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每日一练(2014年06月17日)

时间:2014-06-17 07:35: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1.人大代表在选举的基础上产生。根据《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选举


  B.选举法规定了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


  C.选举权的形式不受任何非法限制和剥夺


  D.选举权的行使受到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限制


  2.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人造关节必须用金属制造


  B.塑料人造关节容易老化


  C.人体丙钾、钠、氯等化学特质很活跃,有腐蚀作用


  D.制造人造关节必须选用化学性质高度稳定的金属和塑料


  3.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中,中国传统儒家制度安排大多是非正式,强调行为规则的内化过程,不重视外在强制约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此(  )


  A.儒家制度具有现代性


  B.在儒家制度的安排下,个体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C.在儒家制度的安排下,个体能以自我制度规则的理解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规则


  D.在儒家制度的安排下,个体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4.语言和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交往的一部分。现今世界,这种交往正在变得更频繁、更迅速,然而从一种语言本身来看,它总是既要保持过去的精华,又要吸收外来因素,否则无法传达新的现实。


  在这段话里,“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指(  )


  A.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吸收


  B.不同语言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C.对外来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既保持本国语言的精华,又吸收外来语言的合理成分


  5.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对工具痕迹、弹头、弹壳上痕迹的检验非常有用,对毛发、射击残留物和其他微细物证也极为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不仅能以极高的倍数提供物证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特点的放大图像,而且由于有很好的景深,还能提供清晰的三维图像。这些优点都是一般光学显微镜所不及的。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分析仪联网还能对验材进行定性分析。


  这段话中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B.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优点其他光学显微镜不 具备


  C.扫描电子显微镜有适于物证检验的优点


  D.扫描电子显微镜是物证检验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仪器

 

  91考试网公务员频道(www.91exam.org/)。


  1. 【解析】D。根据转折句“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正确答案为D。


  2. 【解析】D。文段中心句为最后一句,故正确答案为D。


  3. 【解析】C。B、D两项概括偏颇;而A项则过于笼统,故选C。


  4. 【解析】D。本题注意不要把文意扩大化,B项就扩大了原文段意。而从后一句的阐述中得D项是最恰当的。


  5. 【解析】A。文段首句即为中心句,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均是围绕首句的论点展开的,故答案为A。


Face the fearful with no fears, and its fearfulness dissapears.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Go to bed with the lamb, and rise with the lark.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