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1年4月24日公务员联考(行测)真题解析(一)

时间:2011-09-28 19:49: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1424日公务员联考(行测)真题解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

 

1.A.[解析]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语境中强调“多样性”,所以选择“不拘一格”。所以选择A选项。

 

2.A.[解析]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方兴未艾,比喻事物发展处于蓬勃状态,它和欣欣向荣以及如火如荼都含有事物发展处于鼎盛状态之意。语境中说志愿者远动“初始稚步”,排除以上三个词。所以选择A选项。

 

3.D.[解析]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自怨自艾、垂头丧气和怨天尤人都属于外向行为词,而第一个空前面的词“孤独”、“苦恼”属于内向行为词,所以排除前面三个词。所以选择D选项。

 

4.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第二行语境提到“没有无用的人”,所以选择“误用”。所以选择D选项。

 

5.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来开玩笑。揶揄:嘲笑。援引所用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开玩笑,排除“戏谑”一词。所以选择C选项。

 

6.B.[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第一句提到“千丝万缕”,第二句开始的词“在看似”,内容上起了转折的作用,选择“雷同”或者“相同”。再通过第二个空排除“可能”。所以选择B选项。

 

7.B.[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语境中提到“缺乏严密容器”,最为对应的词是“很难完好保存”。所以选择B选项。

 

8.C.[解析]本题属于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是这样。所以排除以上两个词。第二个空“丧失”一词,相比“偏离”一词,程度过重,排除。所以选择C选项。

 

9.B.[解析]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第一个空排除“全面”一词。人云亦云,形容没有主见。各执己见,形容有争议。语焉不详,说的不详细。所以选择B选项。

 

10.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通过第一行的语境提示词“庸俗化”,排除AB两个选项。第二句话强调实质是“精神”和“品格”,所以“技巧”不能再是“基础”,排除D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11.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流风余韵:前代留下来的风尚。星星之火,比喻小乱子可以发展成大祸害看,也比喻开始时显得弱小的新生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车之鉴,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的教训。语境的意思是刻一部书稿,留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选择C选项。

 

12.A.[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语境提到交通问题和交通本身一样古老,排除“失落”和“遗憾”。最后一句提到“根据需求不断做出”,含有一种主动倾向性,而“反应”一般是被动反应,排除。所以选择A选项。

 

13.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生物节律不是一种局限,排除A选项。节律安排,没有这种搭配,排除C选项。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语境中无过分做作之意,排除B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14.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陶醉”褒义词,首先排除A选项。漠视的对象一般是人,注重和语境意思相反,排除BD两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15.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填入一个消极色彩词,排除AD两个选项。语境意思不是人们不能驾驭这些技术,而是不能充分有效的使用和享受这些技术。所以选择C选项。

 

16.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新闻报道,这是常见搭配,所以选择B选项。

 

17.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第二个空格前面的词“想法”,在语境中的意思是并不缺少,所以选择“稀罕”。所以选择C选项。

 

18.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AC两个选项最后一个词分别是“通向”、“驶向”,还处于过程中,排除AC两个选项。BD两个选项中,第二个词分别是加深利益和扩大利益。后者的搭配更为常见,排除B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19.A.[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第一句话是消极的语境,排除中性词“论证”。最后一个空,“践行”观念,最为符合语境的意思。所以选择A选项。

 

20.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需要填入一个消极色彩词,排除AC两个选项。最后一个空如果选择“归咎”一词,后面需要接“人祸”,删掉“之故”两个字。所以选择D选项。

 

21.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根据文意可知,由于北极环境的变化,导致北极熊捕食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答案应选D

 

22.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通过老科学家前后两句话的对比,可知未来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说某些事情是不可能的。A项科学技术文中没有提到。B项说法欠妥当,D项迷信权威文中没有涉及。C项说法符合文意,所以答案为C

 

23.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通过教授的测验说明,如果小组能够细心发现拼图背面的顺序标注,就能很快做到正确拼接。所以文段意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细心对于我们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答案为A

 

24.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中只是说少儿图书销量是继经管、学术文化图书后的又一增长板块,所以我们不能得出少儿图书销量超过学术文化图书,A项说法不对。文中只是讨论少儿图书的销量情况,得不出整个图书市场结构的状况,B项说法不对。由文意可知,少儿图书销量占零售市场的一成以上,C项说法不对。由最后一句话“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可知D项说法正确。所以答案为D

 

25.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提出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接着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体育锻炼的好处,具体即对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答案为CAD说法片面,B项可能性文中没有提到。

 

26.C.[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主题词应为作品,排除AD。再根据前后句隐含的信息,由后面一句话具体对“作者形象”的概念进行解释,空白处说的是“作品描绘的其实是作者形象”,所以答案为CB项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与下文衔接不好。

 

27.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本题难点在于排除C选项。本文表达的主题是“评价中国人对《茶花女》的欣赏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而C选项论述的是评价文学作品。排除C选项。答案应为A选项。

 

28.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第一句话是主旨句,后面一句话是举例子。根据主旨句可知,主要说的是火山灰中的二氧化硅熔点低于飞机的涡轮发动机温度,一旦火山灰进入涡轮中就会对飞机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答案为A

 

29.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根据文意,本段属于并列结构,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