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28 16:04:50
106.2007-2008年,总产量绝对值变动最大的是( )。
A.稻谷B.蔬菜C.瓜类D.青饲料
答案:B, A变化为43万吨;B变化为80万吨;C变化为8万吨;D变化为38万吨;
107.2007年全年该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稻谷的种植面积约( )万亩。
A.2932 B.2909 C
.2920 D.830
答案:B,根据:稻谷面积2920.35万亩,同比增长0.4%。可以知道07年为2909万亩;
四、阅读以下研究简介,回答108—112题。
为了验证“人们会从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获得行动线索”的假设,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有超过100名的行人看到并拾起路上一个写着地址却没有贴邮票的信封。信封里有一个遗失的钱包和一封写给钱包主人的信。钱包里有两美元现金,一张签给E.M.H公司(研究项目成员名字的首字母组合)的支票,一张写着某人电话号码的纸片,一张钱包主人的身份信息卡(上面有钱包主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钱包主人名叫迈克尔·欧文——这个名字是研究者经过仔细挑选的,以避免含有种族或宗教的暗示。
在所有情况下,钱包和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有变化的是写给钱包主人的信。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写信者是与这些路人相似的人(即一个能流利使用英语、像本地人的写信者);而在另一种实验条件下,写信者则是一个与路人不同的人(即一个几乎完全不懂英语的外国人)。另一个实验条件是不同的写信语气。在1/3的情况下,写信者用一种非常客气的语气(正性语气)写这封信,在另外1/3的情况下用一种中性的语气写信,在剩下1/3的情况下则是用一种不太客气的语气(负性语气)写信。
例如,一位操流利英语的人(“相似的人”)用不太客气的语气写的信是这样的:
欧文
而一位不相似的人用不太客气的语气写的信是这样的:
欧文
先生:我正在你们国家旅行,并不熟悉你们的行为方式。但是我发现了你的钱包,东西都在里面了。对这个钱包负责并将它物归原主很费劲。其中的过程实在是繁琐,希望你能够对我有所感激。
行人们是否会归还钱包?对这些行人归还钱包情况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所谓钱包归还率就是指将钱包寄往失主地址的行人数占该种实验条件下拾起钱包者的比重。
108.从所有参加实验者来看,当写信者与自己相似的时候,人们归还钱包的比率大约为( )。
A.25% B.35% C.45% D.60%
答案:C,估算(10+60+70)÷300=45%
109.从所有参加实验者来看,当写信者使用中性语气时,人们归还钱包的比率大约为( )。
A.25% B.40% C.55% D.60%
答案:B,(25+60)÷200=40%;
110.从参加实验的这100多个人所在的整个社会群体来看,当写信者与自己不相似的时候,信的正性语气与负性语气所引起的归还钱包的比率差异最可能为()。
A.0 B.10% C.20% D.30
答案:B;
111.从参加实验的这100多个人所在的整个社会群体来看,当写信者使用正性语气时,写信者与参加实验者的相似性所引起的归还钱包的比率差异最可能为()。
A.10% B.20% C.30% D.40%
答案:D;
112.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者精心挑选钱包主人的名字,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B.写信的语气以及写信者与参加实验者的相似性对钱包归还比率产生交互影响。
C.在写信者与参加实验者不相似的情况下,信件中性语气比信件不太客气语气所导致的钱包归还率低。从这一结果来看,该研究的人群抽样有很大漏洞。
D.实验的结果支持了“人们会从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获得行动线索”这一假设。
答案:D,根据结果不能推知假设成立;
五、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113—115题。
为了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一号召,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每位被调查学生只允许选择一项体育活动。下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13.本次调查共调查了( )人。
A.18 B.40 C
.50 D.不能确定
答案:D,不确定;
114.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最喜欢打篮球的学生约占( )。
A.18% B.36% C.45% D.50%
答案:B;18÷50=36%;
115.根据这次调查,若该校有850名学生,则可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学生约有( )名。
A.68 B.72 C.306 D.136
答案:D,8/50=x/850;x=136;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共25 题,参考时限10 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116.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的辩证关系。
A.质量与数量B.运动与静止C.时间与空间D.肯定与否定
117.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江山易改,秉性难移D.此情可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