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2 14:25:55
128.2003—2007年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长最少的那年增长了( )万人。
A.42万 B.42 C.20万 D.20
129.2003—2007年中,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最少的那年增长了( )人。
A.56万 B.70万 C.7万 D.31万
130.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3—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人数最多
B.2003—2007年三类教育的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
C.2003—200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念书的人逐年增加
D.因为考大学相对容易了,所以2003—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的人数越来越多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C[解析]原文末句为文段主旨。选项C是对原文“老子提倡一种‘以言去言’的言说方式,即通过使人认识、领悟所言之道,达到‘无言’,撤去语言的迷障,直达‘道’之本真”的同义替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C[解析]文段分别对“信息”在古拉丁语、英语、汉语中在唐代的使用以及日常用语中的意思进行了表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D[解析]文段主要谈的是对美国总统政绩的评价,最后的落脚点是“主要看总统对美国本身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选项D正确。
7.A[解析]选项B文段未提及,选项C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选项D“语言是不重要的”表述本身就有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8.B[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推断题。A、C、D项都能在原文段中找到出处,为正确项。B项错误,原文说的是“表现在价值论上,相对主义否认存在终极的、确定的价值原则。”故本题选B。
9.C[解析]原文对有些报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包括两点。A、D项只说了第一点,B项表述错误,只有C项是对这两点的综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 A[解析]从原文“他……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可知这段文字要说明卢梭对教育发展有贡献,A项正确。B、C、D项未对文段正确理解。
11. B[解析]选项B是对原文“聘请明星任教授如果不能按照程序进行,对其他教授来说是不公平,损害了程序的公平和正义”的同义替换。
12. B[解析]由原文“人文科学对传统的超越不是对传统的证伪并弃置的过程”可知A选项错误。由原文“人文科学的发展中的第一次创新都以突破传统为前提”可知C选项错误。由原文“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后人无法企及的典范”可知传统的东西并不都是后人难以超越的,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 B[解析]文段对海明威和福克纳是持肯定态度的,故排除选项C。由文段末句“人在遭受苦难陷入迷惘的时刻,看来只有那些具有海明威、福克纳精神力量的作家,会给人们以鼓舞,让人们勇敢地生存下去”可知,A项理解错误,B项理解正确。文段未提及海明威强调作家要以自己的作品去振奋人心,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4. A[解析]将长句进行缩略可知:城市文化极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四个选项与之相匹配的只有A项。
15. C[解析]由文段前一句强调自然环境恶劣,后一句又说“尽管有国家的支持……但仍有不少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可得出结论: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当地人民走向富裕的一个主要障碍。选项C正确。
16. A[解析]选项B、C、D可直接从对应的原文中找到出处,只有A项不能从原文直接推出。
22. B[解析]由原文首句“全球化成为今天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不意味着人们关于它的任何谈论都是合理的或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可知A、D项与原文不符。由“‘全球化’这个术语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可知C项错误。由“全球化是一个无主语的模糊概念……”可知B项符合文意。
23. D[解析]由原文“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可知A项错误。B项文段未提及,予以排除。由原文“对话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可知D项正确,C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4. A[解析]根据句意可知,第一空和第二空应填入表假设关系的一对关联词,排除C、D项。第三空应填入顺承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从而”“无疑”都表示因果顺承关系,但是“无疑”表示因果关系过于绝对,排除B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25. C[解析]委派,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委任,派人担任职务。①句未明说学校是派王晓华去担任某职务,故应选“委派”。根据②句句意,很显然应选择“游兴盎然”。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推却,拒绝推辞。根据③句语境,应选“推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 B[解析]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增强,增进,加强。联系原句句意,选择“增强”。②句考查固定搭配,“行为规范”“体系健全”。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由句③上下文,“委曲”最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27. A[解析]本题前两空考查固定搭配,“基金的管理和运作”,由此可以确定本题正确答案为A。
28. D[解析]消除,使不存在,除去;避免,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对于灾害性空间天气可能给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和损失,人类只能是尽量避免或减轻,但不能消除。排除A、B项。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浮出水面,比喻事物显露出来。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根据语境,第二空显然应填入“应运而生”。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9. C[解析]C项前半句的意思是:你当时反对推选他当代表,按照这一逻辑,接下来后半句就应该是:为什么现在又同意他当代表了?但是C项后半句说的却与之相反。故本题有语病的一项是C项。
30. B[解析]B项否定不当,去掉“不得”。
31. D[解析]A项缺主语,应将“由于”二字删除。B项,“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搭配不当。C球“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分类有误,“球衣、球鞋”不是“乒乓器材”。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2. B[解析]A项搭配不当,寿命不能用高低来形容,应该用长短。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只有……才……”为固定搭配。D项“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33. C[解析]A项的歧义在于是李玲的生日,还是李玲的同学的生日。B项的歧义在于是“来了三个老师”,还是“来的老师分别来自三所不同的学校”。D项的歧义在于是“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还是“他知道了这件事后,没有影响”。
34. A[解析]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A项说的是捐款,而不是扔东西,所以“细大不捐”一词使用不当。
35. C[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解决了维生素A易氧化,不稳定”后面加上“的问题”。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保管这批进口的种子没问题”。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在“怎能”前面加上“我”。
36. D[解析]A、B、C项与首段内容一一对应。原文说“在官场之中……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但是D项表述的却是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故本题选D。
37. C[解析]由原文“‘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可知A项理解错误。“鸣佩玉”根据原文是指走路时佩玉发出的声音,而不是用手摇动佩玉,B项错误。由原文“官场之中……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可知,D选项理解有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8. A[解析]第一段和第三段确实提到了几个字词的古义,但表述为“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概念过大。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39. C[解析]由原文“颜回步、趋、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可知,选项C正确。
40. B[解析]A项“不以为然”在原文中无根据,属臆断。C项对原文内容的推理不当,“象征”“衰亡”表述不合文意。D项“尊道贬儒”在原文中无根据,属臆断。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41. B[解析]前一项去掉个位数加1为后项,故2+1=3,有考生可能以为是前一项的末位数字四舍五入后为后一项,选C,但给出的条件没有“舍”,只有“入”,不存在四舍五入的类推关系。
42. D[解析]递推积数列的变式1×2=2,1×2×2=4,1×2×2×4=16,1×2×2×4×16=25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3. C[解析]本题既非等差、等比数列,也非递推幂次数列,但数列出现的唯一规律是能被3整除。观察选项,只有C项符合此规律,故选C。
44. B[解析]考查质数数列,紧跟在13之后的质数为17。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45. A[解析]此数列是以-19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443-192=251,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二、数学运算
46. C[解析]原式=41.2×(8+0.1)+(10+1)×9.25+537×(0.2-0.01)
=329.6+4.12+92.5+9.25+107.4-5.37
=(329.6+107.4)+(4.12+92.5+9.25-5.37)
=437+100.5
=537.5
47. D[解析]此类型的题目使用代入法,简单心算即能得出正确答案。
15×9>105,排除A;25×9>205,排除B;
35×9>305,排除C;45×9=405,故选D。
48. A[解析]设店里原有白布x米,则花布有2x米,列方程如下:
x30=2x-12040
x=180
所以花布原有180×2=360(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9. B[解一]设猴群中小猴有x只,则
[(15+12)×(35-x)+(11+12)x]×2+[15×(35-x)+11x]×6=4400
x=20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解二]小猴一天采桃(11+12)×2+11×6=112千克,大猴一天采桃(15+12)×2+15×6=144千克,若35只均为大猴采的桃,则35×144=5040千克,但实际为4400千克,可求出小猴为(5040-4400)÷(144-112)=20(只)。
50. B[解析]由已知条件可推知,1、2、3、4四个数字的组合由小到大排列第18个数应该是以3为首的四位数,且是以3为首的这一组6个四位数中最大的那个,所以该数应该是3421,本题选B。
51. C[解析]设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x,甲班比乙班平均成绩高y分,则可得方程
42×(x+y)=48x
x=7y
将选项分别代入等式,x分别等于70,77,84,91。根据已知条件各班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可排A、B项。将C、D项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