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行测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与正反比关系

时间:2016-12-01 11:39: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对于这个公式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但更重要的是要弄明白他们之间的正反比关系。

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工作效率一定时,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

工作时间一定时,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成正比

这种正反比关系是解答工程问题时用得比较广泛的知识点,一般来讲我们把工作总量设成倍数的形式去解决会更好。下面我们就各类工程问题题型来讲解如何应用正反比和特值。

二、工程问题题型介绍

1、普通工程问题

例题:建筑队计划150天建好大楼,按此效率工作30天后由于购买新型设备,工作效率提高20%,则大楼可以提前( )天完工。

A、20 B、25 C、30 D、45

【^91考试网解析】效率原来和现在的比为5∶6

时间原来和现在的比为6 ∶5

所以原来是120现在是100,提前20天完成。

2、多者合作问题

例题: 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要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要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要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

A、8 B、9 C、10 D、12

【^91考试网解析】设工程总量为90,甲的效率为3,甲和乙的效率和为5,乙和丙的效率为6,所以乙的效率为2,丙的效率为4。所以甲乙丙三个人一起做需要10天。

3、交替工作问题

交替工作问题:

(1)总量特值的设定

(2)一个周期的工作量

(3)一个周期的工作时间

(4)多少周期接近工作总量

交替工作问题问法:

(1)完成这项工作用了多长时间?

(2)这项工作最终是由谁来完成的?

(3)某个人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了多长时间?

例题:一项工程甲做10天完成,乙做20天完成,现在按照甲做一天,乙做一天甲再做一天,乙再做一天的顺序轮流工作,问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91考试网解析】设工作总量为20。这样甲的效率为2,乙的效率为1。一个周期的工作量为3,6个周期接近工作总量。经过6个周期后由甲来做,再做一天完成。所以经过的时间为13天。

4、青蛙跳井问题

例题: 一口井深20米,一只青蛙从井底爬上来,第一天上3米,由于劳累第二天又滑下了2米,问这只青蛙多少天可以从井底爬出来?

【^91考试网解析】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青蛙最后一跳的问题,青蛙最后一跳可以是3米,因此前面只需要上17米,两天上1米,17米需要34天,再加上最后的一天一共是35天。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