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6 07:20:46
1、单选题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素,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根据文意,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_____
A: 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B: 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C: 消费者在消费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就会更多地青睐低碳产品
D: 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A项因果关系有误,材料中说推行低碳消费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而不是A项中表述的原因。所以A项错误,当选。根据材料“低碳消费方式……其实质是……”可知B项推断正确;根据材料第二句可以推出C项正确;根据材料“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可见低碳消费是着力决绝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共生型消费方式,所以D推断也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身的发射,它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发布。②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③因些,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震动了人们。④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⑤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公共空间。⑥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⑥②④⑤③
B: ④⑥②⑤③
C: ⑥③④⑤②
D: ④⑥②③⑤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选项可知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阅读文段,可知整篇文段讲述的是电子媒介从报纸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发展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句③的“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震动了人们”可知,句③前应当分析“再度”震动之前的那次震动是因何而起,不可能紧跟句⑥之后做开头两句,因此排除C项。句⑤讲述的是报纸和电视的积极意义,句“尽管如此”指出电视的不足之处,可见句必然跟在句⑤之后,排除D项。句②提到了“民主与开放”,④提到了解放媒介,破除垄断,是民主与开放的进一步延伸,据此判断④应该接在②的后面,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中国科学新闻学会新媒体工作室的报告认为,新技术的出现,使受众接收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比如报纸曾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但它需要到特定地方购买;广播出现后,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收听新闻,于是广播又开始大行其道,直到电视的出现;电视可以让人同时接收视听信息,提高了信息接收效率。而网络时代,信息接收效率进一步提高,并使受众得以进行一定表达,因此互动越来越成为媒体信息传播的趋势。本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_____。
A: 新技术对传媒方式发展的影响
B: 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
C: 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
D: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主旨概括题。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第一句即为主旨句,主要表达了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故选项A正确。B项客体把握有误;C项以客为主;D项表述片面。
4、单选题 央视《全球资讯榜》栏目有段广告:每天,我们只给你介绍三位全球热门人物;只报道最受关注的全球要闻事件;只评选出全球五大上榜公司;只发布全球最新的财经新闻;只介绍最具有想象力的前沿科技;——《全球资讯榜》,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每天中午12∶00。知讯者生存。对这段文字中“知讯者生存”的理解最准确的是_____。
A: 它的创意源于“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偏执狂”已不是“丧失理智的代名词”
B: 原话中的“偏执狂”是指敢想敢干、敢打敢拼、敢爱敢恨、敢于创新的人
C: 初听细品耸人听闻,细品觉得鞭辟人里、精致妥当
D: 整个节目的品味升至一个境界:提供的是资讯,关注的是生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本题考查语境中词句理解的能力。定位语境,分析材料,“知讯者生存”作为广告口号,应体现《全球资讯榜》的功能,即提供资讯,分析咨询具体内容可知资讯关注生存,选项D正确。选项A、B都是对“偏执狂”的理解和解释,偏离材料,故不选,选项C“初听耸人听闻”表述不准确,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 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 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 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解题重点在第二句话。“变革微观物质”是和“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相对应的;而“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应的是“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它们”指小粒子。由此可知C项是对二者的正确理解。根据文段可知应该是微观物质构成微观结构,A项不正确;B项将微观物质的含义分割开来,理解错误;D项内容仅是微观物质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C。