,“一是基于民族文化_____的优秀特性,二是给出开放性意义的体系”,“一是……二是……”构成反向并列,后一个是对外开放,前一个肯定是文化内在的特质。禀赋侧重于本身所固有的能力、资质或天赋,侧重于内在。本题答案A为选项。
27.D.【解析】语境信息,第一空,和“畏葸不前”构成并列,要选择具有“畏惧退缩,不敢前进”意思的词,瞻前顾后:指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符合语境,直接排除A.B和 C.第二空,语境信息“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前功尽弃”可以和 “不能前进”构成递进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D.
28.D.【解析】第一空,由前面的信息“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可知,横线应填入一个促进作用的词语,故排除C,提升文化搭配不当,排除B,第二空,“和”字表并列,应填入表示发展变化的词语,“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变革”意思是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主语是汉字词义。故本题答案为D.
29.D.【解析】先看第一空,“惊诧”不能直接接宾语,故排除A;“通过文意可知,是中国电子商务受到广泛关注,排除C;”热闹异常“表明要填入语义较重的词义,排除B.因此”聚焦“最合适。”热议“只是引起议论,没有体现这种积极的感情色彩,”关注“也是中性词语,均不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0.D.【解析】文中重复出现”文化“一词,可知考查的是与”文化“搭配的词语。第一空填入的词语要与”饱满的文化“构成搭配,素养不能用饱满形容,首先排除 B 项;第二空”文化积淀:固定搭配。因此,本题答案D为选项。
31.C.【解析】 “镌刻”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文中语境信息强调“学校的纪念碑上”,镌刻、雕刻符合文段语境。“叩问”指打听;询问之意,与语境“当下”不符,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2.C.【解析】先看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不真实的词,“虚无”合适;再看第二空, “飘荡”指在水上浮动,与前卫的 “涟漪”正好呼应,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3.C.【解析】第一空,根据“违法犯罪、侵蚀”等信息,可知应填入对道德基础起到破坏作用的消极色彩词语,并,“瓦解”指事物的分裂、分离。第二空,甄别表示强调认真、慎重地鉴别。网络谣言是虚假的,应该认真鉴别出来,故“甄选”合适。答案选C.
34.C.【解析】“掣肘”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樊篱”一般多指思想、观念方面对事物的限制,根据语境提示信息可知,改革受到多方利益的干扰,观念的限制,本题答案C为选项。
35.A.【解析】第一空,语境信息提示,“于是”便产生了,“应运而生”具有产生的意思,指适应时机而产生。其他三空均无此意,排除B CD.第二空,表示不断出现,“层出不穷”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
36.A.【解析】第二空作为突破口,“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说明此前这些信息对公众没有公开,故“秘而不宣”表示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符合文意,第一空引起轰动也符合语境,故答案选A.
37.A.【解析】第一空与“揭穿”搭配合理的应为“面纱”、“谜底”,排除B、D选项。第二空后面是“维持过生命”,可知前面应填入的语义是生命伊始,用“孕育”搭配。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8.B.【解析】 “静若处子”原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文中由“不同的是”可知,第一空与前文“河流动若脱兔”是一组反义词,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9.D.【解析】分担:共同承担。担负,指肩挑背负。引申为承受。故第一空,排除AB.第二空应填入一个名词,排除C担负,“分担”工作搭配,减轻“负担”搭配,“担负”耗费体力的工作。代入第三空,担负工作也是常见搭配。因此,本题答案D为选项。
40.B, 解析第一空后面强调“错综复杂”,可知答案从A、B选项中选。第二、三空,后面说的是“不要等到它成了稀有物种才想着去保护”,可知侧重应该是物种带来的好处,所以选择“互利共荣”、“价值”与之呼应。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1.B.【解析】材料结构为总-分式,首先提出本文的主旨句即专家的观点:家庭氛围不和谐、缺少父母关爱导致青少年迷恋网游。后面均是解释前面的观点,同义替换答案为B项。
42.B.【解析】材料中“处理器速度已经超越了传输速度……阻碍了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其意为传输速度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B选项将“传输速度”偷换为“计算机处理速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43.D.【解析】根据文段中“可能发生复杂方应”和“可能对上述化学过程起到了禁锢和保护”文段的倾向性都是“可能”跟文段倾向性一致推断黏土“也许”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因此,本题答案D为选项。
44.C.【解析】文段中说的是“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而C选项说的是“危机人类食品的安全”,属于无中生有。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45.D.【解析】本段文字“总分”文段结构,主旨句来自一句“这样的考量标准本身是含糊的”后面分段并列说明问题,本文主体强调“演员认证”,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46.A.【解析】材料前面提到大气污染不同于其他污染的特点,以及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最后一句话提到公民起诉一长串的可能的污染企业不能震慑污染企业,那么下文有可能会提到公民诉讼索赔的成功案例,即A选项为正确选项。
47.B.【解析】本题第二句开头有一个字是“这”,它指代了第一句话的全部内容,因此是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句是第二句,第二句的重点词汇是预示,因此B最为准确。
48.C.【解析】此题只需去原文段找对应表达。“宇宙射线”、“雪暴”、“自由电子”、“水分子”均有提及,可知均与闪电的产生相关。而“云朵”未有提及。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49.C.【解析】观察选项③句出现两次且可以做首句,④句转折词“事实上”与③句不能构成转折关系,②句的“对话的目的”承接了③句的“对话与沟通”,⑤句继续延续“对话”的话题,①句解释⑤句中的“我打通你”,④句中的“面对面的相异性”延续①句的“面对面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50.A.【解析】材料的主旨句为后面提出的对策句,即“树徳立志”,后面给出相应的解释,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然后对学生的身心进行正面教育,同义替换A为正确选项。
51.D.【解析】文段提出了科学家研究物种存在的问题:对于保护这些可怜物种没有多大作用,且多停留在对其“利用”上。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对这些物种的保护不够。后面又进行了反面论证。因此,文段重点就是对这些物种的保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2.B.【解析】本题属于排序题,从选项入手,观察四个选项的首句,可以判断是“2+2模式”,⑤“随着”表背景,因此排除AC.④中有关联词“且”,因此应放在最后。
53.D.【解析】文段明确提出LiFi“网络设置又几乎不需要任何新的基础设施”,而D选项的表达是“无需任何基础设施”,与原文不符。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4.B.【解析】本题属于排序题,从选项入手,观察四个选项的首句,可以判断是“2+2模式”,首先看⑤句和②句谁更适合作首句,很显然②句更适合,因为②句是一个概念性陈述,将情绪劳动的概念进行较为细致的解释。然后比较A和B,接着看②句后面跟③句还是①句,②句说到员工的行为,①句也是员工具体的行为,②句后面应该跟①句,所以,正确答案是B.
55.D.【解析】文段的论述重点是城管工作实际“没有全国性法律来指导”,仅有“地方性条例”.所以作者意在说明“全国性城管法规制定的必要性”.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6.D.【解析】材料前面提到了红色文化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作为本段材料的收尾句,最后一句话应当提出“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答案为D项。
57.D.【解析】材 料首先提出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二句话的转折后面是重点,提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环境因素被弱化,不再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最后一个转折“但”后面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依然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因此材料的主旨信息为科学技术影响了文明诞生对于地理环境的需求。同义替换答案为D项。
58.A.【解析】材料前两句话提到人类的经验和知识凝聚在语言之中,转折词“而”的后面是材料重点,提到人类的认识结构互补分布构成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同义替换答案为A.
59.A.【解析】文段行文脉络很清晰,为“分总”结构。文段“所以”后引出重点,重点句中又出现一个“还”,表递进。故重点锁定在递进后面,即“你还可以选择一种惬意和愉悦的方式-欣赏唐卡”.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60.A.【解析】材料结构为分-分式,前两句话的背景铺垫提出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最后一句话提到“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共同涉及到的内容均是科技的发展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便利,同义替换答案为A项。
61.D.【解析】约数倍数计算。对每一个数字(1-10)的约数个数进行分析,10的约数有1、2、5、10,故10共被翻转四次,仍然背面向上;9的约数有1、3、9,共被翻转三次,故正面向上。1的约数只有1,只翻了一次,故正面向上。故正面向上的最大编号和最小编号分别为9、1,差值为8.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wwW.91EXam.ORg]
62.C.【解析】代入选项验证即可。若n=7,则由条件②③可知下午不活跃的为2天,上午不活跃的为1天,与条件①矛盾,故排除;若n=8,则由条件②③可知下午不活跃的为3天,上午不活跃的为2天,与条件①矛盾,故排除;若n=9,则由条件②③可知下午不活跃的为4天,上午不活跃的为3天,验证后满足要求。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63.C.【解析】如下图所示,红色为正确线路。最多可经过31个房间。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64.C.【解析】分析题目可知,每“层”锅身可获利10元,所以要尽量把所有锅身全部搭配售出,这样才能获取更大利润,即:2个2层锅,1个3层锅,可获利2×20+30=70元。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65.C.【解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66.A 解析由题意,总人数=总费用÷人均费用=92000÷4600=20人。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4600-503-1998-1199=900元。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67.A.【解析】由题意设去B地的人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